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临床救治应用

时间:2022-08-01 02:51:37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临床救治应用

【摘 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和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死亡58例,植物生存4例,重残9例,,中残12例,轻残15例,治愈102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应早期发现诊断、及时抢救,避免漏诊和误诊。对骨折早期手术内固定危及生命的损伤的抢救、重要脏器功能的维持、正确的手术时机对成功救治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颅脑损伤;多发病;诊治

【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16-02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在临床上具有发病突然、病情严重、治疗困难、预后不良、并发症多等特点。是由于多发伤为突然发作,病情较为复杂多变、很难进行治疗,仍是目前医学界在重大创伤治疗中的难点和重点所在[1]。以下是笔者就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救治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病人自03年以来共200人,其中男性126例,女性74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4岁,其中25~40的152例,占据70%左右,致病原因:高空堕落伤害25例,占12.5%;意外伤害(殴打,跌倒,运动)34例,占17%;交通事故伤害131例,占65.5%;其它占5%,其它占10例。所有患者共同特征均呈昏迷状态,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均小于或者等于8分。其中脑室内出血40例,脑内血肿52例,颅底骨折74例,硬膜下血肿102例,硬膜外血肿154例,脑干损伤168例,脑挫裂伤188例。其中合并一个脏器伤135例,合并两个脏器伤65例。创伤严重程度评分大于45分。

1.2 方法 本次调查患者中,四肢骨折26例,48小时内进行修复型固定治疗,肝破裂修补8例,气管切开30例,开颅清除血肿126例,胸腔引流10例,对无呼吸道梗阻而由血气胸引起肺受压所致呼吸急促、困难缺氧者, 应紧急床旁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我院对患者首先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然后开颅, 避免了手术中的张力性气胸的出现。患者手术后进行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监测呼吸强度、血氧饱和度, 并动态床旁监测血气分析, 由于轻度低氧血症时氧饱和度下降明显程度不高, 所以监测血气分析对早期发现低氧血症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对于骨折患者均给于对应的手术接骨和支持治疗。对于休克患者给于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输液以抗休克治疗。带气囊气管套管便于术后纤支镜吸痰、肺泡灌洗。对有早期低氧血症, 尤其是有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者, 更应积极给予呼吸机支持通气, 根据床旁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 尽量使患者的PaO2 维持在12kPa以上、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 其中102例术后曾给予呼吸机支持。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呼吸道的处理 对因颅底骨折、颌面骨折、口鼻腔出血或呕吐窒息所致呼吸困难缺氧者,应紧急气管插管以阻断血性液继续流入气管并行纤支镜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先紧急气管插管纤支镜吸痰然后再开颅, 避免了术中低氧血症。估计术后短时间内仍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 开颅手术结束后立即进行常规气管切开, 置入带气囊气管套管并将气囊充气从而防止血性液、呕吐物进入气管,对气管造成堵塞和污染。

1.3 统计处理 将笔者获得的数据输入Excel表格中进行统计,并对其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研究。

2 结果

笔者在此次调查共对20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其中102例患者治愈;15例患者发生轻残,但生活上能够自理不需要人照顾;12例患者发生中度残疾,生活勉强能够自理;9例患者发生重残,生后需要人进行照顾;4例患者发生植物生存;58例患者出现死亡。

3 讨论

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道路交通以及城市建设正在飞速发展,我国颅脑损伤的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现今,约100/10 万人口发生颅脑损伤。其中,据有关学者统计[2],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总死亡率在30%~50%左右,主要是由于患者在发生重度颅脑损伤时常合并多发伤,从而导致增加其救治的难度,是患者的死亡率和重残率居高不下。一般患者的死亡时间约为距入院时间1 h~30d。死亡原因分别有颅内和颅外病变原因,其中包括恶性消耗、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MOFS、ARDS、颅内感染、脑疝晚期以及脑功能衰竭等。

我院自2009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中随机选取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在临床救治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总计,讨论其临床特点。笔者就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症的患者的死亡率为29%,是由于重型路脑损伤患者抢救难度大、治疗周期长、预后痊愈率低等,并易发生并发症。

笔者就我院收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发现,一般危重病人来院时均表现呼吸困难、生命体征不稳定、处于昏迷状态,其中休克表现较为多见。给临床诊断增加较大难度,患者无法配合医疗人员提供详细的病史,并无法配合医疗人员完成相关的检查,极易发生漏诊。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表现在治疗上较为复杂,通常除存在颅脑伤外,身体其他部分,如四肢、躯干、面部等处具有活动性出血,需保持呼吸道通常,并对伤口进行止血。

参考文献:

[1] 董宇峰,吴春荣,高麟,等.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诊治中的失误与教训[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6.11(7):428.

[2] 华积德.多发伤的紧急处理[J].中华创伤杂志.2000.16(8):510.

上一篇:异物吸入致肺部感染26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浅析老年阑尾炎临床诊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