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时间:2022-07-31 10:01:3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那么,语文课程规定的语文素养的基本内容有哪些?那就是“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实际上就是对祖国语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听与读的训练,重在培养理解能力,而说与写的训练,重在培养运用能力。四项能力同等重要,不能代替,不可偏颇,然而又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以求得语文能力的协调发展,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全面和和高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实现听说能力提高呢?经过长期的实践,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听和说的能力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听说训练的双向互动

加强听和说的结合,实现听者与说者之间的互动,是听说训练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训练中去,既训练了“听话”,又训练了说话,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学中,可这样做:先让学生听一段材料,材料不一定来源于教材,它

可以是一个小故事,一则笑话,一段精彩的台词,一首好听的诗,或是一个同学讲述的一段经历,描绘的一只小动物等。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尽量选择简短、易懂的材料,并且要让他们多听几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大胆地“说”。说的方式很多,如复述全文、概括大意、谈谈感受、分角色对话、模仿材料讲一件自己碰到的事,对材料中叙述的人或事进行评论等等。要注意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尽量让他们谈自己最感兴趣的人或事。教师不能用一种标准来衡量,哪怕学生的谈话主题偏离材料很远,甚至难以自圆其说,都应当以表扬鼓励为主。如,教师给学生念契可夫的作品《胖子和瘦子》,把这个短故事读了两遍之后,让学生自述。一个学生没有复述那个故事,他说:“老师,那个胖子有多胖?”教师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就说:“很胖”“我们街上有个胖子,是个老爷爷,他的肚子有这么大。”那孩子用手比划着,全班一阵大笑。于是教师让他讲讲胖子爷爷的趣事,果然,那个平时有些害羞的男孩儿提高声音大谈了一番。应当注意的是,对于这种听说结合的谈话,老师要给予适当的讲评,让学生明白该怎样去“说”。

二、注意在听说训练中引导学生展开联想

小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可以引导他们在听或说的过程中自由地畅想,只要想得合情合理,就给予肯定。如挂一幅画在黑板上,提问学生:“这幅画画的是什么?”“你愿意成为画上的哪个人?”“你在想什么?”“说些什么?”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进入一个虚拟的空间,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

如在教学《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一课时,学生听完朗读后,教师选择其中一段:“小路说/昨天,他曾经路过这里/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请几组同学上台表演,每一组两个人,一个扮演雷锋,一个扮演老大娘,自编自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一种很好的办法就是故事接龙,讲一段故事,没有结尾,让学生接着讲,一个学生讲完,另一个学生紧接着讲下去,等到大家讲完,故事的结尾和原故事相差甚远,然而学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得到了欢乐。

三、注意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古人云:“功夫在诗外”,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固然很重要,但也要注意“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无时不在进行着听和说的练习,这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主要手段。如同学之间有什么矛盾,让同学们自己解决,而且要以理服人;鼓励同学们观看或收看一些精彩的辩论赛、演讲赛,使他们从中感受语言艺术的魅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四、注意讲解一些听说的技巧

在听说训练中,应当结合练习,适当讲解一些听说的技巧。当给学生讲完一个故事后,要求他们讲清这是一件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一件事要注意准确、简洁,评价—个人或一件事要“用事实说话”,叙述亲身经历的事和听别人讲述的事要注意人称运用得当等。通过浅显易懂的讲解,使学生对听说的方法有一定理性的了解,对他们提高听说能力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总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听说教学这种以听说训练为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从长期被忽视到逐渐引起重视,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了一定的位置,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训练正在逐步纳入科学训练的轨道。但也毋庸讳言,听说教学的实际状况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面对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面对全面提高小学学生语文素质的迫切需要,我们必须具有前瞻意识,进一步转变观念,强化听说教学,这是语文教育迫在眉睫的重要使命。

上一篇:关于地理学科开放式教学实践活动研究 下一篇:关于语文课堂对学生提问的教学简单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