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时间:2022-07-31 09:24:41

保定市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1.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基本内涵

农村体育服务体系是农村服务和农村体育发展的较高阶段,包括了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发展两个方面。其基本内核仍然是福利性、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的社会体育服务,重点是通过组织体系的建立来满足农村体育服务需求。它所提供的是体育市场和体育商业场所不能提供或不愿提供的服务,体现了国家与社会对居民的福利性投入和公益,以及引导居民参与互体育运动的政策导向务。

2.保定市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基本现状

2.1保定市新农村体育人口的现状

体育人口对国家来说是人民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志之一,对家庭而言是成员是否健康安宁的衡量指标,对个人来说是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人生要求,也是衡量生活质量的标准。我国的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是:(1)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含3次)以上;(2)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3)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从统计结果来看:在抽样比例偏向农业人口的情况下,完全符合标准的体育人口仅为14.68%。

2.2农闲时的活动内容

从调查结果来看,闲暇时间的活动内容的选择依次为:看电视46%,聊天41%,逛小集市25%,外出打工19%,辅导孩子学习13%,做生意11%,打麻将6%,进行体育活动5%,其他3%。说明更多的居民在闲暇时间里倾向于静身的个体活动,群体性的健身活动氛围尚未形成。

2.3农民体育健身项目的选择

调查结果显示依次为:农村体育活动开展健身项目的选择上,反映出群众普遍采用徒手练习或场地设施、器材和运动技能要求不高的项目,说明普及型、传统型项目更易进入居民的生活。其中,健身跑52.8%,羽毛球41.2%,篮球35.6%,乒乓球32.1%,游泳16.5%,健身操14.2%,太极类11.6%,毽球3.5%,健身秧歌2.4%,舞龙1.3%。

2.4农民健身地点的选择

进行健身活动地点的选择:自己家住宅前后29.3%,附近学校的体育场地23.4%,自家附近的空地或路边18.5%,离家较远的旷野、树林、河边13.2%,公园、广场8.4%,收费的体育场所7.2%。说明农村地区体育设施匮乏现状与农村经济发展不相匹配。造成农村群众不得不利用公路、马路或街道、住宅的空地或其他空地进行补充。因此,加大对农村体育健身活动文化中心建设,增加体育投入,配备足够的体育设施,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是改善农村群众体育活动法规建设的重中之重。

3.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

3.1新农村体育服务政策法规、组织管理体系构建

体育组织管理系统主要是指在构建吉林省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过程中,群众体育的组织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以及体育信息宣传等组织管理的保障。任何体系的运行和发展都离不开有效的组织管理,这些因素在构建吉林省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过程中更是必不可少的。这里所说的体育组织化是指建立满足群众健身的需要,适应社会转型带来的体育管理体制和管理战略,把群众纳入到体育健身组织中。体育健身组织的发展状况直接体现了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是构建吉林省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过程中所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而体育活动的组织针对不同人群和年龄举行的形式多样、科学文明、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以及比赛,它是构建吉林省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之一。

3.2新农村体育服务人力资源体系构建

解决指导力量不足的矛盾,实现科学健身,引导和帮助居民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和健康投资,社会体育指导员起着重要的作用。应加快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制度的落实,培养一批合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农村体育建设服务。科学健身是获得良好健身效果的重要保证,而农村体育的指导服务是科学健身的前提,这就必须要求有大批掌握社会体育工作知识技能的人才来社区进行服务工作。其中,体育指导员是农村体育服务的主要力量。体育指导员的任务是要做好对居民体育知识的普及,广泛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丰富活跃体育文化生活。应在社区内建立由体育专业人员组成的专门辅导站和健身与康复咨询中心等组织,开展健身培训、体质监测和评价,为居民更科学、合理地健身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保证。

3.3新农村体育服务物质、资金保障体系构建

资金保障主要依靠政府及社会对构建吉林省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资金投入、资金的管理以及所投入的资金的运营和升值等方面。而体育场地设施保障是人们从事体育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其发展规模和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体育发展规模和水平的窗口。

3.4新农村体育服务内容形式体系构建

健身意识是人们对健身活动的认识、价值观念及在健身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思维活动等思想观念体系。我国的居民正处于自我价值扩张和寻求自由发展的阶段,更需要通过设计有意识地激活每一个成员对体育的兴趣,促进农民间的互助和支持性联系,其中关键之处在于设计好,能吸引农民共同参加的活动。体育活动娱乐性强,并具有向心聚合功能,在增进团结与培养互助意识方面有独特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德佩.体育社会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6

[2]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3]李守经.农村社会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上一篇:吉林省消费需求发展趋势研究 下一篇:浅谈服装零售业电子商务应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