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至明年经济形势未容乐观

时间:2022-07-31 04:01:17

下半年至明年经济形势未容乐观

2008年全年经济增速将放缓至10%,主要表现在出口将随外需放缓和国内成本上升而进一步放缓。

今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形势呈现以下六大鲜明特点:

第一,出口和投资放缓使得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放缓。上半年GDP 增速10.4%,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8个百分点。受外需放缓和国内成本上升的影响,出口实际增速上半年已降至11%,远低于去年20%的增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6.8%,但实际增速约为15%-16%,比去年也有所下降。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增长显著放缓,上半年仅增长6.3%,比去年下降6个百分点,使得消费的继续增长面临压力。

第二,通胀由食品蔓延到非食品领域。据国统局数据,上半年通胀高达7.9%,远高于去年的4.8%,其中食品CPI涨幅20.4%,贡献6.64个百分点,非食品CPI1.75%,贡献1.3个百分点。上半年通胀的两个重要特点是:1、通胀由食品领域蔓延到非食品领域,尽管季节性因素导致最近数月食品CPI 回落,对整体CPI 的贡献有所下降,但非食品CPI 由去年的1.1%上行至今年上半年的1.75%;2、CPI与PPI倒挂。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原材料价格上涨推动PPI 攀升,自5月份开始超过CPI。6月份进一步上升至8.8%,特别是原材料和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3.5%。这将逐渐传导至最终消费品。

第三,外汇储备增速先高后低。今年前4个月外汇储备平均每月增加571亿美元,显著高于去年每月的385亿美元。但5-6月份外汇储备增速显著放缓,尤其是6月份外汇储备只增加119亿美元,比当月贸易顺差与FDI之和低191亿美元;即使考虑到商业银行用外汇缴纳存款准备金的因素,也可以发现外汇储备增速也显著放缓。这显示在目前许多新兴市场货币面临贬值压力,以及越南于5月下旬显露危机的影响下,投资者对于新兴市场整体偏好下降;加上中国股市、楼市表现低迷,经济放缓,因此对于热钱的吸引力下降,外汇流入放缓。

第四,货币信贷增速放缓,紧缩效果逐渐显现。上半年M2增速为17.4%,M1增速为14.2%,贷款增速为14.1%,均低于去年11月制定从紧政策之前的数据,显示了货币政策从紧的效果。此外,去年的连续上调定期存款利率,以及近期股市、楼市表现不佳,也使得存款回流和定期化,上半年存款增长18.8%,定期存款增长33.4%,均显著高于去年同期数据。

第五,人民币升值速度前高后低。截至6月30日人民币兑美元升至6.86,上半年升值6%,年化升值率达12%。但2季度年化升值9%,显著慢于1季度16%的年化升值速度。

第六,单位劳动力成本上升和CPI/PPI 倒挂使得企业利润恶化。今年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0.9%,较去年同期大幅回落21.2个百分点,原因之一是CPI 与PPI 的倒挂。尽管原材料价格上涨,物价管制和下游竞争激烈,导致成本上升无法完全转嫁给最终消费者,因此近期PPI涨幅超越CPI,挤压中下游行业利润。即使将上中下游行业合计,在成本上升和外需放缓的双重挤压下,企业净利润率拐点已现,今年1-5月利润率比去年同期显著缩窄。随着外需进一步放缓,大宗商品价格继续高涨,国内单位劳动力成本有所上升,企业利润仍将恶化。

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经济形势判断:

第一,预计今年下半年经济增速将进一步趋于放缓。原因在于,1、全球经济继续下行;2、中国理顺国内要素价格将增加生产成本。由于消费者信心的下降和房价继续下跌,美国经济颓势未改,预计4季度伴随着财政刺激效应的消失,美国经济将显著放缓。而受出口疲弱和内需放缓的影响,欧洲经济在2008年下半年,特别是2009年也将陷入疲态。中国自身通胀压力仍在高位,以及美国货币政策宽松的空间渐小,都将使得中国货币从紧态势不变。被人为压低的国内能源价格将进一步上调以反映实际生产成本,否则短缺风险将进一步影响经济增长。预计2008年全年经济增速将放缓至10%,主要表现在出口将随外需放缓和国内成本上升而进一步放缓,净出口对GDP 增速的贡献预计从去年的2.6个百分点降至0.9个百分点;

第二,预计2009年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至8%-9%。原因主要来自于资本形成的大幅放缓,1、出口放缓将使出口行业产能过剩突出,从而影响出口行业的投资;2、房地产及相关行业的投资增速将大幅下滑。过去两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不断加速,反映了地产商在土地收回期限之内加快投资,而这一现象显然不可持续,2009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将跌至接近个位数。因此,预计明年资本形成对于GDP 增速的贡献从4.4个百分点降至3.3。3、消费增速相对于出口和投资较为稳健,但也会受股市、楼市财富效应下降和收入增速放缓的影响而有所放缓,其对GDP 增速的贡献明年将降至4.6个百分点。

此外,预计今年至2009年国内通胀将进一步上升,主要原因在于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的上升,以及能源价格继续正常化。预计2008年全年通胀将达到7%;由于目前中国国内成品油价格依然显著低于国际水平,预计2009年底之前中国还将累计上调国内成品油价格40%,这也将使得通胀显性化,预计2009年全年通胀将在7-8%之间。

对两大投资市场的预测:

第一,对股市的预测。近期市场上一些投资者乐观的认为,伴随经济放缓,石油消费显著下降会导致油价下跌,带动股市有所回暖。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一方面,当油价下跌,最终将使得全球通胀放缓;另一方面,如果此轮油价下跌是源于需求的急剧下滑,而非石油供给的改善,那么在油价下行的前期,股市更可能进一步向下调整,历史经验已多次证明了这一点: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美国大幅加息,美国经济进入衰退,尽管油价回落,但股市亦继续下跌。新兴市场也是如此,在亚洲金融危机和2001年IT 泡沫破灭期间,油价均由于需求放缓而回落,但是新兴市场股市在此期间继续“跳水”,直到油价见底,股市才有所回暖。

第二,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测。房价将继续面临向下调整压力。今年以来国内主要城市的房地产成交量急剧下降,房地产泡沫膨胀显著放缓。目前资金成本约6%(按揭与存款利率的加权平均),明显高于租金回报率2-3个百分点,而且房价已停止上涨,投资者及许多有自主需求的购房者将更倾向于持币观望或租房,因此短期内房价下跌的可能性较大。通过对月供负担占收入比重的估算可以发现,国内主要城市房贷月供与家庭收入之比达70%,远高于40%的消费者可承受的比重。如果房价回到2005年的水平,典型的中等收入家庭将可以负担他们的房屋月供。在房价方面,房地产贷款政策的放松对于防止房价调整作用有限。

上一篇:五大感觉挖掘营销热点 下一篇:答问 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