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10谋定2011

时间:2022-08-01 02:13:17

2010,“十二条”夯实北京金融

2010年,首都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金融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有力支持了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金融服务工作更加深化提升,首都金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归纳总结,在十二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金融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经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838亿元,增长8.6%,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13.4%。金融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0.1%,实现税收合计2107.6亿元,占全市三级税收比重为34.87%。

银行、证券、保险三个行业资产规模合计接近10万亿元,增长10.25%;银行、证券业实现利润合计995.33亿元,增长22.7%。2010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6479.6亿元,增长17.5%;本外币存款余额66584.6亿元,增长16.9%。全市保费收入966.5亿元,增长38.5%。保险深度7%,保险密度5407元,始终居全国首位。

二是金融对首都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继续加大。2010年,本市社会融资总量超过1.4万亿元。深化政银企沟通交流机制,按季度召开4次政银企沟通交流会和50余场专场对接会。2010年,北京地区新增本外币贷款投放5428亿元,有力支持了首都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全年累计发放高新技术产业贷款1567.7亿元,增长66.7%;发放文化创意产业贷款237亿元,增长112.9%;年末支持节能减排项目贷款余额522.91亿元,增长46.6%,有力支持了首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积极拓展直接融资渠道,2010年非金融企业债券融资新增5544.4亿元,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总规模729.1亿元,连续4年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总量中占据主导地位。

不断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2010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不含票据融资)7282.1亿元,增长25.5%,在企业贷款中的比重为34.3%;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集合票据全年共发行7.81亿元,增长194.7%;北京地区新增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30家,首发融资285.4亿元;小额贷款公司2010年累计为中小企业发放贷款18.7亿元,同比增长318.3%。

三是金融创新工作全面展开。出台《关于推进首都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的意见》。依托首都创新资源平台,不断完善首都科技金融创新工作体制机制。设立全国首家科技型信贷专营机构,目前已达13家。发行全国首期科技型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目前已发行7期,发行数量和融资额均居全国首位。研究建立政府采购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产品首购风险的保险补偿机制,推出14个新险种。设立全国首家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服务中心。成功发行全国首支文化创意题材集合票据。设立全国首家绿色金融服务中心。北京环境交易所积极开展清洁发展机制单边交易机制的创新探索,不断完善“熊猫标准”。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当年结算金额位居全国第一。探索多种融资模式创新支持50个重点村建设,与16家银行签署合作协议,已获贷款667亿元。积极开展保险资金运用创新,保险资金投入本市土地储备项目正在审批中。推动在京开展离岸金融业务试点,北京天竺保税区率先在国内以金融租赁方式引进首架飞机。成功争取在全国首批开展股权投资基金及其管理企业利用外资工作试点。在京金融机构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截至2010年末,在京银行发行理财产品数量达到6886期,在运行券商理财产品192种,在运行基金产品807种。

四是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充分发挥“协调机制、政策机制、信息机制、合作机制、培训机制”等五个机制作用,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企业上市工作的意见》。举办“3+4”系列培训,对近1200家拟上市企业的高管人员进行轮训。运用企业上市工作联动机制和集体改制企业上市产权确认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为多家企业解决上市过程中的难题。

2010年,北京地区A股上市公司新增39家(含36家新上市和3家新迁入),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65家。根据中国证监会监管辖区统计标准,截至2010年末,本市企业上市达到了七个全国第一:主板上市公司115家,居全国第一;创业板上市公司24家,居全国第一;境外上市公司45家,居全国第一;上市公司总市值11.62万亿元,居全国第一:上市公司总股本1.91万亿股,居全国第一;上市公司首发融资、再融资1.07万亿元,居全国第一;证券公司客户证券投资余额1.4万亿元,居全国第一。

五是深入推进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出台《关于金融支持首都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推动发挥金融在城乡统筹中的积极作用。推动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截至2010年末,已设立和获批筹村镇银行7家、小额贷款公司28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家和“三农”信贷专营机构1家,北京农副产品交易所已于年底正式开业;涉农贷款余额1162.69亿元,增长42.3%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3.69亿元,增长8.2%;农村信用户评定面达到19.3万户,增长23%;农业担保规模18.89亿元:小额贷款公司已有25家正式对外发放贷款,全年累计贷款额50.6亿元,其中,涉农贷款额22.7亿元;市农业投资公司参与设立了11家小额贷款公司,投资的设施农业项目运营顺利;在大兴区成功举办了首届北京农村金融论坛。

六是要素市场体系加快构建。2010年,在京新开业金融要素市场9家,全市已设立29家要素市场。一批“中”字头的部级交易平台占据了全国要素市场发展的制高点。中国技术交易所、中国林业产权交易所业务辐射全国,引领交易规则制订和融资模式创新。全市各类交易所全年完成交易额合计约7800亿元,其中北京产权交易集团即占到了近30%的份额,成为全国第一大产权市场。全国棉花交易市场交易额1 500亿元,为国家稳定棉价、储备棉花做出突出贡献。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作为国内第一家正式揭牌运营的全国性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开业半年即完成交易额368亿元。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参与试点企业128家,其中已挂牌86家,完成或启动了2.5次定向增资,融资额13.5亿元。

七是股权投资基金业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1+3+N”的股权投资基金发展体系汇聚一批高水准股权投资基金,北京股权投资发展基金与凯雷投资集团签约,发起设立科技产业投资基金。贯彻落实《关于促进股权投资基金业发展的意见》和《在京设立外商投资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企业暂行办法》等政

策,起草有关政策落实的工作流程,出台《关于股权投资基金及其管理企业做好利用外资工作试点的暂行办法》。截至2010年未,在京注册的国内外各类股权投资企业510余家,数量居全国首位,所管理的基金规模折合人民币达1.04万亿元,募集资金和退出案例数等指标都达到了历史新高。2010年,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在北京地区的投资案例259起,占全国21.9%;投资金额39.4亿美元,占全国25%,两项指标继续居全国首位。

八是金融组织体系不断丰富。

2010年,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在京开业,全国首家消费金融公司、北京首家货币经纪公司开业,新开业和获批筹建财务公司5家、汽车金融公司1家、村镇银行4家,新设和迁入信托公司2家,迁入期货公司2家,新设和迁入保险公司2家。

截至2010年末,本市持照法人金融机构达到551家,其中银行机构28家、非银机构62家,证券机构60家、保险公司53家,这些持照法人金融机构中,外资设立和参股的有43家。同时,本市积极推动股权投资业发展,积极稳步发展金融要素市场,稳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规范发展融资担保业,这些新兴金融机构已有664家。随着北京金融组织体系的丰富和壮大,金融机构问的分工协作不断深化,金融功能愈加综合全面,竞争日趋充分,金融效率不断提高。

九是金融功能区规划建设取得新进展。金融街总部金融功能不断增强,辐射效应显现,在两区合并后的新格局下制订新的拓展规划,月坛南街整体项目已基本完成拆迁,复兴门项目等5个新建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商务中心区(CBD)国际金融集聚功能持续巩固,中信集团金融项目已中标落地核心区。丽泽金融商务区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国家金融信息大厦等重点项目正在规划设计,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项目已拟定在丽泽金融商务区选址建设。东二环商务区着力发展绿色金融,聚集了一批能源领域的大型企业总部及其参,控股的财务公司、信托公司和保险公司等,还吸引了一批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进驻。中关村西区科技金融功能持续强化,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股权投资机构等不断聚集。金融后台服务园区新入驻金融后台项目12个,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有序推进。

十是切实做好维护金融安全稳定工作。本市初步建立了维护区域金融安全稳定的工作体制机制,完善数据沟通渠道和分析会商机制,积极开展金融风险识别,评估、排查和处置工作。推动建设本市金融应急管理体系,基本完成北京市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基本完成华夏证券破产管理工作和京华公司行政清算工作,京华公司已稳步进入司法破产程序。积极推动本市打击非法集资和非法证券活动工作常设机构的设立。开展金融安全宣传活动。在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过程中逐步建立完善监管制度。印发《北京市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启动本市融资性担保公司规范工作。

十一是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民生的水平。不断改善消费金融环境,网上银行、电子银行、银行卡等新兴业务不断拓展,消费信贷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末,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4035.94亿元,增长21.16%,占全市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13.65%。2010年,市政府将“一卡通、一网通、一费通”便民支付“三通”工程作为为民办实事之一。“三通”工程目前已实现银行间的互联互通,已开通53项便民支付业务,累计布放各类自助缴费终端近4万台,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探索以金融手段支持保障房建设,2010年,用于支持保障房建设的208.9亿元公积金贷款,已全部落实到36个项目上。

十二是努力优化金融发展环境。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提升为首都金融业发展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市有关部门和有关区县通力协作,积极落实各项支持政策。为新设金融机构。在京金融企业高管人员和股权投资企业落实优惠政策。

积极营造首都金融人才发展环境。建立金融人才立体化培训体系,组织多种形式的海内外培训l。引进海外高端金融人才。开展金融饥构与市政府部门间的交流挂职。开展高校博士生到金融机构和政府金融工作部门挂职实习。发挥金融团工委的作用,促进青年金融人才的培养。积极推进大学生“村官”在农村金融服务中发挥作用,为大学生“村官”在金融机构中就业搭建平台。

积极推进京蒙、京冀等区域金融合作。开展金融支持北京与新疆和田、四川什邡等地对口支援活动。积极开展与其他省市金融工作交流。成功举办第十四届全国地方金融论坛、第六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第八届北京国际金融论坛、第二届全球PE北京论坛等大型国际活动,并赴港主办了京港金融服务合作洽谈会,赴台组织了京台金融合作发展论坛。成功组织赴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金融推介活动。成功组织“北京金融季”系列宣传活动。发挥首都金融媒体联盟和新华08金融信息平台作用,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推介首都金融,首都金融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2011,力争“开门红”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本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更高的标准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之年。在综合分析首都金融发展面临的形势和目标任务的基础上,提出三个方面工作的思路:

一是在进一步提升首都金融科学发展水平方面,有五项重点任务:

1、全力推进金融创新。以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为契机,争取一批在制度、组织、产品、服务、市场等方面的金融创新。

2,推进金融要素市场壮大发展。制订金融要素市场建设发展规划,着力打造标准、建设平台、丰富品种和扩大影响。按照提升发展一批、创新发展一批、跨区域发展一批、整合发展一批的思路,提升首都金融要素市场的竞争力和辐射力。

3、促进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体系发展。进一步发展“1+3+N”体系,完善发展环境,加速聚集优质股权投资基金资源,吸聚社会资本参与,优化产业链条。

4.继续丰富金融组织体系。持续聚集国内外高端要素资源,稳步发展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发展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构建种类齐全、分工协作、竞争高效的产业生态体系。

5、推进金融功能区建设发展。继续推进金融功能区规划建设,强化功能定位,加强整体品牌推介。

二是在进一步加大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方面,有五项重点任务:

1、广开渠道扩大社会融资规模。充分发挥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作用,充分发挥“政银企”交流平台作用,多渠道加大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融资支持力度。

2、加快完善全市企业上市工作体系。按照培育一批、辅导一批,改制一批、上市一批“的总体要求,加速形成和巩固主板的“北京板块”和创业板的“中关村板块”。

3、构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努力改善和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4、深化发展农村金融体系。着眼于农村金融服务薄弱环节建设,深化”信用镇、信用村、信用户”工程,推动实现农村基本金融服务全覆盖,稳步发展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改革。

5、建立健全民生金融体系。加强金融手段运用,为市民支付和消费创造便利环境,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在进一步优化首都金融发展环境方面,有五项重点任务:

1、完善金融法治和政策环境。

2、优化金融人才成长环境。

3、推进金融合作交流。

4、加强北京金融宣传推介。

5、维护首都金融安全稳定。切实发挥首都金融风险防范、应急、处置、化解工作体系和机制作用,认真履行地方授权监管职责。

上一篇:边地掇菁 第5期 下一篇:“百元股”贵州茅台的投资者关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