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时间:2022-07-31 07:38:50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中国证监会在5月22日就《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公开征求意见,在意见稿里,明确改革的总体思路是让新股定价进一步市场化,更加重视中小投资人的参与意愿。这一举措意味着IPO重启即将拉开序幕,对市场本来就很脆弱的回暖进程显然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是,如果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就会意识到实现资本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比起当前的股指走向更具有深远的意义,市场化的发行机制更有利于股市长远、健康的发展。

除了对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讨论外,5月25日,国务院转批国家发改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重申今年将继续推进环境税和物业税两个新税种的开征,此消息也被一些市场人士解读为是对刚刚复苏的房市和股市的重大利空。但是如果考虑到中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房价畸高及物业向少数人手里集中所带来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就能明白政府在当前市场状况下实施这些举措的良苦用心,短期利空实则长期利好。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才能把握住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不为眼前的、与自身相关的利益纠葛所羁绊,这对于一生的财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很多人在投资理财的时候,通常会出现选择性的失明,认为市场会按自己设想的、符合自身利益的方向走,而无视其内在的运行规律。比如房产和股票的持有者,当然希望价格会一直涨下去,对市场泡沫与狂热视而不见。同样,踏空者也总认为市场还会恶化,而忽视了那些正面积极因素的影响。

任何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中的,如果总是在心里竖起一堵墙,固守一贯的思维模式而不积极的适应变化,那终将会被时代所抛弃,这其实也是富人思维和穷人思维的差别。后者在失败时从不认为是自己的错,而认为是市场的错、决策者的错甚至是时代的错。抱怨、愤怒成为他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情绪,却从未想过去主动改变。而前者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会打破自己的固有思维,先从自身找原因,看看是否已经跟不上事物的变化,然后主动地调整适应。

当前,人们对市场走势的判断分歧越来越大,但无论是持何种观点,又有几人真的是摆脱了个人利益的羁绊,独立客观的做出判断的呢?在经历了这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后,更是让一些人心理变得异常脆弱。或者对于投资理财完全丧失信心,或者把不利于自己眼前利益的所有变化都视为洪水猛兽。

而事实却是,经济社会的运行规律不以个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每当危机来临,就是一个剧烈的创造财富和毁灭财富的过程。认清规律,积极主动地做出调整、适应变化,并且继续成长的人会化危为机。而总是陷于对危机的恐惧,忽视所有积极正面的因素,不断地抱怨的人则会沉沦下去。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一是客观的看待外部世界的发展变化,二是关注自身的成长,而后者更重要。无论是改革新股发行制度,还是征收环境税和物业税,以及中国银监会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都是要从制度层面推进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这些举措对个体的财富命运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其实全在于看待问题的视角。同样的,人们用什么样的态度来管理人生财富曲线,个人的成长是否能跨越经济周期,也对个体财富出现质的飞跃具有重要意义。

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在危机的阴影还未消散的时候,其实也是个体财富命运转折的时机,关键看你怎么想,怎么做。

上一篇:10招让你不赌也能赢 下一篇:每月调查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