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寓于平凡 感源于生活

时间:2022-07-31 10:43:54

美寓于平凡 感源于生活

[摘要]现代语文教育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定位和要求一直都偏高。过高的作文要求使学生对写作文失去了信心,很多学生都害怕作文,视作文为虎狼。习作教学要怎样引导孩子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去发现平凡生活的闪光点、开采平凡生活的底蕴呢?1.善于留心收获平凡中的美好;2.善于践行体验平凡中的乐趣;3.善于邃思感慨平凡中的触动。习作教学的取胜之道,是坚持让孩子们积极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值得思索的问题,于平凡中采撷美,在生活中获取美。

[关键词]习作教学;平凡生活;美好乐趣;邃思感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生活中人、事、物的感悟能力,使学生有所感触并积极表达,是习作教学的重要宗旨。但事实上,由于学生对身边的许多事物缺乏热情和敏感,习作中无料可取,即使是写成的习作也往往是闭门造车,内容没有新意或不着边际。那么,习作教学要怎样引导孩子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去发现平凡生活的闪光点,开采平凡生活的底蕴呢?

一、善于留心收获平凡中的美好

学生对生活本质的认识存在差异,对社会的认知程度也与学生的性格、心态、品行修养,乃至于家庭以及周围的小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学生的生活经历中难免会有缺憾,但不能因为有缺憾,就耿耿于怀,失去对生活的热情。作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教师应该引导他们积极发现和感悟生活中人与事的美好。

一次写有关诚信的习作,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事例,用温情的目光、宽广的胸怀、感恩的心灵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曹彩冰同学的《诚之花》写的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周末,与妈妈去逛花市,妈妈看中了一盆绽放小红花的仙人掌,随口答应卖花女孩,过一会儿再折回来买。逛完花市由于手上已经带了两盆,妈妈不想回去了,在我的请求下,妈妈才往回走。我们看到那位女孩的花摊上,仙人掌已经少了好几盆,而我们原来看上的那盆最美的仙人掌正在她摊位后的角落里。看到我们,她流着汗珠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凭一句话就可以让她坚持守住那盆绚丽的花,我真的被她打动了,妈妈也很感动,我们买下了那盆仙人掌。

彩冰同学从卖花女孩“为我们预留花”这件小事中,感受到诚信的难能可贵。在生活的海洋中,诚信的故事好比一颗颗明珠散射着华光,但很多人却没有发现这颗明珠,彩冰同学却从平凡中窥见到了宝贵。

陈益清同学的《一把伞》写道:又是烟花三月,赏景的好时机。周末,我和爸爸来到白塘湖公园,观花赏景。突然下起雨,我们就近躲在一棵茂密的大湎隆R晃还园的保洁工伯伯把自己手上的伞借给我们,自己冒雨跑回宿命。回到家里,爸爸摸摸衣服对我说:“多亏了这把伞,我们才没有成‘落汤鸡’。”爸爸特意把那把伞撑着立在窗户边晾晾。第二天早上,雨还在下,我刚起床,就听到门口传来一阵爸爸和奶奶的说话声。原来奶奶觉得门口这把伞大,想借去买菜。爸爸说:“妈,那位大哥不顾自己被雨淋,把伞借给我们,咱用了不及时还,只图自己方便,这样不好!”之后,爸爸一手撑着自家的伞,一手拿着那把大伞,走出了家门。我望着雨中渐渐走远的爸爸,心中荡漾着一朵涟漪:这是一把诚信之伞,那位大伯为了我们能回家借给我们,爸爸不辜负大伯的信任,设身处地想大伯之急,及时还伞。诚与信,让人与我、我与人之间充满了暧意。

这篇习作情动辞发,动人心弦。小作者发现,诚信就是心中有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她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感受到诚信春风化雨、直达心底的温暖。

二、善于践行体验平凡的乐趣

生活的具体内涵寓于人们平常的行动之中,就像金子蕴藏在黄沙里,白玉蕴藏在山石中。因此,要挖掘和探索它,就要做到利用一切机会,积极参加有意义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活动,耳濡目染,亲历践行。孩子们热爱生活,拥抱生活,于是就有了欢欣热切的瞬间,有了切身沉醉的时刻。这些都被一一叙写于他们的小练笔中,生活“底蕴”的泉水自然而然地汩汩涌到他们的笔端。

郭镇群同学的《厨房的秘密》写了与奶奶自制豆腐的过程:奶奶架好一个能摇荡起来的支架,用来挂过滤的豆浆纱巾。我的任务是摇荡纱巾中的豆渣,使豆浆过滤的速度加快,我左摇右晃,一大团豆渣在巾兜里面打滚,像一个调皮的胖娃娃在摇篮里戏耍。滤出的豆浆下了锅,也不知在大锅里煮了多久,开始沸腾了,狭小的厨房里充满了豆蛋白的香味。我和奶奶一起把豆浆盛到缸子里。接下来最重要的一步是点乳,把酵母水洒在豆浆中,酸性的作用使豆浆形成豆花。这种奇特的力量塑造出一种新的食物――豆腐脑。将这些豆腐脑捞出倒进正方形的框架当中,从豆浆到豆腐的华丽脱变将在这里完成……下午,我终于看到那一板豆腐白嫩嫩的可爱样。

镇群同学兴致盎然地参与了制做豆腐的全过程,他的习作也充满了快乐的体验。

郭晓晖同学在《自然的馈赠》一文中叙写了捕鱼乐:我与爷爷登上了自家的小渔舟,我摇着橹,爷爷撒网。爷爷先将网有顺序地叠在一块儿,然后猛地抛开。渐沉的网被阳光照得金闪闪,爷爷再洒上鱼饵,这个“陷阱”堪称完美。一会儿,网里有动静,湖面上荡漾起了活跃的波纹,一场人与鱼的搏斗开始了。爷爷的手紧攥着网端,我也扯住一角,我们爷孙俩的拳头紧攥着,一点儿也不敢放松。爷爷先拽了起来,我也紧跟着,一边手抓,一边手拉。许久,挂着许多小鱼的网全收上船,取下的鱼装满了我们船头的那个小屉。

晓晖同学的惬意周末是当爷爷的小帮手,与爷爷悦享大自然的馈赠。

一段段温馨美好的时光流淌在孩子们的心中,一桩桩平平淡淡的小事却令人心中陶醉。如果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段长长的旅程,那么在孩子们的旅程中闪烁着无数星星,别让他们错过了观赏美丽的星星。

三、善于邃思感慨平凡中的触动

美无处不在,生活中的人、事、物、景都以不同的方式透着美。每个孩子都会有美的感悟,对于坚强的人,那百折不挠的精神是美;对于一个脆弱的人,那悲悲戚戚的情怀也是一种美。“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忠臣岳飞的满腔热血,是一种充满英勇豪气的美;“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青年的救国壮志,是一种振奋人心的美;“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后主李煜的忧思万千也是一种美。孩子们纯洁、细腻、柔软的心灵也会从多角度感悟到美。

陈敏敏同学在《换个角度看待》一文中写道:我和座位周边的同学相处得融洽快乐。可是有一天,语文老师把我和另一位同学换了位置,当时我是多么舍不得,心不甘情不愿地坐到新的座位。上课时,我的屁股老是扭来扭去,真是坐得不习惯。好不容易下课了,我暗自抱怨。这时,我抬起头来,不经意扫视了一下教室,忽然觉得教室一下子变了很多:我的位置可以触碰到教室的门窗;我可以清楚地看到操场上的大榕树;阳光洒进来,照在同学们灿烂的笑脸上,而以前只能看到这些同学的背影……原来观察的角度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于是,我又饶有兴致地坐到其他几个同学的座位上,发现每坐在一个位置上,所见的教室就变得不一样了。现在,我学会了换个角度看问题,于是原来很棘手的事变得好处理了,原来伤心的事变得愉快了。

敏敏同学从换座位一事中,邃思沉淀了一种生活心得。

鲁迅先生说:“不要看了就写。观察了又观察,研究了又研究,精益求精,哪怕是平凡的事物,也能创造出它的生命力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去感受身边的世界,感受平凡生活的真纯和非凡意义,于平凡中采撷美,在生活中获取美,这也是小学生习作的乐趣所在。

参考文献:

[1]王国良.以导促学,让习作教学“活”起来[J].教书育人,2014,(7).

[2]任静.习作教学,从学生的乐于表达开始[J].课外语文,2014,(10).

[3]李祖文.“主动”与“被动”――浅谈习作教学中的“学习”、建构与自主修改[J].小学语文教学,2014,(3).

[4]闫莹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4,(41).

上一篇:做好英语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下一篇:回归语文本真的“四宜”“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