丙糖连续分蜜机改造研究

时间:2022-08-01 10:34:40

丙糖连续分蜜机改造研究

摘要:实践先进于理论,设计的合理性,实践把它打得粉碎,就丙糖连续机而言,它的合理性经实践的检验需不断地改进才能适应生产和实践的需要。本文就柳兴制糖有限公司(下简称柳兴制糖)丙糖连续分蜜机根据生产不断变化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改进和调整,保证了机械的先进性、实用性,说明合理性和先进性是相对而言的。

关键词:合理性 先进性 整合 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TS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3)10-0053-02

1 引言

很多糖厂都采用LIT型连续离心法处理丙糖膏, 它的旋转部分由不锈钢材制造,锥形筛篮配有特制筛纲,分离过程自动连续,并配有升温和布料装置、原蜜和洗蜜的分流装置;具有性能稳定、结构紧凑、噪音低、震动小、安全率高、操作简便、易装易拆、维修保养方便、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 LIT型连续离心分蜜机应用于机制糖厂分离乙、丙两种糖膏,取代吊篮式分蜜机分离乙糖膏,可获得理想的甲糖种子,分离丙糖膏,则获得高产优质的赤砂糖。 但时代的发展,客户对赤砂糖需要产生了变化,柳兴制糖根据社会总需求对生产工艺进行调整,连续离心机原来的功效则有待重新评价,柳兴制糖生产一线的工程师们对连续离心机进行必要的改造,让连续离心机保持合理性、先进性、实用性,满足工艺及生产的需要。

2 现状分析

柳兴制糖处理丙糖使用的的连续离心机是某离心机公司早几年生产的LIT型连续离心机,旋转部分由不锈钢材制造,锥形筛篮配有特制筛纲,分离过程自动连续,配有升温和布料装置、原蜜和洗蜜的分流装置。具有性能稳定、结构紧凑、噪音低、震动小、安全率高、操作简便、易装易拆、维修保养方便等特点;如图1所示:

市场对赤砂糖的需求发生了变化,生产企业必须调整了生产方案,适应市场的变化,丙糖的处理不再用于生产赤砂糖,将赤砂糖开成糖糊作乙糖膏的种子,不用回溶处理。这种方法亦称“套种法”,流程最简单,物料回煮量少。赤糖色值较低时,这种方法有较大优点。赤砂糖质量不好,例如:色值高、晶粒不均匀,会影响乙糖质量,最终影响白糖质量,严重情况是白糖带有色泽较深的内核,成为“夹心糖”。这种方法只能用于煮制晶粒较细的白糖,不能煮粗粒糖(否则色泽不好)。桔水锤度也不方便处理,丙糖的粘性很大,连续离心机分离困难,生产率低,增加筛兰动态不平衡度.,造成轴承和筛网等零部件严重损坏,需要经常对连续离心机进行维修,更换损坏的零配件,增加了生产成本,影响生产进程。

3 方案的理论分析及方案实现

3.1 方案理论分析

理论和实践如何处理赤砂糖是制糖企业的一个难题,研究开发新的高效率的方法已经变成必要。从丙糖特点本身出发,连续分离过程中增加热水清洗装置和蒸气清洗装置,效果会有改善;另一方面通过改进网型结构设计,工作网底增加不锈钢丝方格支衬网,对工作筛网提供了卓越的支撑功能,工作网使用相对轻薄的筛网,工作筛网与筛篮之间留有合理的空间,以确保糖浆/糖蜜顺利地流过, 有效提高过滤效果和延长筛网的使用寿命,减少丙糖在筛兰的滞留,降低了色值,对桔水的浓度调整容易达到工艺要求。

3.2 确定方案

选用一台LI型连续离心机进行试验,机盖安装水洗装置、气洗装置,对糖糕进入筛兰后进行水洗,观察比较发现,有一定效果,生产率也有一定的提高,但远没达到相关的生产要求。下一步考虑进行网型结构重新设计,工作网底采用底衬托,使水洗后的糖蜜有合理的空间排泄,实施后观察发现,产品的色值降低、晶粒均匀,桔水浓度合理,基本符合生产工艺要求。

3.3 方案的实现

对确定方案进一步完善,考虑丙糖糕温度的不稳定性、浓度的随机性,布料器加蒸气、加水(有一定温度的热水),使丙糖糕在布料器与相控制的水气混合在一起,得到适合的温度和浓度,改善了糖糕的粘度,减少分离产生的问题;打水装置的喷嘴设计安装相对应、对称三个喷嘴在筛兰的中部距离筛兰5cm,保证糖糕分离时充分打水,保证产品的干湿度;不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转;打水气量根据糖糕的质量由打水打气装置的控制阀控制。筛网设计决定由底网衬工作网,工作网改用柔性不锈钢网,底网用不锈钢丝网,使安装变得容易、简单,使糖蜜排泄有足够的空间。筛网安装时,筛网低于筛兰边缘5cm左右,筛网接头部分用M8的螺母固定,减少因筛网问题在运转时产生的阻力,延长筛网的使用寿命;安装改造完毕,试机运转正常。同时保持了机械设备的先进性,实用性,为其他设备的改造提供了借鉴。

4 结语

改造后变化:一、生产率提高,满足生产需要;较改造前两台或三台的生产率。二、色值降低,晶粒均匀,满足工艺要求。三、桔水浓度适中,满足用户要求。四、设备安全率提高,连续离心机分离正常运转,筛兰动态平衡度稳定,造成轴承和筛网等零部件严重损坏的情况减少。五、由于上述的的因素存在,降低了生产成本。

上一篇:分析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相关技术 下一篇:Reply to Sun Luyuan’s Ques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