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 优化语文教学

时间:2022-07-31 11:13:33

利用信息技术 优化语文教学

摘要:教师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兴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手段,创设高效课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加学习信息量,丰富学生课外知识;用多媒体的反馈评价功能调控教学活动进程,使学生愉快学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的时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即“黑板+粉笔”的单一呈现方式,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可视化、互动化、个性化,优化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变得活起来。现代信息技术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研究、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在日常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兴趣

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可以创设最佳的教学情景。众所周知,多媒体可集声音、图像和动态画面于一体,可以创设情境,使教学更形象、更直观、更生动,有利于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一是可以用在课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在教学的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情景气氛,可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激发起求知欲望,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二是运用在课中,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感人至深的名篇,但由于年代久远、国度不同等原因,教师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很难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真正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而这又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出多媒体课件,可以创设甚至再现当年的情景,帮助学生在特定的氛围里,尽快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从而突破课文教学的难点。三是可用在课终,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一篇好的文章讲究“凤头豹尾”。同样一节好课,教师也要善于在课堂结束时,把结尾推向高潮。在课堂的结尾处,运用自制的电脑课件,或欣赏优美的画面,或一首催人奋进的歌曲,或朗诵一首声情并茂的诗歌等,用得好就可以收到曲终奏雅、回味悠长的效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课文时,我利用相关影视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剪接,做成视频文件,插入课件中。学生初读课文时,由于缺乏相应的生活积累或生活积累,思维呈散乱状态,不能深入理解课文。这时我及时播出视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比教师用大量的时间、大量的语言去转述时代背景和描述人物更直观、形象。带着在视频文件中获得的直观感受,学生再读课文,文中的语言、文字就能转化成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人物进入学生的思维,参与到学生的理解、鉴赏和再创造活动中。随后,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课后在网上搜寻与课文相关的素材,加深对课文理解,提高赏析能力。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手段,创设高效课堂。

农村中学传统的语文教学工具是粉笔。传统的教学流程是从书本到黑板,由于种种原因,许多重要的内容不能在黑板上呈现,师生互动效果不太显著,学生容易疲劳,思维常常停滞。多媒体技术可以采用动画设置配上朗读,全面展示所学课文的重点内容。

如引导学生赏析课文的精彩段落,像《海燕》一文的第一、八自然段。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把这两段落的内容显示在大屏幕上,对于其中“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等等这样生动优美的句子及段落的重点、要点内容,可以进行闪烁、下划线、改变色彩或字形等动画设置,若有必要还可配上朗读。这样,鲜明的表象与语言文字就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双向联系,学生非常乐意面对屏幕字斟句酌,有针对性地对文段重点进行积极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严密性。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加学习信息量,丰富学生课外知识

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国际互联网接入课堂,可以打破上课时间的限制,穿越时间的隧道,把远古的神话拉进课堂欣赏;可以打破空间的局限,思接千载,神游万里,尽览世界奇丽风光;可以同陶渊明一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可以同李白一道去感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种大量占有教学资源的优势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是不可实现的,而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则可以很容易地做到这一点,从而加大学习信息量,提高45分钟利用效率,让学生在45分钟内获得最大量的知识。

如教《故乡》一文时,教学的重点是理解闰土这一形象的变化,把握作品塑造这一形象的意义。我设计复合投影片,先演示少年闰土的投影片,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归纳其形象特点,又演示中年闰土的投影片,让学生结合课文归纳其形象特点,看前后都有什么变化,通过具体形象的演示,学生很快地归纳出人物在外貌语言、动作、生活态度等方面的变化,并很快概括出人物变化的原因。这样用直观画面突破抽象文字下包含的内容,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把握。

四、用多媒体的反馈评价功能调控教学活动进程,使学生愉快学习

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过程,通过反馈信息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突出矛盾,有利于学习难点的解决。而且,反馈越及时越有利于学习。运用多媒体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及时进行反馈评价,并能及时调控师生活动进程。

如在课件制作时,应用交互中的“判断”功能,当学生的回答符合题意时,屏幕就出现一只鼓掌的小动物,并同时播放一至五秒的掌声,连小动物也肯定自己的表现,学生会无比兴奋,更想好好表现;当学生的回答不符合题意时,屏幕上就出现一位小朋友,说“没关系,请加油”。这种新的评价方式,能调节课堂气氛,促使学生愉快学习。

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到教学步骤一切都由教师主宰,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而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图、音、文交互的特点,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设计巧妙的情景,激发学生更强烈的参与意识,为学生学习提供开放的活动环境。这种自主学习比传统的教学方法要优越得多,更容易实现学生求知过程中的主动化。

信息技术条件下,知识丰富多样,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表现得灵活多样。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所需灵活地进行选择,发展自己的特长,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使自身的各方面素质得到提升。如平时在现实生活中不爱说话的学生,提供网络情境进行创作、交流,这可让他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弥补现实缺陷,找到自信。

总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使语文教学进入一种新的、美的意境。从内容上说,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富有理性意义的内容,无疑可以给听者带来美的享受;从形式上说,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将教与学连成一个整体,极大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课堂生动活泼。教学艺术化、多样化,这也是一种美的形式,它不仅可以使语文课充满意境之美,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责编 金 东】

上一篇:让作业评语为提高学习质量插上腾飞的翅膀 下一篇:英语课堂如何激活学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