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克什米尔战火

时间:2022-08-01 12:40:23

回想起我在巴基斯坦生活的岁月,曾几次出入过克什米尔,既享受了那里的阳光和清冽的空气,也经历过有惊无险的战火。

第一次是1965年9月,印巴两国之间爆发陆、海、空全面战争。当时我正在卡拉奇大学文学院进修。9月6日早晨,当地出版的所有英文、乌尔都文报纸都在头版头条刊登了特大消息:“战争开始了!”“印巴两国军队打起来了!”接下来两个多星期时间里每天夜间都响起空袭警报,当地政府实行灯火管制,居民不得不用黑纸将窗户糊严实,以防室内灯光外露。卡拉奇大学也停课关门,我们几个留学生都到我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躲避战火。

在那些日子里,印度的飞机天天飞到卡拉奇市上空投弹,有时飞机飞得很低,难免被巴防空部队的炮火击中坠毁,因此我们可以不断地听到巨大的爆炸声,夜间到屋顶上可以看到远处天空变为粉红色。第二天看了报纸后才知道,印度飞机是在轰炸卡拉奇港口石油码头时被地面高射炮击中燃烧起火。有一次,印度飞机轰炸卡拉奇弗雷来火车站,大概由于投弹目标不准确,炸弹投到了距我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附近居民住宅处的广场上,巨大的爆炸声将附近许多民宅的玻璃震得粉碎,幸好无人受伤。17天的战争给印巴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使成千上万的无辜老百姓无家可归,流离失所。

第二次是1971年11月的印巴战争,此次战争无论从规模上讲还是从持续的时间上讲都超过了1965年的战争。这场战争对巴基斯坦人民来说是一场巨大灾难,国家失去半壁河山,经济遭到毁灭性打击,巴基斯坦在东巴的几万名驻军全军覆没,从西巴去的政府行政人员成了印军的俘虏。西巴的广大地区和克什米尔巴控区也遭到印军有选择的进攻,印度空军的飞机对西巴的许多军事目标进行狂轰滥炸,机场、港口、火车站等重要设施成了不断挨炸的目标,有时炸弹偏离目标,往往炸到老百姓头上,正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战争发生时,我已是驻巴使馆的一名年轻外交官,当时由于工作较忙,使馆缺少外语人才,懂外语的干部不分部门统一由领导调配工作,随叫随到,有时一天要执行多次任务,其中有两次经历令我至今记忆犹新。

有一次我陪同有关领导去巴三军情报局出席战况吹风会。当时,除了中国外交官,还有西方国家和一些亚非国家外交官在场,正当大家聚精会神地听巴方一位高级军官吹风时,突然几声巨大的爆炸声响起,接着听到几声叫喊:“卧倒!卧倒!”有人钻到桌子底下躲起来,有人迅速夺门而逃。此时此刻,我只看到少数有经验的外交官坐着一动不动,处惊不乱,镇定自若,其中就有我们使馆的领导。当看到他泰然的神色,我那急速跳动的心也慢慢平静下来。这时我看到桌子上的水杯已东倒西歪,几扇大玻璃门窗已被震碎,天花板上落下的灰土撒了满地。事后巴军方告诉我们,印度空军袭击一军用机场,在匆忙中投弹偏离了目标一大段距离,炸弹在离三军情报局不远的树林里爆炸,值得庆幸的是有惊无险。不过,这位高级军官对中国外交官遇事不惊和临危不惧的精神大加赞扬。

还有一次,我们去陆军司令部谈工作。司令部坐落在拉瓦尔品第市,中国大使馆在伊斯兰堡市,两地相距20余公里,中间需要经过飞机场、一些军事设施和开阔地。那些天,印度飞机每天都有数架次飞抵拉瓦尔品第上空进行空袭,有时投下几枚炸弹,有时转几圈就回去。我们也不把它当回事儿,有任务时我们照样外出办事。这一次碰巧,当我们的汽车离陆军司令部还有一二公里时,突然响起空袭警报,不久就听到飞机的轰鸣声,同时还伴随着几声不大不小的炸弹爆炸声。按常规我们减慢车速,想找个比较隐蔽的地方躲一躲。就在此刻我们听到“叭”的一声,大约距离我们汽车20余米的正前方公路中央落下一枚快速旋转的小炸弹,但它并未立刻爆炸。我们的司机胆子特大,他下了车,跑到那枚已停止转动的炸弹那儿瞧了一瞧。我们的领导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军人,他命令司机赶快回来,立刻开车离开现场。后来,我们了解到那枚没有立即爆炸的炸弹是一枚定时炸弹,杀伤力相当大。如果我们再慢一步离开,就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

上一篇:感受克什么米尔 下一篇:“东突”:分裂是目的恐怖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