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驱动假设”理论ぴ诖笱в⒂锝萄е械挠τ醚芯

时间:2022-07-31 04:24:05

“输出驱动假设”理论ぴ诖笱в⒂锝萄е械挠τ醚芯

摘要:本研究将“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应用于两所大学的英语教学实践,结果表明,以输出驱动为主要特征的“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让学生更积极、更有目标地自主学习,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大幅增强和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输出驱动假设;大学英语;教学;输出假设;输入假设

1.引言

“输出假设”理论自从Swain(1985)提出以来,就受到了西方国家语言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输出假设”理论近些年在二语习得中表现出来的效果越来越显著。而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长期深受Krashen(1972)的“输入假设”理论影响,大部分老师强调语言的输入,重视输入的作用,而忽视语言的输出,既学生的语言产出性技能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结果导致学生学了多年的英语,仍然无法与外国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在求职就业中大部分学生也很难讲出流利的外语写出地道的外语文章。针对这种情况,以北京大学外语研究中心文秋芳(2008)教授根据我国的外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参照Swain的“输出假设”理论,首次提出了“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同时开始采用该理论对我国专业英语教学进行了的大胆的实践,并得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在我省采用“输出驱动假设”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相关应用和评述却并不多见。

2.理论基础

Swain(1985)提出了“可理解性输出”(comprehensibleoutput)理论,同时论述了它的三大功能:注意/触发功能(noticing/triggeringfunction),检验假设功能(hypothesis-testingfunction)和元语言功能(metalinguisticfunction),认为二语习得者能够在他们自己的语言输出中发展中介语;通过使用目标语,明确模糊概念,更正错误、验证假设、促进学习。通过大量知识的输入和输出,更多地接触使用目的语,把学到的语言知识转化为实践形态,完成从输入到输出,从“学”到“用”的渐进过程。

文秋芳(2008)提出了“输出驱动假设(output-drivenhypothesis)”理论,认为外语学习的动力来源于输出。没有输出驱动的输入,无论输入的质量如何高,学习者习得输入的可能性都比较小。说、写、译技能的发展不仅是教学目标,而且是听、读技能发展的动力源;听、读活动是说、写、译的中介或手段。

输出驱动理论是针对英语综合技能和单项技能训练(如听、说、读、写、口译、笔译)课程改革提出来的。该理论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从心理语言学角度,认为输出比输入对外语能力发展的驱动力更大。一个没有输出驱动的学习过程,即使有高质量的输入,其习得效率也有限。第二,从职场英语需要出发,该理论提出培养学生的说、写、译表达性技能比培养听、读接受性技能更具社会功能,尤其是口、笔译技能。第三,从外语教学角度,该理论认为以输出为导向的综合教学法比单项技能训练更富有成效,更符合学生未来就业需要。

3.实验设计

3.1研究对象

我们分别在吉林农业大学和长春科技学院(独立学院)2014级学生(本科)中随机选取两个实验班和两个对照班进行两年的研究,其中吉林农业大学109人(实验班55人,对照班54人),长春科技学院115人(实验班58人,对照班57人)。吉林农业大学学生使用的教材为《新视野大学英语》(1-4册),长春科技学院学生使用的教材为《大学英语(第三版)》(1-4册)。

3.2教学流程与教学方法

图1展示了实施输出驱动教学的基本流程与教学方法。方框标示的是教师需要完成的任务,椭圆标示的是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单项箭头表明教师和学生完成各项任务的顺序与流程。

图1实施输出驱动教学的基本流程(文秋芳,2013)

以下分教师和学生两条主线分别说明他们各自的任务与要求,然后再阐述这些任务之间的关系:

教师任务:设计真实、符合学生语言水平的输出任务;提供合适的新输入材料;提供适当的输出指导;给予有针对性的反馈。

学生任务:尝试完成输出任务;学习和查找新语言材料;准备语言的产出活动;展示与欣赏输出成果。

从图1的教学流程可以看出,在师生活动中我们提倡“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体”教学理念。这就是说,所有活动都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这是决定教学成效的两个方面。

3.3实施步骤

实验班将严格按照“输出驱动假设”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组织教学,然后与对照班进行比较来确定此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步骤如下:(1)研究并制定“输出驱动假设”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图1);(2)教师与学生按单元内容,同时又要超越单元内容制定教学计划,设计输出任务;(3)学生完成输出任务,同时教师根据学生完成输出任务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困难,为学生提供相关输入材料用于学习;(4)学生在课下收集、整理资料,相互交换意见,展开调查,同时可向教师咨询、求得帮助,并以自己认为最佳的方式展示完成输出任务的成果;(7)评价输出任务完成过程,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8)每学期对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进行能力测试和四级模拟考试。

对照班没有采用“输出驱动假设”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而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并完成教学任务。

每学期期末,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口语及综合能力做出评估,同时在第四学期比较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四学期内参加各种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校级演讲比赛、校级作文比赛)和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情况。

最后比较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考核评估成绩,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4.结果与讨论

从表1可知,在两所大学各自校区内实验班学生的每学期的成绩都明显高于对照班学生的成绩:如吉林农业大学学生第4学期的英语口语成绩,实验班学生比对照班学生高出11分,第4学期英语期末成绩实验班学生比对照班学生高出13分,第4学期四级考试模拟成绩实验班学生比对照班学生高出8分;如长春科技学院(独立学院)学生第4学期的英语口语成绩,实验班学生比对照班学生高出6分,第4学期英语期末成绩实验班学生比对照班学生高出7分,第4学期四级考试模拟成绩实验班学生比对照班学生高出5分。

从表1还可知,在两所大学各自校区内实验班学生的经过四学期的学习,成绩提高的幅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班学生成绩提高的幅度:如吉林农业大学实验班学生第4学期的英语口语成绩比第一学期高20分,而对照班学生第4学期的英语口语成绩比第一学期只高10分;吉林农业大学实验班学生第4学期的英语期末成绩比第一学期高18分,而对照班学生第4学期的英语期末成绩比第一学期只高12分;吉林农业大学实验班学生第4学期的四级模拟成绩比第一学期高13分,而对照班学生第4学期的四级模拟成绩比第一学期只高10分。长春科技学院(独立学院)学生分数提高幅度也是如此。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有差异(同一所大学实验班和对照班之间)。

从实验班学生成绩(英语口语成绩、英语期末成绩及四级考试模拟成绩)比对照班学生有显著提高及实验班学生成绩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班学生成绩提高的幅度可知,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是有效的,促进了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

两年以来,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两次参加校级英语演讲比赛,实验班1人获一等奖,3人获二等奖,5人(独立学院1人)获三等奖,而对照班1人获二等奖,1人获三等奖;两次参加校级英语作文竞赛,实验班2人获一等奖,4人获二等奖,5人(独立学院2人)获三等奖,而对照班2人获二等奖,2人(独立学院1人)获三等奖;两次参加校级英语作文比赛,实验班2人获一等奖,3人获二等奖,6人(独立学院2人)获三等奖,而对照班1人获二等奖,3人(独立学院1人)获三等奖;两次参加全国大学英语竞赛,实验班1人获一等奖,4人获二等奖,5人获三等奖(独立学院1人),而对照班1人获二等奖,2人(独立学院1人)获三等奖;两次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实验班学生过级率达83%(独立学院10%),而对照班学生过级率只有52%(独立学院5%)。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输出驱动假设”的大学英语教学是有效的,促进了学生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以上结果说明即使是不同类型大专院校的学生,“输出驱动假设”的大学英语教学也是行之有效的,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完善。

5.结语

“输出驱动假设”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表明,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中创造了真实的语言交际任务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为交际而交际的情况,把学生融入任务完成的学习过程中,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同时,让学生参与评价,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其次,“输出驱动假设”的大学英语教学把学习过程变成了一个人人参与创造实践的活动,同时通过任务将课堂教学延展到课外,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更积极、更有目标地自主学习。更重要的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任务给学生提供了应用语言的机会并在此过程中得到提高和巩固,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语言运用能力。

基于以上研究我们认为以学生和教师为双主体,以真实和实践为特点的“输出驱动假设”的大学英语教学是当今大学英语教学中比较有所作为的一种教学方式。但是,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输出驱动假设”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如任务的设计,教师的作用,任务的评估等方面还需要更深层次的研究。

[参考文献]

[1]KrashenS.TheInputHypothesis:Issuesand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1985.

[2]municativecompetence:Somerolesofcomprehensibleinputandcomprehen-sibleoutputinitsdevelopment[A].InGassS&MaddenC(eds).Input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C].Rowley,MA:NewburyHouse,1985.235-253.

上一篇:探讨五官科护理工作存在的安全缺陷问题 下一篇:三种血检指标在60例冠心病患者发病中的变化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