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例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7-31 09:10:20

58例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传统治疗和综合治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12月收治的5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传统治疗,实验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增加手术治疗。结果 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2.5±3.6)天,治疗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6.8±4.2)天,总有效率为75.9%;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综合疗法;并发症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09-02

引发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多样化,主要是致病因素激活了胰腺中的胰酶,使得胰腺组织出现水肿、出血、自身消化甚至坏死。其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急性腹痛、发热以及胰高血糖素增高等现象,病情可轻可重,轻者多为胰腺水肿,重者则可能出现胰腺出血或坏死等,如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容易引发多器官衰竭、休克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并发症。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12月收治的5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疗法与传统治疗方法进行对比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诱发病情的因素包括:胆结石9例,饮酒12例,胰管肿瘤8例,暴饮暴食14例,食用过多油腻食品11例,其他因素4例。

所有患者都经过CT、B超确诊,都在发病48h后接受治疗,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且检测出血清淀粉酶升高的状况,另外,排除有造血系统功能障碍、心肺功能不全、肝肾功能障碍以及精神史的患者。将58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实验组:男17例,女12例,年龄在28-56岁,平均年龄(38.45±6.78)岁;对照组:男15例,女14例,年龄在30-55岁,平均年龄(40.32±5.4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手术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对照组:静脉注射生长抑素,控制胰腺继续分泌消化液,并根据每个患者病情,适当使用地西泮、止痛药等药物进行相应的处理。对于发生低氧血症、呼吸窘迫等并发症的患者,应使用大剂量的抗炎素,并做好肠道营养供给。观察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手术治疗,注意对重症患者胰腺分泌的抑制,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纠正休克、控制阵痛等,并通过手术切除坏死组织,使用抗炎药物防治感染发生。对于早期病症应联合使用抗生素,可选择头孢噻肟、替硝唑等。

1.3 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的评定标准分为:显效治疗:经过治疗后,患者不良症状消失,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所有体征检测都为阴性,经CT和B超检查未发现胰腺有囊肿等异常;有效治疗:治疗后不良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血、尿淀粉酶高于正常值,但低于正常值两倍,所有体征检测均为阴性,经CT和B超检查,无囊肿等状况,但胰腺有一定积液。无效治疗: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没有明显好转,甚至继续恶化或导致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数据分析都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采用t对结果进行验证,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两组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如下:对照组:29例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6.8±4.2)天,治疗后显效10,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5.9%。实验组:29例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2.5±3.6)天,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实验组从治疗效果和住院时间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疗效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急性胰腺炎的致病因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目前可能引起该疾病的因素有:梗阻因素、酒精因素、血管因素、感染因素、代谢因素以及外伤导致等因素,其临床上的表现主要有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急性胰腺炎发病后要及早就医,若不及早控制病情,容易引发并发症,对身体机能的破坏极大[1]。在治疗急性胰腺炎时,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的控制:①由于胰腺炎的致病原理是胰酶的异常激活,而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以,在治疗时有效抑制胰腺分泌胰酶就显得格外重要[2]。②由于急性胰腺炎会引起患者恶心、呕吐等症状,容易导致脱水的发生,所以在治疗时要注意给患者补充水分,以维持患者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③由于发病期身体机能的分解速度极快,代谢速度也是正常时的多倍,所以在治疗期间要注意对营养的补充,同时要注意抑制胰腺分泌的控制[3]。④治疗过程要使用大量的抗生素,特别是由于胰腺炎引发的水肿、囊肿等状况,一定要合理的使用抗生素[4]。⑤治疗期间要注意加强护理,注意患者体温变化,并及时降温。⑥对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采取手术治疗法,将坏死的胰腺组织切除,以避免感染,加重病情。

急性胰腺炎发病迅速,且病情凶险,死亡率较高,属于临床上的常见重症,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密切注意患者的一切生命体征,尤其要注意检查患者的体温、呼吸、疼痛感等情况,对于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尤其要主要观察,必要时可进行手术,清除胰腺坏死组织,避免毒素的扩散和刺激[5]。还可通过禁食的方法减缓肠胃功能负担,并作好液体补充,防止脱水和休克的发生,补充液体是注意添加钾、钙等微量元素,以保持水电解质的稳定。

本次研究显示,传统的急性胰腺炎治疗相比综合疗法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不佳,在一般的治疗手法基础上增加合理的手术治疗能合理的控制病情发展,防止毒素蔓延,有效的缩短了住院的时间,同时能减小的患者的病痛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另外做好患者的护理观察工作,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也能有效降低病发的死亡概率。综合疗法是一项合理、科学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于洋.综合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75例分析[J].辽宁医药,2012,01(24):198-199.

[2] 李忠.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综合治疗[J].中国医药导报,2010,05(17):69-70.

[3] 毛恩强,汤耀卿,张圣道.血液滤过持续时间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作用[J].上海肝胆胰外科杂志,2011,10(16):98-99.

[4] 王成江,李克哲,张敬涛.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J].人人健康,2008,12(04):152-153.

[5] 董浩.急性胰腺炎27例诊治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1,02(22):126-127.

上一篇:切开挂线结合开窗分段引流及旷置术治疗复杂性... 下一篇:长时间上网对青少年脑电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