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快乐学习历史的策略探究

时间:2022-08-01 03:44:10

学生快乐学习历史的策略探究

摘要: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施快乐学习法,是目前我们落实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本文着重从以下两方面加以说明:一是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乐学;二是给予多种方式的学习策略,让学生会学。

关键词: 快乐学习学习策略高中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规定:“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要实现此目标,是比较难的。在当前高中各学科教学中,历史课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原因一是课程改革向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使得任课教师感觉很难适应;二是高中生对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不高,这种教师难教,学生怕学也不想学的境况,使得高中历史教学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历史课比较沉闷,有时上课开始不久,就睡倒一大片。

这一问题实际上是目前高中课堂教学要着力解决的,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着眼点。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把教学中运用的让学生快乐学习的一些心得写出来,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乐学

实践证明,一位优秀教师的成功之处固然很多,但有一点是不可少的,那就是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这是快乐学习的重要前提,也是开展快乐学习的必要条件。

1.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注重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要着力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更要着力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激活学生善于自主学习的内驱动力。教学活动必须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为载体,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历史课堂教学的接受式教学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时代挑战。一个照本宣科的教师当前可以说是最差劲的教师。“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想要硬塞的教师,不过是在锤打冰冷的铁”。美国学者贺拉斯曼的这句名言鞭挞了灌输教学模式,也向我们昭示:必须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充满热情、自觉主动地投入学习,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教师要深挖教材,力争使问题的设计与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智力水平相一致,做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在快乐和愉悦中达到教与学的统一。例如:在学习甲午战争的《马关条约》时,教师可将其内容编成口诀:“割让台澎辽,赔款两亿两,开放沙重和苏杭,还要投资开工厂。”教师还可以联系实际启发学生:在内容中与祖国宝岛台湾有关的是哪些?这样既让学生动了脑子,又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使繁多的知识系统化,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效果较好。

2.让学生说出来

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中说出来,努力营造尊重别人、尊重知识的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演讲法、写小论文等,使学生感觉到常听常新,善于探索发现,有较强的思维力和批判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为让每一名学生尝试成功,在课堂上教师可安排学生即兴演讲,时间为5―6分钟,内容或评述人物事件,或一家之言,或困惑,或心得。为了演讲,学生课下找资料,上网查找信息,有的还在演讲中运用了图片、录音机等多种手法。尽管演讲时间短,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至于学生们盼着上历史课,盼着自己登台演讲的一天。这样的历史课,学生是盼着上,效果可想而之。

二、探究多样的学习策略,让学生会学

当代教育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就已经知道它的重要性,“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就是老祖宗给后人留下的经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把“学会学习”列于未来教育四大支柱之首,可见学生会学何等重要。

1.要学生自主活动

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调查,学会获得和运用资料。人们一般把历史看成一门很“死”的学科,学历史要记性好,要靠背功,这不能说全无道理,但未能看到历史学科的本质。事实上,历史学科是一门充满活力、思维性很强的学科,历史教育是典型的情感教育。在传统的教学中,以“声情并茂”达到动之以情的做法,很依赖于“环境效应”,效果是明显的。但是,如果进一步让学生通过尽可能丰富的情感去经历,更能达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目的。

客观地说,每一件历史事实都要学生在课堂上用情感经历的做法,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尽力挖掘,用贴近学生的语言跟学生讲历史。如近现代史中与当今学生的实际生活仍有直接关系且易直接观察的内容,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前苏联个人崇拜等,对于这些学生特别感兴趣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可以让学生与教师一起进行调查和资料阐述,最后以剪报和心得的方式在课堂上交流、发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扩大视野,懂得“用史实说话”中“史”与“实”的关系,教师的作用变成真正的指导,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凸现出来。

2.让学生学会协作

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对历史的认识是否深刻,理解是否到位,仅依据占有的材料的丰富性是不够的,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人的社会阅历和见识。显然中学生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与交流欲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和整理各类历史资料,然后组织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编抄报、讲解历史故事等,引导学生找出初高中知识中有相互关联的历史典故、战争故事、人物关系等,并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探究学习的成功与乐趣,然后再结合高中的知识使本节知识得到升华。这样既能充分肯定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成果,又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总之,在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快乐学习和教学活动是时代的需求,是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历史教师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大胆创新,与时俱进,从思想上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思路,并始终把它贯穿到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到教学的每一环节上,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实践的能力。

上一篇:怎样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下一篇: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