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农村物理实验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时间:2022-07-31 06:51:07

关于开展农村物理实验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摘要] 在当前农村普遍存在实验不开或无法正常开展的难题,课堂效率低下,有效物理课堂教学都很难实施,更谈不上高效课堂。本文通过对客观条件和和教师两方面的分析,对当前的现状给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字] 物理 实验 有效课堂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曾说过:“事实上,自然科学理论不能离开实验的基础。特别的,物理学是从实验中产生的”。随着六有工程的实施,农村物理器材相对地丰富了起来,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多了,能力也提高了,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实验器材资金投入不够,器材毁损严重

由于处于苏北,而且是农村中学,资金薄弱。除了省市实验器材的补充,学校几乎无力购置更多的器材。长期以来,器材损坏严重,补充又跟不上,造成很多实验课无法正常开展。

二、教师缺乏主观能动性

出于应试教育的需要,部分老师不重视实验,一味的追求分数,不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1.演示实验无目的性

有的老师仅是因为课本安排演示实验才做的演示实验,没有目的;加之片面的追求分数,忽略实验的重要性,不注重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自己对实验教学缺乏主动性。课堂上后排同学看不清楚,甚至会出现老师忙,学生很混乱的局面。实验结束,学生还不知是怎么回事,效率很低下。

2.教师包办,很少或不给学生动手机会

害怕学生不会做,或者做不好实验而损坏器材,有些教师包办代替,自己演示实验给学生看,即使开展了分组实验,学生动手实践机会也很少。甚至以背实验代替做实验,学生死记硬背,分数高了,科学素质却下降了。

3.用多媒体代替实验教学

有不少老师因为现象不明显或怕麻烦,直接用多媒体取代演示实验。如在光的色彩这节课,演示白光是有七种色光组成的,直接播放多媒体视频,其实大可以用投影仪投射白光,使其通过三棱镜,即可在荧幕上得到七色光,效果很好。也可安排学生在课外活动课时,亲自去探究。

三、各学生动手能力参差不齐,易出现混乱局面

从小学的科学课开始,就缺乏动手实验能力的培养。到了初中,也只能是三到四人一组进行实验。各学生动手能力参差不齐主要表现为:①部分学生不注意听讲,动手欲望强但不了解实验操作,只顾自个做实验2、实验课上有的同学控制了操作权,其他同学只能观望,做“看客”。②部分同学对实验有畏难情绪,不敢做实验。③男生普遍比女生实验能力强。④少数同学不理解实验原理,导致实验盲目操作;⑤学生众多,一个老师指导不过来,各组进度都不一样,导致教学混乱不堪。

综合以上问题,为了打造高效的物理实验课,提高课堂效率,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加大国家投入,保证经费,经常补充实验器材,同时积极开展教师交流活动

1 .农村初中长期以来教育经费存在严重不足,实验器材严重不足制约着实验课的开展。例如:电路串并联的实验教学,需要很多各种灯泡将近300个,长期以来损坏的灯泡很多,现在市场上器材很难买到,经费也很难保证。实验仪器的损耗很严重,因此,就必须不断补充器材,配备实验仪器,但与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相矛盾,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实验课的正常开设。

2. 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教育交流活动。例如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举办研讨会,开展优课评选等。最近由教育局牵头,在我校开展的怀文中学送教下乡活动,带动了我校教师的课改活动,我们物理组开展了“上好每一节物理课”活动,课件、实验教学得到了大力的应用,对于教育局的活动现在大家都争着要求参加。

(二)教师改变以往观念,克服陋习,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同时学校应培养专职的实验教师

1.教会学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器材

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只重视理论而忽略实验教学,只注重分数而忽略素质的提高。首先要教会学生弄清楚实验目的,让学生知道实验内容,达到什么样的要求。这些在初中物理实验教材(苏科版)中都有明确的要求。接下来分析实验原理,只有了解了实验原理,才能使学生明白实验中的注意点,理清实验思路,记录数据,运用实验原理分析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比如在初二测量盐水密度实验中,只有明白了实验原理,才能知道正确的测量步骤,①先测整杯盐水的质量m1;②将适量盐水倒入量桶中,测出量桶中盐水的体积v;③测量剩下盐水的质量m2;④根据实验原理计算盐水密度。

苏州大学朱正元教授曾积极倡导的“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课本上的常规的实验,部分实验室中有,没有的还要教师发挥自己的智慧,改进或制作实验器材。例如:乙醚液化实验,教材安排用注射器和乙醚来完成,由于乙醚有毒性,难免会泄露,造成空气污染。我做了以下改进:选择弹性较强的透明塑料瓶,如眼药水小瓶,洗净晾干,装入2ml乙醚,用101胶水封口,稍过片刻,瓶内乙醚全部汽化,看不见了。用力捏扁塑料小瓶,瓶内壁则会出现液态乙醚,一松手液态乙醚则又消失了。改进后的实验不仅可以避免乙醚的泄漏,而且操作方便,实验现象明显,因此得到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2.上课前备好实验操作

有很多老师不注重自己动手先操作一遍,导致实验时才发现器材短缺或损坏,致使自己无法进行演示实验和部分学生无法进行实验。在笔者教学过程中发现有好多实验在演示或学生分组实验时都要做些改进,才能在课堂上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在声音的音调教学中,探究音调和吸管长度,实验发现,吸管不能太粗,而且实验时一般情况下很难吹出声来,此时只要将吸管靠近嘴的一端捏扁了就可以了。再如压缩引火仪的使用,很多女老师无法使棉花着火,即使力气小的男老师也无法做到,这时只有充分的备实验,才能了解实验的难点,可以用实验室的少量的红磷和氯化钾混合代替棉花,现象很显著。

3.创造良好的课堂纪律

物理实验课堂需要活泼的气氛,但也要有秩序,要遵守纪律。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在实验前将班级分成16个小组,每组4-5人,以能力强威信高的同学做组长。要求他们以身作则,维持本组的实验纪律。②实验前,我对本课的实验操作注意事项都要先做详解,此时要求同学们注意听,不得动实验器材。③备好课,充分估计实验突况,对突况做出立即反应,引导学生快速处理问题。④在实验时,不断巡视,指导并解决疑难问题,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多鼓励,培养他们实验的信心和勇气。

4.补充培养实验教师

减负增效,学生负担减轻了,但老师仍然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理论教师还要兼职实验教师。理论教学任务相当繁重,很多老师无力顾及实验教学,只能让学生对实验的学习死记硬背,更谈不上高效课堂教学了。因此实验课必须要有专业的实验教师,把理论教学老师解放出来,同时还需要增加实验时间,使实验课能够真正开展起来。

四、结语

农村中学需要克服经济和师资力量的薄弱这些不利因素,改变教师思维方式,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快乐,在快乐中学习成长,从而打造好属于农村初中的物理实验有效乃至高效课堂。

上一篇:“近日点快,远日点慢”现象的理解证明 下一篇:高三物理课堂如何实现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