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挖掘初中教材资源,切实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时间:2022-07-31 08:56:11

充分挖掘初中教材资源,切实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初中毕业生写的技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能根据所给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培养学生较高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不仅是新课程的要求,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英语水平的平台,更为他们以后的继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而我们的初中英语教学往往注重“putin”,忽略“putout”,学生在书面表达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存在有不少问题,有的词不达意,有的单调乏味,有的甚至产生了惧怕的心理,觉得无话可写。

美国学者格雷夫斯所说:“孩子们是通过学习榜样(范文),亲自实践来学习写作的。”我们认为,可以把用活教材作为学生提高书面表达能力的便捷通道。因为教科书是他们每天接触得最多的英语资料,同时也是语言现象的展示厅、书面表达素材的集结地。那么,教师怎样在教学过程中把教材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既理解内容,又提高写作能力的双赢效果呢?下面讲述一下我的做法。

一、掌握较大词汇量

我们发现教材《Fun with English》中的词汇量很丰富,名词、动词、形容词及副词之间的相互转化也很充分,这些丰富资源可以作为学生的知识储备库。如果学生熟练掌握教材中的词汇,那么在写作文时,他们就可以自如地运用,并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

二、结合文本特点练写

有不少教材内容配有颜色鲜艳、栩栩如生的图画,在讲授完这些课文后,教师不妨将课文内容的精华部份浓缩到几幅图画上,让学生看图说话。首先让学生就每幅图说几句话,然后借助图画连贯地复述课文,经反复操练后让学生写出所说内容。

例如:牛津英语教材8B中的Unit 5 的一个课后练习B. A helping hand from UNICFF,其中有几幅画。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画的内容分别说几句话,要联系课文内容,加入自己的想法、观点,当然,不一定就局限于图画下面已给的文字,最后让学生合并句子就行了,反复操练,形成一篇文章。当然教师要充当修改者的角色。

针对一些说明性较强的教材内容,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接着设计出True or False Statement及WH-questions 以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然后要求学生根据答案或所提供的关键词阐述,一起讨论课文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虽然这一活动有些难度,但学生基本上还是能说清楚的。再根据课文的长度、难度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或分段复述或成篇复述,尽可能地多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事物、表达感情。在大量口头练习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缩写,扩写或改写课文。

如牛津英语教材9A Unit5的Reading部分讲的是奥黛丽・赫本的故事。教师在讲解课文时注意时间与事件的对应,待学生了解各年发生的事件后,再让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列出来,组合成课文,这样文章就更容易理解,对于记叙文和个人简介的写作能力也得到提高。

三、充分利用课后练习

1.课后练习中大多是填空题,这类题让学生一般只注意填空内容,而不注意其他句子的结构等,所以填完空后,还可以让学生以此为题,再写一篇文章。可以是同意文章的观点,也可以提出反驳意见。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把一些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然后根据这些关键词让学生重复这些回答,经过多次操练后,让学生将这些回答连成表达自己见解的文章。这样学生不仅反复操练了这些句子,提高了遣词造句的能力,还可以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写作的积极性。

2.课后练习中还有大量有利于逐步提高书面表达能力的练习,如有词组的汉译英、句子的汉译英,有连词成句,有把几个简单句改写成并列句、复合句,还有做采访、写请假条、记日记、回复书信、写电子邮件、看图写作等练习。这些练习形式多样,语言结构广泛,难易程度适中,紧密结合基础知识,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提高他们书面运用英语的能力大有裨益。另外,将难易适中的听力材料内容定出来,也能提高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这里有一个例子。牛津英语教材8A的Unit 5后有一个练习:What happened on South Hill.虽然题目要求的是训练单词的掌握能力,但教师也可以针对每一幅画让学生写出几句,再连句成篇,这样就锻炼了学生的看图写作能力。

四、巧妙延伸文章内容

在Speak up的教学中,除了听录音、朗读、表演外,还可要求续写对话、编写类似对话,甚至把对话改写为短文等;在Reading教学中,在侧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可对学生进行仿写、改写及想象等书面表达的训练。

1.仿写课文训练。选取课文中的自己喜欢的某一段进行仿写。如此可以让学生们记住其有用的词句,而且学习文章的结构与脉络,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也是很不错的。

2.改写课文训练。让学生找出段落的主题句,并观察该段落是如何围绕主题句而展开的。同时,让他们围绕主题句,运用该段落中所学到关键词、短语和句型等语言知识,改写该段落。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对整篇课文进行改写。这样的改写练习既能够锻炼他们谋篇布局的能力,又能提高他们语言的精练度。

3.想象练写训练。这项训练适合用于Reading部分。教师针对课文某一句话提问,让学生思考、回答,然后进行联想,写出文章。这样的训练要求学生有丰富的想象能力,所谓的天马行空就是如此,但是教师要对他们的想象有所限制,一定要与课文原句有所关联。这样既培养了学生遣词造句、连句成篇的能力,还拓展了他们的想象空间。在学生学完一个单元后,教师可与学生共同探讨,拟出与单元话题相关又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作文题目,鼓励学生利用课文中的语言材料,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有目的的仿写。此项练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材中不同体裁文章的写作特点和技巧,又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课文中的单词、词组和句型,提高了在具体篇章中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五、掌握特殊文体的写作

教材中Reading部分有些是特殊文体,如信、请假条、通知等。在讲解这些文章内容时教师可以讲解一下这些便条的格式,让学生们练习着写,如此学生在遇见这些特殊文体的写作要求时就不会手忙脚乱。

综上所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方方面面的资源,无论是写作技巧还是内容来源。而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宝藏,在教学时还应注意让学生多读美文,那些优美的句子、地道的表达更要让学生多背诵、多积累,经过消化和广泛吸收,转化为自己写作的材料。所谓“劳于读书,逸于写作”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给学生提供大量有效的、活生生的运用语言的机会,并随机教给他们书面表达的方法和技巧,使教学双方紧密结合、知识与能力紧密结合、阅读与训练紧密结合。有教材作为榜样模仿,学生就会感到有话可说,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其书面表达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逐步提高。

上一篇:走出题海,爱上教材 下一篇:新世纪高校辅导员的“将军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