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可君治疗乳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7-30 09:35:13

利可君治疗乳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应用利可君配合乳腺癌化疗,以观察其在治疗和缓解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住院352例,经病理确诊的乳腺恶肿瘤患者,其中化疗后服用利可君者165例为治疗组,对照组皮下注射集落刺激因子者187例作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白细胞上升幅度比对照组明显,P

【关键词】 利可君;白细胞减少症;乳腺癌;感染率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45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81-02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1],化疗是晚期乳腺癌不可缺少的方法[2],然而限制化疗应用最主要问题是化疗药物对正常细胞也有毒性作用,并损伤了机体的免疫功能,诱发感染,使化疗不能进行下去,影响了疗效,且患者免疫功能下降,生活质量下降,因集落刺激因子价格昂贵,必须院内注射,且临床使用易常见发热,乏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等副反应,临床使用受到一定限制,故寻求一种具有方便快捷的给药途径,且药效持久,价格便宜的药物,配合化疗,预防化疗过程中白细胞减少,是目前重点研究课题。

本研究选取2009年2月――2012年2月年就诊于唐山市人民医院乳腺外科乳腺癌患者35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应用利可君配合乳腺癌化疗者165例,应用皮下注射集落刺激因子者187例,主要对白细胞计数变化、药物有效率、治疗后感染发生率三个方面进行观察,现将临床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标准

111 初发、首发病例,化疗前未接受过任何药物治疗,且无明显化疗禁忌者。

112 化疗前白细胞值均在正常范围并且经化疗一周期后白细胞降至正常以下者。

113 治疗前未诊断出其他造血功能障碍者。

12 临床资料 入选病例共352例,患者年龄在22-67岁之间,中位年龄484岁,均为女性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为乳腺癌,除外远处脏器转移,化疗前白细胞正常,不合并其它重要脏器功能损伤。其中CEF方案化疗167例,TE方案化疗120例,CE序贯T方案61例,NP方案化疗6例,TC方案化疗5例,TP方案化疗12例。

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法,治疗组165例,对照组187例。治疗组中CEF方案化疗75例,TE方案化疗56例,CE序贯T方案22例,NP方案化疗3例,TC方案化疗3例,TP方案化疗6例,中位年龄48岁;对照组中CEF方案化疗80例,TE方案化疗60例,CE序贯T方案30例,NP方案化疗6例,TC方案化疗5例,TP方案化疗6例,中位年龄474岁,两组在年龄、性别、治疗手段等方面均相近,具有对比性。

2 治疗及观察方法

2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化疗后三天复查血细胞分析,白细胞减少者入治疗组:给予利可君80mg3/日,连服5日;对照组:给予连续每天皮下注射集落刺激因子(G-CSF)150ug1/日,连续5日。

22 疗效观察 治疗一周后复查外周血象进行疗效评价,白细胞正常值≥40×109/L。根据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诊疗标准》[3]显效:白细胞恢复至正常或较治疗前提高一倍以上;有效:白细胞较治疗前提高>05×109/L;无效:白细胞较治疗前提高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版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计量数据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间比较使用χ2检验,当P

4 结 果

41 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 白细胞数值在治疗后均明显上升,且治疗组白细胞值上升幅度明显。治疗组165例,对照组187例,治疗组化疗前患者白细胞的中位数值在617±162(×109),化疗后患者白细胞数值中位数328±190(×109),给予利可君治疗后白细胞中位数值694±144(×109),对照组在化疗前患者白细胞的中位数值在633±179(×109),化疗后患者白细胞值334±187(×109),给予重组人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后白细胞中位数502±201(×109),两组比较(P

5 讨 论

利可君又称利血生(Leucogen),化学名为2-(α-苯基-α-乙氧羰基-甲基)噻唑烷-4-羧酸,可以增强造血功能,是一种抗贫血及促进白细胞增生药,广泛用于防治各种原因引起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症等,也是癌瘤患者放疗和化疗后常用的促进白细胞升高的药物[4]。除此研究发现利可君也有抗肿瘤作用,利可君是一种典型的噻唑烷酸衍生物,在人体内酶的作用下分解为半胱氨酸和α-甲酰基苯乙酸乙酯,半胱氨酸可作为载体亲和肿瘤细胞,半胱氨酸作为一种中性氨基酸在人体内具有亲核作用,并且在其发生酮式分解时会有苯乙醛的生成,苯乙醛可以在半胱氨酸载体的帮助下有选择的作用于肿瘤细胞的核酸或蛋白质,对肿瘤细胞有很强的杀伤作用[5]。利可君为半胱氨酸和苯乙酸组成,服用后在十二指肠碱性条件下与蛋白结合形成可溶性物质迅速被肠所吸收,强骨髓造血系统功能,有促进细胞氧化还原作用,用于预防、治疗化疗或放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及再生障碍性贫血[6];尚未发现有不良反应报道。

肿瘤患者化疗后易发生骨髓抑制[7],主要是因为对细胞的直接损伤和对骨髓基质细胞或微循环的结构或功能损伤引起,其造成骨髓抑制的程度及持续时间与药物种类及剂量相关。临床上因放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通常予造血生长因子获得改善,常用的包括G-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索、血小板生成素等。造血生长因子应用的基础是骨髓或外周血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干细胞,但是对于连续化疗,尤其是多次放疗的肿瘤患者,反复大量使用G-CSF易引起严重的骨髓抑制出现骨髓空虚[8]。本研究表明肿瘤化疗时序贯服用利可君可使化疗后骨髓抑制程度降低尤其是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减少;减少了重度骨髓抑制引起的感染发生率;减少了使用G―CSF后骨髓快速增长出现的骨痛等不良反应。本研究也证实,乳腺癌患者化疗时配合服用利可君能有效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且明显降低感染发生率。

利可君为口服药,化疗前后可在院外自行口服,门诊指导检测外周血白细胞,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疗效肯定,所以利可君配合乳腺癌化疗以治疗白细胞减少经济、方便、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Zadnik P,Sarabia-Estrada R,etalA novel animal model of human 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to the spine:a pilot study using intracardiac injection and luciferase-expressing cells[J]J Neurosurg Spine2012,21(03):181-187

[2] 汤良,聂学诚,种道群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化疗失败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8,01(01):65-67

[3] 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诊疗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99

[4] 李俊利血生联合辅酶A在治疗白细胞减少症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2,12(03):13-14

[5] 尚彩芹地榆升白片与利血生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科学,2012,12(03):110-114

[6] 丁美艳,马军,江从法,等益血生胶囊联合利血生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2008,10(20):78-80

[7] 张晓梅参脉注射液联合利血生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J]中国实验方剂学,2012,06(13):23-25

[8] 丁久成乳腺癌药物治疗进展[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0(05):85-87

上一篇: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型支气管炎43例... 下一篇:乙肝口服抗病毒药物的费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