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才是真音乐

时间:2022-08-01 08:16:12

返璞归真才是真音乐

【摘要】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有必要重视和坚持“音乐本位原则”,让音乐课堂教学不仅新颖,而且实在。所谓音乐本位原则就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自始自终应将音乐置于音乐教育的本来主要中心的位置,音乐本位原则是音乐教学原则中的主导教学原则。在音乐教学中,要突出音乐学科教学特点,突出音乐性,不要搞“花架子”,更不可喧宾夺主,而影响音乐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关注教材;关注课堂;关注音乐

新课程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走进了我们的师生生活,绿意浓浓的封面,五彩缤纷的活动内容,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新的理念新的教材突破了传统的框架模式,突出了审美的核心,深刻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我们的音乐课堂的确比前几年鲜活、华丽了许多。我们时常为授课老师设计活动之新,运用多媒体手段之活,环节过渡之巧而暗暗喝彩,但是透过某些精彩热闹的背后,我还多了一些深深的担忧,上课的老师为了获得专家们的好评,使出浑身解数――制作课件,课前班级分析,为某一不尽人意的细小环节反复试讲,努力迎合评委的口味,出来的课是好的,是精品,但又有何用?平时你能这样上吗?就怕听课老师想采用这些教学方法,但他们那里没有多媒体设备,只能“望洋兴叹”。

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音乐课堂或多或少披上些华丽的外衣,音乐课堂上除了唱、跳,也多的是诵、画、剪、刻……将教学重点偏离,把音乐课上成了大拼盘,这就失去了音乐的本真。如何使我们的音乐课具有音乐味呢?

一、关注教材

音乐学科赖以存在的理由是“以音乐为本”和“以育人为本”。研读教材就如淘米洗菜,“洗课”就是要关注教材的本真,是一种删繁就简,去伪存真的过程。洗课要先做加法,再做减法。即先要全面深入把握积攒很多的素材,然后选择最佳的适时的切入点,以点带面,重点突破,保证教学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淘米”就是要对教材进行筛选,对教案进行再思考。如处理《时间像小马车》这首歌曲时,为了体现歌曲的主题,通过多媒体播放照片,让学生了解时光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为体现自主,老师让学生欣赏歌曲后,问学生听到了什么,从歌中找出歌名……但细细数来,这些属于音乐课堂吗?不同乐曲,不同风格,不同音乐元素,这就要老师潜心钻研。我们音乐课堂根据不同的乐曲特色,应该倡导“一课一得”或“一课几得”,但千万不要“一课多得”。这首歌曲的关键点是乐曲节奏、渐强渐弱以及音高音准。老师应该抓住重点乐句,通过小马车由远到近和由近到远的声音变化,让学生体验和表现声音的渐强渐弱,同时练习节奏,并通过模唱化解歌曲的音高音准。要还音乐课以真实面貌,老师对教材的精挑细选很重要。找准乐曲的关键点,让音乐素材牵一发而动全身,对音乐教学的发展点情有独钟,与其全面开花,不如来个重点突破。

二、关注课堂

新课标告诉我们:音乐课堂,要以音乐为主线,运用音乐语言的手段来促成音乐教学,即通过旋律、节奏、音程、和声、力度、速度、调式等表现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要将音乐课返璞归真,就应当对音乐课实施“瘦身计划”。音乐课堂的“瘦身”意味着课堂教学目标简洁明确;意味着课堂中关注音乐特色,关注音乐实践活动,关注音乐情感体验。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一切教学方法、一切的综合应该是充分利用“音乐”这一情感艺术的: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等来表情达意,必须以音乐为主线展开教学,从而直接接触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渗透和影响学生的情感世界。小学音乐课堂要巧妙地运用音乐本身的韵味,去体现音乐课浓厚的音乐味。我们经常看见一堂本以歌唱为主的音乐课上,教师先将歌曲播放一遍,然后把收集到的关于歌曲的创作背景、风土人情等介绍交流一番,之后再让学生随着音乐节奏的律动一起来动一动、跳一跳,似乎这样就为学唱歌曲作了很好的铺垫。等到真正学唱歌曲时,大半时间已过去了,实则一堂课下来,学生真正体验到的音乐有多少?掌握的知识技能又有多少呢?《时间像小马车》是一堂以唱歌为主的音乐课。一上课,老师播放马蹄声,让学生认真倾听马蹄声的变化――由远到近和由近到远。接着请学生模仿,可以用不同方式(嘴巴、拍手、跺脚模仿)然后老师告诉学生这就是渐强渐弱的表现效果。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运用音乐原理唱准音高;按照节奏唱美音色体会歌词,陪衬不同表现方式唱好歌曲、唱懂歌曲。老师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了解乐曲,想象乐曲,感悟乐曲,最后把悟到的音乐用心、用情唱出来。

三、关注音乐

在音乐教学中,实现音乐本体的价值和功能是第一位的,否则音乐课就会“忘本”和“越权”。音乐作为一门学科,必然会有系统的知识技能体系,但对于小学生而言,过分强化音乐知识的理性色彩,会造成学生对音乐的厌烦情绪。兴趣就成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甚至是唯一的动力,为了使学生对音乐充满好奇,我们老师应淡化技能技巧,把好音乐之弦,把好音乐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放在丰富、生动、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体验、探究等方式,为学生在音乐上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平台。新课程的确降低了识读乐谱的要求,但并不是让它从音乐教学中走开,而是要求老师将识谱教学融入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各种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中培养识谱能力。在《时间像小马车》教学中,引入生活场景,在让学生感受渐强渐弱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唱歌谱。要求学生根据旋律的高低起伏、有节奏地朗读歌词想着音乐的渐强渐弱,多形式地学唱歌曲,运用适当的表现形式将歌曲推入高潮,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之中。淡化技能不是不学技能,而是通过学生在参与体验过程中感受到,在练习中化解掉,让技能技巧在游戏中习得。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音乐教学,老师应该知识技能的学习内化到音乐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获得丰富的音乐素养。老师设计活动把握一个度,要精心设计参与模式,让学生有效参与体验,让音乐技能技巧在潜移默化中习得,并形成一个良好的音乐链。

总之,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是应该回归到音乐本体上来,毕竟一切由音乐而生,最终落实到音乐上来,才能发挥好音乐的价值并以独特的功能育人,在音乐教学中,实现音乐本体的价值和美育功能是第一位的,让我们共同关注这一重要原则――音乐本位原则。让我们的音乐课从此与众不同,让我们从此把个性张扬,上出真正的美育效果“音乐”课。

上一篇: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的精... 下一篇: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