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例卵巢浆液性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时间:2022-07-31 12:33:37

46例卵巢浆液性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卵巢浆液性癌的病理学特点、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分析46例卵巢浆液性癌(8例低级别浆液性癌,33例高级别浆液性癌,5例转移性腺癌)。结果 8例低级别浆液性癌,细胞轻-中度异型,核分裂数12/10HPFs,间质浸润不确定,坏死明显,过表达P53、ki-67,ER、PR、CA125阳性,其余均阴性;5例转移性腺癌,其中4例CK20、villin、P53、ki-67强表达,余阴性,提示消化道转移性腺癌,另1例CK7、GCDFP-15、P53、ki-67阳性,余阴性,提示乳腺转移性腺癌。结论 不同的卵巢浆液性癌组织学、分子遗传学、预后不同。

【关键词】 卵巢肿瘤;浆液性癌;腺癌;转移性腺癌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82-01

卵巢浆液性癌约占卵巢上皮性肿瘤的46%,现今多数学者依据其二元发病模式将其分为低级别浆液性癌和高级别浆液性癌[1]。本文收集4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

1 资料和方法

选自本院1990——2012年卵巢转移性癌的病检46例。年龄28-66岁,平均47岁。全部标本经10%的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SP两步法,标记ER、PR、CA125、CK7、CK20、villin、GCDFP-15、ki-67、P53(试剂由福建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提供。

2 结果

根据细胞的异型性、核分裂、间质的浸润及免疫组化的表达,8例低级别浆液性癌,细胞轻-中度异型,核分裂数12/10HPFs,间质浸润不确定,坏死明显,过表达P53、ki-67,ER、PR、CA125阳性,其余均阴性;5例转移性腺癌,其中4例CK20、villin、P53、ki-67强表达,余阴性,提示消化道转移性腺癌,另1例CK7、GCDFP-15、P53、ki-67阳性,余阴性,提示乳腺转移性腺癌。

3 讨论

浆液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卵巢上皮性肿瘤,WHO2003将浆液性肿瘤分为良性、交界性、恶性肿瘤,近来多数学者依据发病机制、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将卵巢癌分为高级别和低级别。

卵巢低级别浆液性癌约占浆液性肿瘤10%,多具有丰富微、细胞异型性较轻,核分裂少(

高级别浆液性癌约占卵巢浆液性腺癌的90%,肿瘤呈低分化,细胞异型性显著,核分裂数多(>12/10HPFs),间质浸润不明确,分子遗传学上多发生TP53的突变,过表达P53、Bcl-2、CD117、P16,病程进展迅速[2],预后差,对以铂类为主的化疗方案敏感,近来有学者提出其病变大多数源自输卵管伞断早期浆液性病变的扩散,并非卵巢组织自身的病变,但是其具体发病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卵巢转移性肿瘤常伪装成卵巢原发性肿瘤,甚至为患者的初始症状,甚至病理医生也误诊为卵巢的原发肿瘤,其多数来自于结肠、胃、乳腺、子宫内膜、淋巴瘤和白血病。尤其是来自于结肠、胃、乳腺的卵巢转移性腺癌与卵巢原发的浆液性癌形态学难以区分,只有借助于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病理学技术来明确,但近来有报道卵巢转移性腺癌的原发灶微小或未发现,也增加了临床病理诊断的难度。

因此卵巢浆液性癌在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预后和化疗反应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有望用于指导筛查、评估预后与治疗。

参考文献

[1] 申彦,杨帆,刘劲松.卵巢浆液性癌的组织学分级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中华病理学杂志,2011,8(40):507-510.

[2] 林洁,杜娟,张春好,谢巧婷,张波,刘从容.卵巢浆液性癌两级组织学分级系统的评估及p53蛋白过表达的意义.中华病理学,2010,10(39):665-660.

上一篇:浅谈蒙医对肥胖病的认识与辨治 下一篇:尿沉渣镜检的临床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