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肩星天牛的生活习性及防治

时间:2022-07-31 03:28:31

光肩星天牛的生活习性及防治

摘要:光肩星天牛是园林树木的重要蛀干害虫,分布于国内二十多个省市,它不仅造成树势衰弱,枝条枯死,而且被害的枝干易被大风折断,严重者往往引起全株死亡。危害相当严重。是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树木从干基直到侧枝、顶枝都可受害,受害严重的树木千疮百孔将死亡或被砍伐。

关键词:光肩星天牛;生活习性;防治

1 在衡水地区分布和危害情况

光肩星天牛在衡水地区分布广,危害严重,尤其是城镇的“四旁树木”,如:庭院树、行道树、河岸树以及公园绿地的阔叶树受害较重,受害较重的树种有柳树、杨树、栾树、榆树、法桐、元宝枫等。

2 发生及生活习性:

光肩星天牛在衡水地区1~2年完成1代,跨2~3个年度,以幼虫和胚胎幼虫在枝干里越冬,除成虫暴露于树木外,便于观察有利防治,其它虫态均隐蔽于枝干里生活,难于发现不易防治。

2.1 幼虫

幼虫孵出后开始取食腐烂的韧皮部,排出褐色粪便,2龄开始向旁侧取食健康树皮和木质部,并将褐色粪便及蛀屑从产卵孔中排出。3龄以后幼虫在树皮下取食约 4.0cm2后,就开始蛀人木质部,从产卵孔中排出白色的木丝,蛀道起初横向稍有弯曲,然后向上。随着虫体长大而蛀道增大,蛀道最长约15cm,最短3cm,平均9cm。木质部内的蛀道,一般仅为栖息场所,幼虫仍回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取食,粪便排出蛀道外,被害树树皮常成掌状陷落。

2.2 蛹

4月上中旬幼虫开始在坑道上部筑蛹室,5月上旬到6月中旬为化蛹盛期,蛹期13~24天。

2.3 成虫

成虫羽化后,仍在蛹室内停留7d左右,然后在侵人孔的上方咬10 mm左右的羽化孔飞出。成虫飞出后,从旱晨6:00时开始活动直至下午6:00时,以8:00~12:00时为最活跃时间,晴天成虫在林间活动频繁,阴天则栖息于树冠,当气温上升到 33℃以上时则静伏在丛枝内或阴暗处。成虫取食杨、柳叶柄、叶片和嫩枝皮,被害嫩枝以直径18 mm以下为多,受害后易风折枯死。补充营养后2~3 d交尾,成虫一生可交尾数次。成虫飞翔力弱,敏感性不强,容易捕捉。无趋光性。雌虫寿命最长66 d,最短 14d,平均42 d,雄虫最长50 d,最短3d,平均20 d。

2.4 卵

在产卵前,雌虫用上鄂把树皮咬1椭圆形刻槽,然后把产卵管插人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产卵,每刻槽产卵1粒,产卵后分泌胶状物把产卵孔堵住,每只雌虫平均产卵32粒左右,从树的根际开始直到树梢直径3cm处均有刻槽分布,主要集中在树干分叉的部位。树皮刻槽中并不全部有卵,约20%是空槽,空槽无胶状物堵孔,易区别。卵历期约为11d,在9月以后产的卵一直到第2年才能孵化。也有幼虫孵出后,在卵壳内越冬。

3 树木受害规律

光肩星天牛成虫比较容易发现,幼虫均是在树枝内隐蔽活动并蛀食木质部,在树干内越冬。11月下旬进入休眠期,第2年的4月末5月初开始活动。成虫啃食嫩梢和叶脉,幼虫在树干及树枝内蛀食危害,蛀食树干的韧皮部,并在木质部内蛀成不规则的弯曲无序的虫道,将褐色粪便和木丝从蛀道内排出,严重地阻碍养分和水分的输送,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光肩星天牛对树木的严重危害,是其种群连续危害的结果。由于虫道集中分布,常使树木干局部中空,外部膨大呈长30~70cm的“虫疱”, 如果树木长期受害,则枝干上“虫疱”累累,小枝稀疏,材质降低,使枝干干枯甚至全株死亡。

4 防治措施

①在6~8月人工捕杀成虫。②找到最新排粪孔,用钢丝钩刺杀蛀道内幼虫或塞入毒竹签。③清除最新排粪孔外的虫粪,用兽用注射器注入3%苯威乳油毒杀幼虫。④由最下排粪孔,塞入百部根,毒杀幼虫。⑤未孵化的卵,多为啮小蜂寄生,应加以保护。⑥成虫羽化期树木枝干重喷绿色威雷300~400倍液。⑦及时处理有虫枝和被害枯死株。⑧营造混交林和适时纯林改造。

上一篇:莼菜深层基质、深水、种茎扦插池培快速扩繁方... 下一篇:浅谈果树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