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外有诗境方深

时间:2022-07-31 10:00:01

唐代宗大历年间(公元766~779),赵州有个叫“李端”的才子棋手,为我们留下一首象棋诗。他在《送潘述宏词下第归江》诗中说:“唱高人不和,此去泪难收。上国经年住,长江满目流。弈棋知胜偶,射策请焚舟。应是由机变,玄成许尔游。”潘述是李端的诗友又是棋友,棋友离别有无限的惆怅,他劝潘述把“射策”的船烧掉,留下来一起赛象棋。

唐代白居易是一位酷爱象棋的大诗人,他常与诗友“晚酒一二杯,夜棋三数局”,他的“兵冲象戏车”是吟象棋的名句。在他写的不少象棋诗中,有这样一首:“山僧对棋坐,局上竹荫清;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写出他与棋友下象棋的优雅环境和生动情趣。白居易的最亲密的诗友元稹,也是象棋爱好者。“出车排远阵,飞炮过长河。”就是他的棋诗名句。

宋朝是中国象棋发展的一个高峰期,从“万万岁”到老百姓都能下象棋,这其中跟宋太祖赵匡胤喜爱象棋不无关系。陆游深受浓郁的棋风熏染,自幼就爱下象棋,在棋中探索治国用兵之道。他除了写下大量的爱国诗篇,还写下不少精妙的棋诗,棋诗之多远超历代诗家,许多佳句至今脍炙人口,如:“扫空百局无棋敌,倒壶千钟是酒仙”;“三杯竹闹花残酒,一局松荫日午棋”;“茶炉烟起知高兴,棋子声敲识苦心”。象棋是象征战争的棋戏,象棋的布局犹如古代战争中的战阵。北宋理学家程颢的棋诗把下象棋比喻成一场战争:“大都博弈皆戏剧,象戏翻能学用兵。车马尚存周战法,偏裨兼备汉宫名。中军八面将军重,河外尖斜步卒轻。却凭纹楸聊自笑,雄如刘项亦闲争。”

明代哲学家王守仁少年时家境贫穷,但痴迷于象棋。童年时,他有一次与棋友在河岸对弈,又误了吃饭,其母唤他数次均没觉察,气得把棋扔入河中。王守仁惋惜不已,捶胸顿足,随后吟出一首绝妙的哭象棋诗:“象棋在手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马行千里随波去,士人三川逐浪流,炮响一声天地震,象若心头为人揪。”痛心疾首的寥寥数句,把棋子概括得淋漓尽致,使人读了赞叹不绝。

明正德年间进士毛伯温写的拟人化的棋诗也十分有趣:“两国争雄动战争,不劳金鼓便兴兵。马行二步鸿沟渡,将守三宫细柳营。摆阵出车当要路,隔河飞炮破重城。幄帷士相多机变,一卒功成见太平。”在古代,许多棋手往往喜欢赋诗以助棋兴。明太祖的孙子朱高炽在当太子时,每当得意之时就要状元曾子綮在一旁赋诗助兴。一次,曾状元奉命写诗:“两军对敌立双营,坐运神机决死生。千里封疆驰铁马,一川波浪动金兵。虞姬歌舞悲垓下,反将旌旗逼楚城。兴尽计穷征罢战,松荫花影满棋枰。”曾子綮的诗使太子也诗兴大发,依韵和了一首:“二国争强各用兵,摆成队伍定输赢。马行曲路当先道,将守深宫戒远征。乘险出车收败卒,隔河飞炮下重城。等闲识得军情事,一着功成见太平。”两首诗都将下象棋的情景,描绘成两军对垒、两军激战的气氛和场面。

清代诗人袁枚《春日偶吟》写出了下象棋的妙趣:“拢袖观棋有所思,分明楚汉两军持。非常欢喜非常恼,不看棋人总不知。”诗中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棋迷观棋的表情和心态,富有情趣。清乾隆大学士、书法家刘墉性诙谐,多才艺,他有一首咏象棋诗:“隔河灿烂火荼分,局势方圆列阵云。一去无还惟卒伍,深藏不出是将军。冲车驰突诚难御,飞炮凭陵更逸群。士也翩翩非汗马,也随彼相录忠勤。”把所有棋子名及其作用巧妙运用诗中。

业余闲暇,下象棋有助于启迪思维,有益于身心健康。近代有人写了一首《象棋之歌》,概括了下象棋的生活乐趣和处世哲理,予人警策,促人深思,诗云:“棋之为用,不可小量;大则言兵,决胜战场。战机战略,有弛有张;可供借鉴,调整行藏;兵家胜负,今古之常。小则雅室,一较短长。炮轰马跳,明刀明枪;阴谋不搞,旗鼓相当;胜固可喜,败有何妨。斗智斗勇,稳步休慌;既可益智,又可暖肠;陶情养气,有利健康。三盘合度,久战神伤,以茶助兴,神采飞扬。”

上一篇:天工巧琢草花石 下一篇:张振福:快乐是艺术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