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班气候谈判幕后记

时间:2022-08-01 05:17:24

德班气候谈判幕后记

那个周六早上的9点,在南非德班国际会议中心的各国代表们正在忙碌准备新一天的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开幕两周后本应在十几小时前的周五晚6点正式结束。有经验的谈判者都十分清楚,气候谈判进入“加时赛”是家常便饭,2009年哥本哈根谈判便被拖入原定结束日期后一天的下午。然而,走廊中的谈判者们恐怕在当时也没有料到,他们即将面的是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次“马拉松式谈判”。

美国首席谈判代表斯特恩在早餐时点了一杯去咖啡因的卡布奇诺,当被问及这是否意味着谈判将在周六中午结束时,斯特恩为之一笑,留下一个“不”字。

在当天早晨之前的数小时里,所有国家的部长已经在周六凌晨进行了一轮通宵达旦的“夜战”。周六新一轮的磋商开始前,放在几乎没合眼的部长们公文包中的,是两份各国谈判者在过去两周时间内多次修改才形成的重要文件:3页的《京都议定书特别工作组工作成果》和2页的《长期合作行动特别工作组主席提案》。

不管从政治还是法律角度上讲,这两份简短的文本仅勉强算得上是“半成品”。前一份文件将决定人类迄今拥有的唯一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承诺的命运,而后一份文件则将有可能为气候政治展开新的篇章,并将所有国家纳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框架。

留待部长们解决的,将是弥合各方在这5页文件上的分歧。与此同时,在长期合作行动轨道上关于共同愿景、减缓、资金、技术等事项的磋商仍在会场中的大小会议室里继续。关于这些议题的文字正躺在一份长达100余页的决议草案中。

“他们在工作,所有谈判代表都在废寝忘食地工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克里斯蒂娜・菲格雷斯在走廊中着记者们的长枪短炮说。在会议中心的另外一端,各国部长正陆续走进一间会议室,伴随左右的是更多的记者和摄像机,整个世界正在注视这场谈判,没有人确切知道它还会持续多久、最后的结果如何。此刻,会场的时钟正指向周六下午一点半。

终于,周六傍晚五点半,会场大屏幕显示六点将会有大会主席进行的吹风会。在继续的等待中,大会主席南非国际关系和合作部部长马沙巴于接近七点才现身,匆匆发表了一段仪式性的演说。之后,会议组委会宣布,人们期待已久的,将决定大会结果的京都议定书特别工作组会议、长期合作行动特别工作组会议、《京都议定书》缔约方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这四场会议将随即展开。这四场会议将以全会形式召开,面向所有观察员开放。

分歧几乎在谈判代表们刚一落座后就开始爆发。欧盟希望采纳一个为期8年的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要求发展中国家接受从2012年底开始具有法律约束力承诺的谈判。发展中国家则指责欧盟的进取心不足,发达国家没有充分履行自己的资金义务。

委内瑞拉和玻利维亚两国措辞激烈,“这我们意味着不公的义务重新分配”,委内瑞拉代表怒斥欧盟的提议。作为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严重的小岛屿国家联盟的一员,巴布亚新几内亚代表恳请各方保持冷静,“我们有在这里争吵整晚的充足说辞,但请大家意识到我们正处于非常艰难的政治时刻,这一时刻需要我们共同行动,这一时刻需要我们相信这次大会可以取得进展”。

周六的不眠夜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代表的发言后才刚刚开始,美国代表团斯特恩威胁各国,美国并不喜欢谈判文本中的很多环节。印度和中国随后发表了措辞强硬的讲话,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以及“公平”两个核心原则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

大会主席马沙巴请求各方坚守互信:“在这个造就了曼德拉的国家,我希望提醒各国,南非是片见证国际团结的土地。秉持妥协的原则,我们必须挽救气候谈判进程。”

时钟指向周日凌晨两点四十分,马沙巴提议短暂休会,各方就地进行拯救地球的紧急多边磋商。欧盟、美国、金砖四国、小岛屿国家等国家集团的代表迅速在会场右前方的长桌旁聚拢。欧盟代表赫泽高和印度环境部长娜塔拉彦相坐在人群最中心,斯特恩、马沙巴、中国代表苏伟等紧紧围拢,并不时点头、皱眉,或提出建议。

美国坚决阻拦将印度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强烈要求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公平”原则纳入文本。发展中国家至关重要的两大原则将在德班搁浅。

紧急磋商开始约10分钟后,人群中有人叫出“Aqreedoutcome with legal force(取得共识的并具有法律效力的成果)”。声音一出,随即得到人群附和。印度与欧盟在法律形式的关键措辞上取得了虽不完美,但足以拯救谈判的妥协。大会转瞬间被从“死亡线”旁拉回。

大会主席抓住这一来之不易的共识,依照这一措辞果断敲响最后一锤,“德班一揽子方案”诞生。会场之外,德班这座南非海滨城市已经沐浴在周日的晨光中。

上一篇:人民超市:为人民服务 下一篇:探求铝业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