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字背后的故事

时间:2022-05-18 03:50:36

“涨”字背后的故事

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上调水价,牵动民生的水价问题,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长远来看,水资源会越来越珍贵,水价的继续调整也不可避免。而每次调整,都是与用户的一次博弈。目前,水价是否合理?水价调整会给居民带来哪些影响?我们要怎样解决当前我国所面对的水困境?带着以上的问题,本刊记者栗方对郑州轻工业学院教授刘东亮(知名微博博友,网名“节水刘大哥”)进行了专访。

水价没有反映水资源价值

记者:近期,我国一些城市正在进行水价调整,水价上涨成了大势所趋。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您觉得我国目前的水资源价格是否合理?

刘东亮: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开发过度、利用粗放,江河湖泊污染严重、地下水开采过度而使地面沉降,水资源难以承载,水环境难以承受,经济发展难以持续。水资源逐渐成为稀缺资源,其价格要反映其稀缺性,水价上涨是必然的!

目前,我国水费支出只占家庭收入的0.9%,像广州等地方还不足0.4%,与世界平均占家庭收入3%的水平相差较大,基本还是福利用水。在我们郑州,1吨自来水仅相当于1升瓶装水的价格。目前的水价不是合理不合理的问题,而是严重扭曲。

水价应有更多的生态环境破坏等方面的成本。水资源的价格=占用生态水而损失的生态与环境价值(土地荒漠、地面塌陷、河流污染等)+ 节水成本(集中处理后的水回用、节水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补贴等)+ 治污成本+水厂生产成本(生产输送、水质提升等)等。目前的水价组成不能实现水资源的开发、治污、生态保护的良性运行,是不可持续的。

水价严重扭曲实际鼓励了对稀缺水资源的高消费,伴生的是水资源的短缺、污染和浪费。如果水价真要涨到像油价一样时都是输家,最后,整个社会会为水付出巨大的代价!

记者: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您觉得水价上涨能否真正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

刘东亮:当今奢侈消费和粗放生产的方式,很少有人把不值钱的水当回事,水危机的背后其实是人的危机!

有人曾作过这样的调查,水价杠杆确实能起到节水的作用,当水费占家庭收入1%时,心理影响不大;占2%时开始关心水量;占3%时引起重视,注意节水;占5%时影响较大,认真节水;占10%时影响很大,考虑水的重复使用。

1升瓶装水相当于1吨自来水的价格,严重扭曲的水价实际上鼓励了对水资源的高消费,供水是不可持续的。水价应体现水资源的稀缺性,使其回归正常价格,通过价格杠杆促使人们去节水!

六大误区加剧水浪费?

记者:现实中,老百姓对水资源的匮乏并没有太强烈的感觉,公共场合中随处可见哗哗流走的自来水。在用水方面,公民存在哪些误区?

刘东亮:以往,水像空气一样廉价,人们以为就像张口就可以呼吸空气一样,只要打开水龙头,自来水就哗啦啦地流出来。殊不知,我国已经从水资源丰富的时代进入水资源稀缺的时代。在用水方面,大家存在的误区我认为主要有下面6点。

误区1:自来水,水自来。我们的一位学生在德国留学,饭后刷碗时水龙头哗啦啦地一直开着,旁边的一位德国学生问:“你们中国的水很多吗?”我们的学生无语!

不少人还不清楚水是怎么来的,节水意识、水危机意识还很淡薄。如一些习惯了随便用水的南方学生到天津上大学,由于不了解天津等北方城市的严重缺水情况,对其限量用水就很不习惯,开始都很有意见!

误区2:我有钱,不在乎。据报道,在国外一家餐馆,两个中国人就餐后剩下许多饭菜起身离去,被一外国妇人叫住。妇人斥责道:你们不可以这样浪费。中国人回答:这你管不着,是我的钱。妇人说:钱是你的,资源却是大家的!

那些穷得只有钱的人,别说水,就连值钱的东西也不在乎!真到了没水的一天,钱再多有用吗?

误区3:交过钱,浪费多。交过钱而使用不限水量的场合,如洗浴中心、酒店等场合,常常见到本来半小时就可以洗完的,可连洗带玩却用了一个多小时。他说反正交过钱了,不用白不用!大量宝贵的水资源就这么白白浪费了!

中国一年洗涤污水量就近220亿吨。北京市2005年废水排放为10.1亿吨,其中生活污水就达到8.8亿吨,占总排污量的近90%。城市生活废水开始成为水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误区4:公共的,随便流 。看看多年来公共场所常见的长明灯、长流水,在高校见到一学生开着水管代替洗衣机洗衣服,洗一件衣服真不知要多少水呀!只因是公共的,就随便流,我们真该好好反省!

误区5:不值钱,不在意。一个家庭按每月20吨的水量不过50元左右,实在少得可以忽略不计。由于不值钱,谁还在意节那一点儿水呢?!

一次和一位酒店管理人员说起节水的事,他说水费在住宿费里比例很小。一晚上动辄几百上千元的价格,就算客人用1吨水才多少钱,太小的比例让他根本就不在意节水!

误区6:“穷酸气”,爱面子。生活中,爱面子、讲排场的风气也很严重,车要大排量、房要豪华装修……普通民众的节水习惯更易被视为“穷酸气”,感到没面子,常遭到“富人”的讥笑,而使得有些人“不敢”节水。

居民的生活用水其实60%都不需要自来水那么高品质的水,连冲厕也用饮用级别水,每年有大量宝贵的水资源仅发挥了最低的功用就被浪费了,仅冲厕一项每年就消耗掉100多亿吨的水,相当于50座中型城市的一年自来水用量!

水价上涨别拿“亏损”说事

记者:水价调整的一大动力,是供水业务的亏损。有人指出,不能让老百姓为企业的亏损埋单。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刘东亮:从目前水价本身来说,当前政府对水价采取的是历史定价,而不是依据市场。

供水企业应该把生产、管理等环节的成本细化、透明化,让大家心里没有疑虑!同时,还要让大家明白现在由于水源质量降低,各种生产成本提高,而水价不能得到同步的提升,入不敷出的水企是不可持续的,而最终使供水走入低质低价的怪圈!

原本需要政府出资的,政府不出,让企业出;需要民众支付的部分,民众不愿意出,最后也会落到企业身上。就算政府部分补贴,其实也是大家的钱,只不过从左手换到右手。而且在现有的体制下,政府财政又有很多灰色区域,其实间接补贴的成本更高!

一方面,人们对自来水水质不放心;另一方面,又去购买相当于5~6吨自来水价格的20升桶装水,或自己不惜花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安装过滤器,最终利益受损的还是百姓。所以,简单说让百姓为企业的亏损埋单是不太合适的。

过高的房价透支了人们的未来,对本应该正常的水价调整反应过大,以致水价改革姗姗来迟。由于水资源逐渐成为稀缺资源,其价格要反映其稀缺性,水价上涨是个趋势!不但要为水的生产付费,以后也要为环境的损失买单!

在水价问题上,用水机制不改,水价严重扭曲,伴生的是水资源的短缺、污染和浪费。最后,整个社会会为水付出巨大的代价。

别让水价听证会成为过场

记者:您觉得我国目前的水价听证会制度是否完善?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刘东亮:水价听证会制度是好的,可以让民众参与公共资源价格的制定。但是,这种形式却走了样。

听证会的失信:由于民众的不信任,即便企业公布的信息是真实的,民众也不相信。中国的水务政府是管理者,想让什么涨价了,即使不听证也可以涨;不想让涨了,即使听证了,就以民意为主,让价格涨不了。

该听的不听了:真正需要听证会的是泡沫房价,怎么不听?还有公路、电信、医疗、教育怎么也不听?目前水价严重扭曲,地下水近乎无水可抽,地表水污染得也没多少可用,又不惜代价从外地调水,水浪费严重,可从来不进行水源涵养的补偿!严重扭曲的水价使得水资源的奢侈、浪费严重,已经近竭泽而渔了!

内容有问题:听证会焦点集中在水价的涨还是不涨上,多半质疑的声音集中在水企的生产与管理成本方面。水企应该把成本细化、透明化,打消大家的疑虑。人员组成上要更加专业、客观,不能有利益关系。

我认为如果还开听证会的话,内容应该集中在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上。如从水价的组成是否合理、涵养水源的生态补偿是多少等问题进行听证,对城市的节水管理效率、污水处理与中水回用等方面进行听证。所以,听证会内容亟待完善。

守住生命之源

记者:怎样解决当前我国所面对的水困境?

刘东亮:要解决当前我国所面对的水困境,需要从以下六个方面来综合解决。

1.环境损失要考虑,生态补偿更重要。目前,水价组成很不合理。应有更多的生态环境破坏治理等水源地修复的可持续供水成本。

2.用价格杠杆节水,水价水质必须提。由于水资源价格过低,供水走入了低质低价的怪圈。生产环节的价格提高了,水质好了,人们就不用再买桶装水或安过滤器了。把这钱用在水价的合理提高上,供水低质低价的怪圈就打破了。

3.中低收入利益保,阶梯水价很重要。基础水价可以使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基本不受影响,或影响不大。但多用水要掏高价(实际是应该的价格),合情合理!超限额,惩罚价!如实行累进加价制度,超计划10%加收1倍,超计划10%~30%加收3倍,超计划30%以上部分加收5倍。

4.水少水好省着用,基础水量要降低。在国外,饮用水有专门的管道,冲马桶、洗车、绿化又有一条中水管道,不同用途水质不同。而我国城市基本都是由一条管道担负所有的功能,既要求按很高的标准饮用水去供水,很多又是在按最低的标准来使用!城市的洗浴中心、高尔夫球场等都在奢侈用水,洗车、冲马桶、绿化等也用可以饮用的自来水,水的奢侈使用和低利用率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使得缺水、浪费、污染并存!

云南三年连旱,像昆明每人每天供水从120升减为80升,三口之家每月就7吨水。根据昆明的节水经验,基础水量降为6~7吨较合适。水源分级使用,就相当于12~14吨的基础水量,才能真正做到节水。

水少了,水好了,值钱了,就必须省着用,人们就想办法节水。建议由“方”改以“升”为计量单位供水,让人们在用水时切实感觉到花了多少钱,这样会更珍惜用水!

5.居民酒店占八成,节水潜力在这里。透过昆明看看城市的用水结构:居民(居民和学校)57%,工商(工业11%,酒店23%)34%,行政事业8.5%,特种行业0.5%。其中,居民、酒店两项用水就占总量的80%。如果做好了,可大幅节水30%~40%。所以,节水的潜力在这里!但是,数量庞大,点多面广,需要扎实做好节水的落实工作。

6.齐头并进抓落实,节水红线才可保。水困解局要从调整水价、阶梯水价及基础水量调整,数量庞大的终端用户的分级用水、管理体制改革等多方面齐头并举,才可能不突破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的红线!

上一篇:海南旅游形象策划研究 下一篇:高原上的格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