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以人为本与创建企业安全文化

时间:2022-08-01 10:43:57

试论以人为本与创建企业安全文化

摘 要: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管理活动和生产实践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全员性的安全价值观或安全理念、以及构成和影响社会、自然、企业环境、生产秩序、安全氛围的总和。它将时时处处指导人们对安全管理思想的认识和影响员工的行动方向及行动效果;它是激发员工参与、配合企业安全管理的动力。本文着重从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探讨创建企业安全文化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企业 安全文化 以人为本 研究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实现企业宗旨、履行企业使命而进行的长期管理活动和生产实践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全员性的安全价值观或安全理念、员工职业行为中所体现的安全性特征、以及构成和影响社会、自然、企业环境、生产秩序、安全氛围的总和。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安全文化理念,企业安全文化理念是人们关于安全以及安全管理的思想、认识、观念、意识,它将时时处处指导和影响员工的行动方向和行动效果;它是激发员工参与、配合企业安全管理的动力。本文着重从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探讨创建企业安全文化的基本途径。

一、创建企业安全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社会生产实践的主体是人,安全生产本身是对人的生命权益的维护。工业事故的研究表明,大多数事故的原因并非物质的原因。90%的事故是责任事故,都与人的因素相关。更确切地说是人的不安全行为,追根溯源还是人的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文化不高所至。在安全管理系统人、机、环境诸要素中,人是安全的主体,人是决定因素,而安全文化的主体也是人,最终的结果是人的安全、与人的健康和谐的生存和生活。人的安全意识强弱、安全文化素质高低,直接决定安全生产的具体过程和结果。同时,在创造文化的三要素(时间、空间、人)中,人是最重要的。人在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价值实现五个层次上的需求,形成了安全价值体系的需求和观念。可以说“以人为本”是安全文化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人的人本观念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准则。从安全生产管理角度来讲,企业安全文化创建工作,是提高管理干部和员工的安全素质、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基础工程,也是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就我所在的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运输部来说:主要职能是负责全公司所有机动车辆的行业管理。不仅涉及企业内安全生产管理,同时也涉及外部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还有不同的特点:它强调的是人、车、路三要素的统一协调。交通运输本身又是高风险行业,交通事故发生机率远远高于企业生产事故发生机率。因此我们在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中,针对企业交通运输的特点制定了一些安全管理制度并逐步完善,直至目前使用的(2011)东电联字13号《东电机动车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形成了以安技部为管理主体,运输部为行业管理的执行部门,对企业内各单位、子公司所拥有的机动车辆采取了“分散经营、集中管理”的管理体系,对大东电行管车辆驾驶员实行集中安全教育培训。其主要目的是要保障我们驾驶员按国家行管规定出车上路,并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规,完成企业运输任务。通过加大行业管理力度,从而有效地控制了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使一般交通事故也在逐年下降,充分体现了东电“以人为本”是安全管理理念。

二、创建企业安全文化的基本途径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是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

安全文化创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包括安全宣传、教育、管理、法制、经济等方面的建设和组织措施,涉及企业党政工团各个部门和单位,涉及千家万户和全体员工,必须加强沟通和联系,努力构建安全文化网络体系,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格局,发挥整体效应,促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以人为本,提高素质,是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土壤是员工,员工受教育的程度、知识水平的高低、业务能力的强弱等基础文化素养,与安全文化工作的实施密切相关。因此,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作为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和落脚点; 一是要加强员工的安全理念的灌输,把各种安全理念、警句汇编成册,组织员工进行学习,并定期开展安全理念专题研讨、讲座、交流活动,提高员工对各种安全理念的认识程度,从根本上强化安全认识,提高安全觉悟,牢固树立“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观念。例如:我们每月一次全公司驾驶员安全教育例会;每周一,是各单位雷打不动的安全学习日;对于运输部汽车工段各班驾驶员,还执行企业班前会制度进行安全教育,还有各工段、班组的班前会,每周一次安全专题学习会等等,对职工进行安全文化、安全理念的教育。二是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技能培训,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一个人树立了正确的安全观念,掌握了一些安全知识,不等于就具有实际操作技能,只能是“应知”。要做到“应会”,还必须进行反复的技能训练。对此,要狠抓员工安全操作技能的强化性训练,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系统安全技能培训,定期举办各工种、岗位的安全知识考试,提高和巩固培训效果。同时,积极开展各岗位安全操作技术练兵、防火、防汛事故演习和突发事故处置应急演练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安全技能训练活动,切实提高员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优化环境,开展活动,是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良好的安全环境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硬件”建设,是安全文化建设成果的具体表现。因此,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板报、宣传栏等宣传舆论工具,积极建设安全文化园地、安全文化长廊,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技术比武、劳动竞赛、安全座谈以及征集安全漫画、安全警句格言、举办安全签名等活动,在企业内部形成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要积极开辟安全学习园地,悬挂安全标语口号,设置安全橱窗,为员工提高良好的安全学习环境;要积极改善安全文化环境,安全文化环境建设向客户延伸、向关键岗位延伸,对重点部位进行美化、亮化、规范化、模板化、标准化,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作业环境。例如:机车工段将从日常工作中总结提炼出的:“强调在班前、操作要规范、监控在过程、总结要及时”安全工作四部曲标注在《安全学习园地》。要通过安全文化的物态化,依靠环境引导人,使广大员工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从而有效提升企业整体安全文化水平。

(四)制度建设,构建机制,是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保证。

目前,运输部正结合创建企业安全文化和深入“开展管理提升活动”对各项工作进行优化管理,同时对各项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完善,分别修订完善了《运输部安全质保组职能职责》、《产品分级运输管理办法》、《运输供方评审和分级管理办法》、《运输技术方案评审程序》,并加大对执行力的考核。以确保产品在装载加固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当然,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要保证安全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不能完全依靠强力推动和组织发动,必须以制度来保障,以机制来引导。要把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纳入到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将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目标,及时研究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方针、目标、任务、内容及相应的措施,使安全文化建设能够紧紧围绕企业安全生产的发展目标,切实把安全理念培育、安全行为养成、安全形象识别等文化实践活动与安全工作目标与规划、安全岗位责任制制定、安全生产过程控制及监督反馈等安全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真正使安全文化融入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全过程。

总之,只要我们有意识的去培育企业安全文化,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才能不断培育出有安全文化之魂的人,才能使企业全体员工适应现代安全生产的发展要求。

上一篇:浅谈大、中型石油化工联合装置附塔设施施工工... 下一篇:浅谈热传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