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读什么和怎样读

时间:2022-07-30 07:13:57

读什么和怎样读很重要。

我不赞成让孩子读《弟子规》和《孝经》,但也不用苛刻的现代观念去否定它们曾经发挥的积极作用,因为语境不同了。

读经,读的是经典,古今中外的经典。中国传统经典并非只有《弟子规》和《孝经》等,因为这些而遮蔽五千年文明的沉淀,未免太不明智。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不妨先从诗开始读起,诗经、唐诗、宋词、荷马史诗、古希腊悲剧、泰戈尔的散文诗等等,以牧养人的心灵。至于哲学、政治等经典,包括数学,可从高中或者大学阶段读起,以培养人的理性。什么时段读什么很重要。不仅要因材施教,还要因时施教。

与读什么一样,怎样读也十分重要。

古人读书,要沐浴更衣,焚香静心。大家不妨参考朱子读书法。这说明读书,或者学习,是一件十分神圣的事情。以一颗顺从的心,跟着大师大德一起运转,让大师调教自己,使心绪得到宁静、专注,使心灵、心智得到净化,受到滋养,从而生起虔敬的心。

古时候孩子读经,并不在于他一下子就能读懂,而在于他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之后,他的心灵和精神得到专注和净化,然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就是说,要先教学生无知,然后他们才可以无所不知。只有一颗纯洁、清静的心,才可以生出智慧。《圣经》上说的“凡事相信”和佛经上说的“无分别心”,说的大概便是这个意思吧。古时候孩子读经的方式和功效,大概跟小和尚念经差不多,跟老和尚专心挑水、砍柴、做饭差不多,跟信徒祈祷差不多,只有专注、宁静、纯洁的心,才有可能觉悟禅意,才能和神沟通。

现代教育教人知识,但不教人虔诚;教人动,但不教人静;教人急于发表意见,但不教人如何沉思;教人怀疑,但不教人相信。所以,现代教育可以教孩子很聪明,但未必很智慧。

若一开始就抱以一种怀疑的目光阅读经典,那就等于把自己升到大师的高度,或把大师降到自己的低度,那么,你读的不是大师,不过是在照镜子,一面哈哈镜。并不是说大师和经典不能怀疑,但先信后疑,远远比先疑后信要好。至于后者,怀疑之后还能不能信,这是另一个问题。

上一篇:数形结合法解题例说 下一篇: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