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使馆官员对话2009

时间:2022-07-31 02:30:40

1月8日,在第二届北京国际教育服务行业峰会举办的主题对话高峰论坛上,来自澳大利亚、英国、荷兰、瑞士4个国家驻华使馆和机构的教育官员及代表,就各国在中国开展国际教育推广合作的拓展空间和前景趋势同与会者进行对话,并与大家探讨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话题。峰会由北京市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主办、中国国际教育信息网协办。

澳大利亚:致力发展研究型课程

据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Iain Watt介绍,现在一共有10万多名中国学生在澳大利亚学习,2009年将会有更多的学生赴澳学习,这些留学生对促进中澳双边关系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有媒体认为澳大利亚从中国留学生这里赚到了很多钱,实际上,留学生学成回国之后会给中国带来巨大价值。这些留学生通过在澳大利亚的学习,对西方社会有了更深入的接触和了解,归国之后,可以更好的担当中西交流的大使,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对于留学生和中国来讲,这才是真正意义所在。

在澳大利亚,很多中国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语言。他们以为通过了雅思或托福考试,就可以到国外学习。但是,这些雅思分数很高的学生,到了国外后依然赶不上课程,不能正常学习。澳大利亚校方希望能在中国国内,更关注学生的口语和实际应用能力,是否能真正听懂或与人们进行交流,而不是单纯地关注雅思成绩是6分还是7分。澳大利亚有关方面也在努力对雅思考试进行相应的改革,希望可以改变留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做到学以致用。

在澳大利亚还有很多来自除中国以外其他国家的留学生,他们愿意为在澳学习的留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帮助。希望未来三到五年里,有更多研究型的学生到澳大利亚学习。澳大利亚学校会提供更多奖学金,吸引优秀的中国学生去做研究方面的学习工作。

谈到金融危机对留学澳洲的影响,Iain Watt说,我估计中国国际教育的需求还会非常的强劲。澳洲的货币贬值了30%,大家更愿意选择去澳洲学习,所以我们不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来保证中国学生的数量。

Iain Watt认为,经济危机的影响对留学的波动不会很大,在澳大利亚可能会更多的考虑技术移民问题。因为移民是学生选择澳大利亚的动力,澳大利亚确实有非常大的技术移民需求,他们也需要有更多的中国或者其他国家的技术移民。

英国:文化交流是重点

多元化和合作互利是英国在中国推广其教育所呈现出的两个关键词。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教育推广经理刘静对此解释说,多元化,是英国在中国开展教育推广以来呈现出的总体特点。实际上,在国际推广和发展已经很成熟的英国教育,希望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更多样化的全方位发展。广度,是指在中国大城市之外的其他新兴城市和更多中国机构,去介绍英国的文化教育,包括高等教育、中学教育、英国的创新、科技等各方面在内的英国教育信息,同时也去更多地传播中国的文化。深度上,是说把两国的合作推进到更深入的层次,不是简单的会面,不仅是桥梁的作用,希望以后有很多跟进的工作,真正把双方的工作落到实处,给双方带来真正的切实利益。

合作互利是指英国在中国做教育领域的推广,主要围绕两个层次来做。第一是B to B,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作为桥梁,连接了中国和英国的教育机构,促进两国教育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另一个层次是B to C,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向中国的学生家长和公众介绍英国教育体制,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英国的教育,以及在英国可能会获得的发展机会。互利是双方面的,英国使馆文化教育处也在向英国的众多相关机构介绍中国的教育文化和各个行业的发展情况,促进两国双向的沟通。

刘静说,在文化教育处的工作中,吸引中国学生到英国留学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工作是促进中英双向的文化交流。拿一个小数据来说,英国驻华大使馆在北京的135名工作人员中,只有10名是在做直接的教育推广工作,更多的人是在做中英文化交流工作。包括吸引英国学生到中国求学或者了解中国的文化,以及促进中英双方校际合作,教师互换,英语学习,为中国培养英语教师等项目。这些项目都是由单独的小组负责。其中的高等教育小组、技术教育小组、奖学金小组都是文化教育方面非常重要的角色。

荷兰:与国内公司合作

荷兰Neso China首席代表Jacques D.van Vliet坦言,相对于美国、英国、法国这样的教育大国来说,荷兰是个小国,其教育政策和教育大国以及欧洲其他国家也有所不同。荷兰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起到了一个桥梁作用,进一步加强中国和荷兰之间的交流,包括加强大学之间的交流协会,为中国学生提供留学咨询,同时介绍更多的荷兰学生到中国来学习。

另外,荷兰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和中国境内的一些荷兰公司有很好的合作,在推进中国与荷兰的合作中,这些公司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介绍了Neso China最近做的几个活动。

第一个是走向西方GO WEST。广州、上海、北京这些城市的教育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在中国合作伙伴的支持之下,Neso China开展了这个活动。最近还在成都召开会议,主办了一个到荷兰去考察的活动,邀请一些中国大学到荷兰去参观考察。

第二个活动,通过荷兰航空等荷兰公司的帮助,Neso China向更多的中国学生介绍荷兰的教育,同时也提供了很多资金方面的支持。Jacques说,将来也会启动一些项目,资助中国学生到荷兰去学习,也会鼓励荷兰人到中国来学习,然后到在中国开展业务的荷兰公司来工作。

Jacques强调,最近几年到荷兰学习的中国学生数目有了很大的增加,说明有更多的学生愿意去荷兰学习,因为荷兰有很好的教育政策,荷兰也是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国家。这些中国学生毕业后,可以在荷兰工作5年时间。最近荷兰政府还启动了另外一个针对博士生的项目,包括对中国博士生提供资助,鼓励更多中国的博士生到荷兰去。

瑞士:多语种课程吸引学生

参加了此次高峰论坛的瑞士驻华大使馆教育参赞Markus Reubi高兴地谈到,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对瑞士感兴趣,愿意到瑞士学习,把瑞士看做高等教育的目的地。像其他大的竞争国一样,瑞士也有大范围的硕士、博士的学位吸引学生。这里有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课程,更多的课程是用英语来讲授的。

瑞士是个很小的国家,大约只有600万人,共有20所大学,其中12所是公立大学,8所应用科学大学。目前,约有1000-1500名中国学生在瑞士学习或者攻读博士学位。这个数字跟其他大国很难相比,因为学生有更多的选择,而且进入瑞士的门槛比其他国家更高,但是这个数字也在不断增加。

他坦言,瑞士高校对本科的学生没有太大吸引力,更多的是博士和硕士,他们也没有太多的资金支持。CIEIN以及其他平台对他们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因为有很多信息需要跟学生进行直接的交流沟通。瑞士有很多英语讲授的课程,而且,在瑞士生活不像大家想象得那么贵。

(本文内容由中国国际教育信息网提供)

上一篇:我曾有熊猫阿宝的梦想 下一篇:在加拿大研修金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