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研究

时间:2022-08-01 03:01:45

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研究

摘 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爱好,更多地给幼儿以自由,让他们有进行创造活动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在自由的天地里,在实践活动中,充分用眼、手、脑去发现、去创造,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幼儿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135-01

幼儿的世界最好是幼儿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这样他们自己所探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们自己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爱好,更多地给幼儿以自由,让他们有进行创造活动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在自由的天地里,充分用眼、手、脑去发现、去创造,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幼儿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一、创境激趣,努力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

1、幼儿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具体动作思维、直观形象思维处于优势地位。利用直观演示法可以寓教于乐,在教学中,我们运用电教设备再现教学内容情境或收集与内容相关的实物、图片创设情境等,让幼儿入情入境,借境悟理,进行自主学习。如:在陶艺制作《各种各样的汽车》活动中,我与幼儿共同收集了各种各样汽车的模型玩具、图片,并布置了《中华汽车展》环境,幼儿在好奇心驱使下,对汽车发生了兴趣,以愉快的心情积极参与到直接感受各式各样的汽车中来。由于每个幼儿对汽车都有一定的认识,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创作热情,在制作中,非常自如,积极主动,想象力也非常丰富。于是,一辆辆形态各异,造型可爱的小汽车便呈现在大家面前。

2、幼儿都喜欢听故事。老师可以借助故事的魅力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感悟道理。幼儿从富有情趣的故事之中,有事可想,有事可明,有事可认,为幼儿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通过故事启迪,创设想象情境,及时地、进一步地打开孩子们的想象之窗,有力地启发和引导孩子们的创造思维。幼儿表现的欲望非常强,小朋友们个个制作出了他们心中的美好世界,有的幼儿制作出了一座“手”房子,有的幼儿制作出了“手”汽球,有的制作出“手”花瓶等。

3、喜爱表演是幼儿的天性。他们每当在表演情境中,非常兴奋,会产生强烈的表演欲望,容易融入角色学习的情境中。如:有一次,在小品《可爱的猫》中幼儿们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演猫在不同时候的神态和表情。快乐的表演和模仿使他们不仅感受到快乐,同时进一步了解猫的形象和生活习性。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使教育内容具体化,更能使幼儿从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悟道理,学到知识,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大胆放手,给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

1、让幼儿有亲身体验感受的机会。让幼儿在实地、实物、实景、实情中进行情感受体验,发现环境、生活和艺术的美,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幼儿的感受力。如:在《蔬菜》制作中,我先让幼儿参与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并让幼儿参与布置“蔬菜天地”环境。并引导幼儿用各种方式进行自由探索:我除了引导幼儿用眼观察、用手触摸,用鼻子闻,并鼓励幼儿剥开豆夹、剥去芋头的皮、切断莲藉等方法“解剖”蔬菜,还引许幼儿边观察边与同伴交流讨论,使幼儿充分体验、感知蔬菜的特征。幼儿说:“黄瓜摸上去会刺刺的”“空心菜的梗中间有个洞”“莲藉切开有许多洞洞”“芋头爱穿一件衣服”“四季豆长得像泥鳅”“青椒长的像灯笼,中间是空的,里面有很多籽……”这是多么生动,真实的体验啊!幼儿通过自身的积极探索,获得了有关蔬菜的名称与外形特征以及内部构造等知识,为幼儿的陶艺创作积累了经验。

2、给幼儿自由创作的空间。例如,在陶艺制作时幼儿可以用自我表达的方式,来塑造不同的艺术造型从而让幼儿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及思想等。因此,教师要为幼儿陶艺创作提供多种展示方式,让幼儿有充分的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及水平来表现、交流、分享。在活动中,允许幼儿自由选择同伴进行合作,允许幼儿个人创作。幼儿在活动中自由度大了,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三、启发引导,促进幼儿自主学习

1、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例如,幼儿在制作陶艺中有时会被单调的制作手法感到厌倦和困惑时,会对学习陶艺失去一定兴趣。此时教师应及时给予点拨,能为幼儿扫清参与学习的障碍,以将鼓励幼儿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学习。当然,我们说得“点拨”不是传统的讲授法而是强调幼儿的主体性,注重启发式,在幼儿踮着脚且够不着的情况下,教师给予点拨。

2、激发幼儿继续参与学习的兴趣。在活动中,教师可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启发幼儿想象与创造,使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推向新的高潮。而我们教师所提的问题应能引起幼儿探索的需要,能激发幼儿自主学习,同时能让幼儿运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并能将原有经验和获得的新知识整合起来,促进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3、增强幼儿自主学习的信心。自信心是幼儿发展的推动力。评价的科学合理,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中,才能自由地思考探究,提出问题,发表意见,才有新的发现和创新。我们要本着素质教育的精神和“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把评价核心放在建议性的指导的基础上,鼓励幼儿的创新思想和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上。对幼儿活动中的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鼓励、表扬、赞赏的评价语言对幼儿具有神奇的激励作用,不仅能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投入学习,而且能让幼儿在不断受鼓励的情感体验中树立参与学习的信心。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给予夸奖。

上一篇:关于高职英语教学实效性的提高策略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能力培养导向下的会计学科创新实践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