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份数据就安全吗?

时间:2022-07-31 11:58:20

备份数据就安全吗?

许多电脑用户对于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已有较深刻的了解,也开始学会备份重要的数据。但是,大部分人似乎没有意识到备份的数据也同样存在风险,病毒的破坏、存储介质的缺陷、意外的操作甚至备份工具的设计缺陷都有可能危害备份数据的安全。

首先,将备份数据像普通数据那样存储在硬盘上,如果硬盘出现故障或者物理性损坏,会那么就会导致数据永久丢失;其次,病毒和意外的操作也可能会破坏备份数据。即便是将备份的数据存储在网络硬盘上,同样也可能丢失数据,虽然理论上讲这样存储备份数据出现意外的概率极低,但也绝对不是万无一失的,例如最近亚马逊和微软的服务就曾因断电等原因出现问题。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可能会影响备份数据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补救方案,帮助大家尽可能地保护自己的数据。另外,我们还将介绍适当的工具软件,它们将在补救方案中派上大用场。

备份工具陷阱:特殊的压缩格式

Paragon和Acronis等软件公司的商业备份软件都采用自己独有的文件压缩格式,只有它们自己的软件能够支持这些格式。例如Paragon Backup& Recovery在备份时将数据存储为一种“PFI”扩展名的压缩文件,这些文件会采用类似“rc_16051114054442”的名称并存储在一个隐藏的文件夹中,在访问和恢复这些备份数据时,我们都必须使用Paragon公司的备份软件。

陷阱:由于其他程序无法打开商业备份软件采用的特殊格式的压缩文件,因而,当备份工具开发商采用一种新的压缩文件格式或者调整原有压缩格式的算法时,软件的新版本有可能不再兼容老的备份文件,此前备份的数据将变得毫无用处。除非我们足够幸运,此前已经保存了备份工具软件的早期版本,或者制作了可用于恢复文件的恢复光盘。但是无论如何,宝贵的数据被开发商“绑架”总是令人难以心安的。

出路:我们可以使用Personal Backup 5()等支持通用文件格式的备份工具,以Personal Backup 5为例,该软件支持将备份数据存储为ZIP压缩格式,这可以确保未来我们可以使用任何一个支持ZIP格式的软件来恢复数据。在Windows中我们甚至能够直接双击打开ZIP压缩文件,读取其中的某个文件。另外,如果需要,我们还可以指定软件在备份时不压缩文件,保持数据原有的目录结构。

Personal Backup 5对于复杂系统分区的备份无能为力,如果需要克隆Windows分区,那么EaseUS Todo Backup(www.省略)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使用该软件,通过“Backup|Disk and partition backup”可以创建一个新的备份,备份向导将要求我们选择目标分区和存储备份数据的路径,在此对话框中,单击“Options”按钮可以选择备份数据的存档格式。EaseUS Todo Backup可以采用一种“PBD”扩展名的格式,将整个硬盘存储为一个独立的镜像,通过EaseUS Todo Backup软件的“Tools|Mount image”选项,单击“Mount”可以将“PBD”格式的磁盘镜像文件作为虚拟磁盘加载到当前系统中,系统将为其分配一个盘符,我们可以通过资源管理器像访问普通磁盘分区一样地访问它,只是无法使用“删除”之类的命令而已。

大容量陷阱:创建备份分区

时下的电脑几乎都配备超大容量的硬盘,那么为什么不创建一个备份文件的专用分区呢?

陷阱:硬盘故障是丢失数据的主要原因,而在硬盘故障中磁介质、电子或机械零部件出问题对于硬盘上的所有数据都是致命的,当然,备份在硬盘分区中的数据也无法幸免。而且,类似的硬盘故障,数据恢复软件基本上都无能为力,因为磁介质出现问题的时候,硬盘出现大量坏区,数据混乱。而电子或机械零部件出问题,BIOS根本无法识别硬盘,对于数据恢复的专业机构来说,恢复的难度也极大。

出路:备份数据必须存储在外部的数据载体上,例如移动硬盘或者网络存储器(NAS)上。这样在电脑硬盘出现问题时,备份的数据也不会受到影响。本地硬盘上的备份数据,顶多可以作为双重保护策略的一部分,但实际作用不大。

网上陷阱:信任的代价

不论是电脑被窃贼所偷,还是房子被烧毁,在线存储的备份数据都可以安然无恙,现如今很多用户使用Dropbox、Gigabank等在线的云服务以及各种在线的存储空间进行备份。由于这些在线服务通常都比较稳定,并且服务器本身有完善的备份措施,所以用户大多非常放心,从来不会担心在线存储的备份数据有可能会丢失。但是事实上真的那么安全吗?

陷阱:世界各地的数以千计的用户和企业都不会这么快就忘记在2011年复活节发生的事情,当时整个亚马逊的EC2云服务器罢工,大量的数据因而丢失,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而引发这场灾难的只是网络升级过程中一个简单的路由错误。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在线存储服务的提供商大部分是小型的新兴公司,这些公司突然倒闭或者停止某项服务都不是什么新鲜事。而且,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在其存储服务出现问题时,用户基本上无法获得应有的赔偿,因为类似的服务大多在服务条款中排除了供应商的责任。

出路:除了在线备份,我们应该最少在一个外部载体上备份数据。另外,在将包含个人信息的数据传输到互联网上之前,必须将数据加密以确保安全。虽然部分在线存储服务也提供加密功能,但是为了避免可能存在的漏洞,自行加密后上传会更安全一些。

加密备份数据可以使用TrueCrypt(www.省略),下载该软件和中文语言包后,在软件主界面上单击“创建加密卷”按钮,按照创建向导的提示选择加密卷的类型、存储的路径、空间大小、密码,即可创建一个加密容器文件。注意,如果采用同步方式上传加密容器文件到在线空间,那么为了防止加密容器文件被网络空间管理工具认为有内容更新而频繁上传,可在“设置|参数选择”选中“保留文件类型加密卷的时间戳”选项。

淘汰陷阱:过时的存储介质

软盘和ZIP驱动器已经过时,蓝光光盘也已经开始逐渐取代CD和DVD。由于数据量越来越大,硬件制造商在不断开发新的存储介质。新的存储介质通常能够满足数据备份的需要,并且价格低廉,但是备份数据的安全性却未必有保证。

陷阱:如果还有一些重要数据存储在软盘上,那么我们就必将面对一个问题,即在大部分的电脑上无法找到合适的驱动器读取软盘上的数据。没有合适的读取设备,即使是专业的数据恢复公司也无能为力。此外,大部分移动存储介质寿命有限,CD、DVD少则5年多则15年就无法读取,包括硬盘在内的各种磁介质也同样有保存期限。

出路:为了永久地保存数据,在选择存储介质时,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将备份数据存储在新的存储介质上,确保不会出现因为没有合适设备而无法读取数据的问题。另外,我们还应该选择在线存储等其他的方案,创建一个额外的备份。

系统陷阱:恶意软件和存取错误

选择正确的备份工具和适当的存储介质,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数据,但是还需要注意备份数据和其他文件同样有可能受到病毒等恶意软件的破坏,也会因为软硬件缺陷等原因而导致数据丢失。

陷阱:如果系统感染病毒,那么在进行备份时一些恶意程序可能会破坏数据。虽然备份工作大多只是进行简单的文件拷贝和压缩,病毒直接破坏数据的可能性比较小,但也非绝对不可能。目前已经出现了特别针对备份文件的攻击代码以及通过系统文件(fveapi.dll)的漏洞在Vista和Windows 7执行备份过程中发起攻击的事件。

另外,软硬件缺陷导致的存取错误有可能导致数据丢失,软件错误主要出现在备份工具的操作过程中,例如软件在备份后没有校验备份数据导致与源数据不匹配。而硬件错误主要出现在存储介质上,例如硬盘的磁性盘片老化、坏扇区数量急增、硬盘频繁出现存取错误等。

出路:安装一个安全防御软件,确保当前系统和备份数据不受影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预算充裕则可以使用固态硬盘,这类硬盘没有机械部件,因此也就不会出现机械故障。如果仍旧使用机械硬盘备份数据的话,建议定期检查存储备份数据的机械硬盘,确保存储介质的健康状况总在掌握中,并在发现可能存在问题时尽早地转移数据,

在选择备份工具时,尽可能地选择提供校验功能的软件。例如使用EaseUS Todo Backup,可以通过“Tools|Check image”检查备份的镜像文件是否存在问题。万一备份数据出现问题,EaseUS Todo Backup还允许你从损失的备份镜像中尽可能地恢复文件。

上一篇:让WD NAS支持所有硬盘 下一篇:银行卡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