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的功能与设计探析

时间:2022-08-01 01:19:11

小学数学作业的功能与设计探析

【摘 要】 小学的数学作业设计,对于小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具有一定的巩固作用,小学数学作业在功能上的设计应该有规划的进行,要了解学生的特点以及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设计。让数学课堂在数学作业这一功能的有效设计下,可以增进课堂的艺术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学作业;功能;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教学体系和结构框架也有了一定的改变,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的模式上,教师都应该做好各方面的设计和策略准备。尤其是小学生数学作业的功能设计,应该根据数学这一体系所信奉的相关理念、运用的现代化教学技术以及所依据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化的设计规划,既要体现出新课改的思想精髓,也要发挥好数学作业的相关功能,怎样进行数学作业设计就成了关键问题。

一、让作业变得可爱,进一步调动数学作业在发展上的延伸功能

(一)就当前的发展情况来分析,作业自身有三大功能:第一个是发展功能;第二个是管理功能;第三个是它的社会功能。而所说的发展功能就是指作业自身在本体上的功能,也是说作业本身所具有知识、记忆等强化的功能,可以加深其知识点的理解与技能方面熟练性的提高,对于学生的思维品质、良好的学习习惯、智慧潜能等方面的挖掘以及学生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培养,具有一定的促进与发展功能。所说的管理功能就是一种教学管理的手段,与社会功能不同,社会功能是教师出于社会因素进行适度设计与考虑,通过具体的布置与设计,进一步获得社会的相关认可等。

(二)教师在进行作业上布置之时,一定要拿捏得当,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少,否则都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恐慌以及不满。应该全面的去实现数学作业这种发展性的功能。首先应该做的就是作业的优化设计,在设计之时要能够突出学生自身的主体性这一原则,重视学生在进行作业练习这一工程之中所有的情感体验,令学生有一种快乐作业的感受,让学生觉得作业的可爱。有意义的、现实的、富有挑战性的和涵盖观察、猜测、推理、实验、交流以及验证等多方面的教学活动于数学作业之中,对于学生做作业的积极会有一定的提高,学生才会愿意做、喜欢做数学作业,充分发挥数学作业的功能。

(三)可以进行适当的作业规划编辑,挖掘数学作业之中所蕴含的一系列人文因素,增强其数学作业之中所涵盖的情意含量。数学知识自身就是抽象的形与数的规律体现,所追求的无外乎一个“真”,而生活之中的“善”与“美”更是依托在其中。教师可以把这三个因素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数学作业的设计,充分发挥数学作业的功能性。

例如:教师在进行“圆的认识”这一章节的教学之时,在进行作业设计与编制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游戏的形式达成,让学生占城一条直线进行套圈游戏。如图所示:

通过这种巧妙的作业设计,可以让学生真正意义的寓学于乐,在轻松诙谐的环境之中,对数学知识有一个全新且系统化的认识。通过具体的情境形式,加强作业的功能性,让学生能先认知目标,然后了解目标,最后到熟悉目标,掌握最后的知识体系,加强数学知识的巩固与深化。

二、让学生自己来出题,把作业的命题权变成“双主体”形式

(一)以往传统的作业一般都是教师来规定作业习题,对作业提出相关的要求,学生都是被动的去接受教师所布置和规定的作业,怎样做、做什么、何时交、做多少都是被数学教师规定好一切。这样单一化的作业布置形式,不只是挫伤了小学生对于作业的积极性,同时桎梏了学生自主学习性的发挥以及思维个性的发展。曾经有一个数学题,说道船上一共有60头牛,40只羊,问这个船长的年龄是多少?很多学生根据这样的条件算出船长年龄是100岁和20岁,这样的结果是令人震惊的,这是怎样的谬思才能产生这样的思维方法?

(二)题海战术固然能够能够形成一种定向的解题能力,可是却把学生的创新意识、情感态度、实践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相关发展作为其代价的。这样的重视做题而完全的忽视出题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们对于数学产生了固定的观念,例如:学数学就是为了做懂那些习题,就是做懂教师所设置和编写的相关试题。很多学生都只是埋头苦作,没有自己去提出问题、寻找问题、没有想过题目自身是否正确。

(三)解决问题虽然重要,可是能够提出问题并且自己追逐下去问题的线索进行寻找,则更加的重要,因为新问题的产生会引来新思路和新角度,每个个体都会有不一样的角度,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作业设计,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以及想象力。这种教学模式也标志着数学作业功能的最大化利用,就像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过的那句话:“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最为根本的关系其实是辩证统一的存在,提出问题的能力对于解决问题有一定的发展与提高作用。让学生自己出题,不只是学生个体来出题,应该发动群体模式,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共同参与。这个作业不只是对学生自己出的题,教师也应该参与到学生之中,和学生一起思考一起做题,教师要海纳百川于学生的突发奇想、简单幼稚、甚至是离经叛道,教师应该用宽广的胸怀与诚恳的态度来接受学生所出的相关习题。

(四)传统的作业模式就是过分的强调统一,方式统一、内容统一、要求统一,学生没有任何自主选择的权利。教师可以开设出“作业超市”的形式,可以利用学生的多种作业进让学生们彼此之间自主的去挑选,改变传统“一刀切”的相关做法。这种形式的作业设计,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学生具体的认知水平,系统、科学化的去筛选作业内容,可以利用疑问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找寻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可以问,今天的知识重点谁来谈谈都有什么?我们明天该怎样预留数学作业?或者是谁会更难一点的推荐一下我们一起探索怎么样?这种种形式都能促进数学作业的功能被完美发挥。

三、总结

数学作业对于学生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知识巩固作用,应该优化数学作业的设计内容与设计架构框架,注重学生思维的发散、知识的创新、独立个性与解决习题能力的培养,进一步促进小学生为以后综合能力的深化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惠琴.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探析[J].发展,2009年第12期.

[2]勾宏.也谈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年第17期.

[3]王九红.小学数学作业的功能与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第11期.

上一篇: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化作用 下一篇:从无功功率讨论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