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13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7-31 03:02:35

系统性红斑狼疮13例临床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侵犯全身结缔组织和多器官的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之一,男女比例约为1∶7-1∶9,发病年龄以20~40岁为多。本病在大多数病例起病缓慢,呈亚急性或慢性经过,缓解与复发交替出现,春季加重。现对1999~2003年13例SLE作回顾性分析。

资料与方法

病例来源:13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或住院病人,男1例,女12例;年龄19~43岁,平均34岁。日晒、过劳、寒冷是诱发或加重本病的主要原因,13例均无家族史。

临床表现:

①皮疹:患者以颜面蝶形水肿性鲜红或紫红斑为主,甲周红斑和指甲远端弧形斑次之。②全身症状:13例患者均有低热、乏力、关节酸痛等症状。③各器官损伤情况:7例患者伴有明显脱发,6例患者有肾脏损害,2例患者伴有间质性肺炎,1例患者合并有血型播散型肺结核。3例伴有关节疼痛,如髋关节。

实验室检查:11例患者有贫血,8例患者白细胞减少,6例患者尿蛋白(+++),1例患者血小板减少,4例患者在哈医大二院化验抗核抗体阳性,抗sm抗体(+)和抗SS-A抗体、抗SS-B抗体阳性。1例患者类风湿因子阳性。

治疗经过:除1例合并有血型播散型肺结核病人转入传染科治疗外,其余12例住院或门诊治疗。以皮损为主,给予小至中等剂量皮质类固醇,如:强的松,每日20~40mg顿服,至病情改善后逐步减量到维持量。病情重或伴有明显重要器官损伤者,给予强的松40~80mg 或120mg ,待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必要时加用免疫抑制剂,其适应证为:①单独使用皮质激素无效;②对长期大量皮质激素治疗不能耐受;③为了更有效地控制SLE的某些病损;④在急性症状控制后,为了进一步减少激素维持量或更顺利递减激素,在此基础上给予免疫增强剂及中药等疗法。

转归:一年随防,除3例患者擅自停药后出现复发,其余巩固良好;复发病例经对症治疗后,病情稳定。

讨 论

SLE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症状及病情可轻可重。因此,患者要正确对待疾病,生活规律化,注意劳逸结合,预防感染,避免日晒及寒冷,对青霉素、链霉素、异烟肼及磺胺类等药物要合理使用。目前,治疗SLE的药物主要有:①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严重自身免疫疾病的首选药物,可显著抑制炎症反应,对淋巴细胞有直接细胞毒作用,抑制抗原抗体反应。②免疫抑制剂,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后者可能是通过细胞毒直接作用于免疫活性细胞,使免疫活性细胞的合成或代谢不能进行而受到抑制,常用药物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③免疫增强剂:鉴于SLE患者有抑制性T淋巴细胞功能低下,致使B淋巴细胞功能亢进,造成免疫功能紊乱,免疫增强剂的应用是企图使低下的细胞免疫功能恢复正常,常用的药物有胸腺肽、左旋咪唑等。④中医中药的治疗:一方面能达到协同治疗效果,另一方面又能减轻激素的用量,减少其不良反应。从中药药理证明,中药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既能抑制免疫反应,又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可以说中西医结合是目前治疗SLE的最佳方法。

近年来由于对SLE的认识不断提高,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的进步,死亡率显著下降,死于SLE本身疾病者约占半数,最常见的是尿毒症、心衰及脑损害;死于SLE并发症约占半数,主要是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和胃肠穿孔等。因此,只要患者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病情是可以缓解和改善的。

上一篇:α-细辛脑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下一篇:谷胱甘肽、甘利欣联合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