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方法

时间:2022-07-31 04:56:15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方法

摘要:建筑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安全管理工作是建筑业能够持续发展的保障,但是目前存在的安全管理形势却并不是很乐观。本文对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来提出怎样加大建筑安全监督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分析对策方法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程做的不到位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效果,需要相关的政府部门来进行监督管理的,但是目前我国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部门只是在对建筑业的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建设进行管理,对其其它类型的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并没有做的是十分的到位,因此没能够对全国各项建筑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做到有效实行。其中对于交通、铁路及水利等建筑施工监督管理过程中的,都是由行业的主管部门来进行监管的。这些主管部门对专业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监督工作存在着较多的不明确问题,因此造成在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对其职责做到有效的落实。另外在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因为体制的不健全,因此造成很多工作难以进行监督与协调。另外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政府部门改革的存在,使得一些工程项目的行政监管的主体遭到缺失,造成对建筑施工的安全处理处于一种失控的状态,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误区。

1.2施工建设单位的责任没做到有效落实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涉及到建设、设计、施工及勘察各个责任单位,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很多事故的造成都是因为施工单位在进行安全管理的时候,只是走一下形式,并没有真正没去对其进行监督与管理,使得责任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另外在安全生产及安全设施及人员的安排方面都存在着较多不到位的地方。在建筑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很多监理单位并没有对其职责做到有效的履行,另外还存在着较多的设计单位没能够对规范建筑及安全标准问题做到重视起来,从而造成施工安全设计方面存在着较多的缺陷。

1.3相关的法律体制不够健全

我国目前还是处于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初期阶段,有关于建筑安全方面的法律体制还不够的健全,有着较多的问题存在。在我国的《建筑法》中,对建筑领域的对象及调整的范围,尤其是对相关建设及责任主体的在生产过程中具备的条件、生产许可、处罚及责任定位方面都存在着较多的不明确问题,甚至出现很多内容与法律法规之间存在着不一致的现象。另外进过近些年的发生,使得这些安全技术标准及相关规范已经表现的较为落后,在实行的时候,缺乏可操作性及强制性,不能够对其在建筑中得以实施有所保障,因此会对市场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造成建筑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隐患。最后一点就是在监督执法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不到位现象,对于一些不合格及达不到安全标准的建筑企业没有对其进行处罚与整改,在监督的过程中,没能够做到严格执行。

1.4施工人员本身具有的安全意识就比较的淡薄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的城市化进行得到快速的发展。这样就造成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中进行转移,大量的农村务工人员涌入到城市市场中,并且大多数都是从事于工作技能需要较为简单的建筑业中。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从事建筑业的人员已经达到四千万以上。这一人数的八成以上都是农村务工人员,同时也占据了农村流向城市务工人员的三分之一左右。但是对于这些农村务工来说,其中有很多人都是没用经过教育培训就上岗进行工作了,另外还有一些员工,虽然进行了培训,但培训往往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难以满足施工安全的需要,这也是造成建筑事故多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2、加强建筑工程有效管理的相关建议2.1完善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体制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对全国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进行监督的时候,需要做到对监督管理的力度进行加强。并且在还需要对交通、水利及铁路等方面进行监督的时候,需要各自专业的建设部门根据自己的职责来加以实施,并且需要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做到负责起来,另外还需要各个相关部门来对其进行指导与监督。另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还需要对全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做到综合的监督管理,对建筑过程出现的安全事故,需要做到及时有效的查处,并要联合其它部门来做到事故发生的责任加大追究,将整改措施能够得到落实起来。在各个城市的开发区及工业园建设等工程中,同样需要要将安全建筑管理的责任得以落实起来,并且还需要做好监督工作。要形成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统一监管,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调运转的建筑业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和格局。

2.2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管理

建筑过程中的安全责任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落实,把各种安全生产工作都能够做到有所落实。建筑过程中,企业的法人代表承担着安全生产的首要责任,因此其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将责任进行分配与落实,要求施工的项目经理及各个岗位都要对责任进行有所承担。其次就要要加大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对于所有施工流程,都需要严格的遵守施工前制定的计划及相关的法律、规定来进行操作。总包单位不得将工程分配给不具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来进行实施。最后就是需要完善对施工现场事故应急预案的建设,做到对应急处置能力的提高。只有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做到责任到人,才能够要求各个单位在实施的过程中都树立起安全责任意识。

2.3需要对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做到不断的完善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是实行,需要使用法律体系来对其做到有效的监督。在完善法律体系的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需要根基建筑业的自身具有的特点来做到联系起来。从而能够通过对安全管理法律的完善及相关标准及规范的制定来完善建筑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体系建设工作。对于目前建筑业正在实施的《建筑法》中,需要做到对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进行增加,由其需要对建筑行政主管的部门的地位做到明确的规定出来,使其能够做到对其职责的有效明确,最终能够实现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监督。 其次还需要对与建筑安全管理有关的经济政策加以研究,使其能够做到对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及资金进行预算,这样就能够保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意外的时候,能够及时的对意外伤害造成的费用进行承担。另外在施工之前,还需要制定相关的标准,以便于出现意外的时候,有所依据。

2.4、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工作

因为我国建筑业的施工人员本身所掌握的技能与安全意识较弱。因此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对这些从事建筑业的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做到对其安全意识及技能掌握程度的提高,在培训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的规定及方法来实施,另外还需要做到对企业及政府的职责的加强,对施工的人员的培训内容及考核的办法都需要做到明确的规定出来。在培训的过程中,要做到有着足够的针对性,对于达不到要求的施工人员,坚决不能允许其上岗工作。此外还需要对转岗人员及特种作业的人员的培训力度进行加强,要能够做到对从事建筑作业的农村务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到加强,并能在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对施工要求的遵循,实现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

3、结语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不仅是做到建筑业发展过程的有效促进,还是对人民财产安全的有效保障。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给我国建筑行业及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阻碍。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然后再做到其有针对性的解决。

4、参考文献

[1]任鱼霞;;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J];科学之友;2011年11期

[2]黄瑞林;;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采矿技术;2008年04期

[3]巫家军;;浅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基本要点[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09期

[4]张世怀;;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其对策[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年05期

上一篇:浅议小学阶段写字教学的策略 下一篇:知识迁移理论导入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