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铃”是如何变成“倒金字塔”的?

时间:2022-07-30 07:10:24

[摘要]中专护理班学生入学时两极分化倾向严重,优等生与后进生在数量上呈“哑铃状”结构,笔者在对学生二年多的管理中,通过完善班级管理制度,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等手段,树立了学生学习的信心,使原先的“哑铃型”结构悄然转化为“倒金字塔”型结构。

[关键词]中专护理班 学生管理 体会

随着国家大力扶持中等职业教育制度的不断深入,中职学校的生源数量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提升,但生源质量也随之发生变化。我校2010级中专护理班现有90名同学,均为应届初中毕业生,年龄大都在16~18岁之间,全为女生。她们是未来的“白衣天使”,这一工作的性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如何培养出合格的护理工作者,作为中专护理班班主任,笔者仅就学生管理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一、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

刚刚接手这届护理班,我发现学生两极化倾向较为严重,优等生与后进生数量呈现明显的哑铃状结构,而相比较而言,后进生数量还更多一些。

优等生一部分是对护理工作比较热爱而选择入学;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中考失利,无法进入普通高中,但却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入学后也非常珍惜当下的学习机会。

但大多数学生是因为中学时学习成绩不好,在不能升入高中继续学习的情况下,以一种将就的心态入学的;也有一部分学生是因家长个人意愿,而本身对护理专业毫无兴趣无耐选择本专业。这两部分学生或因初中时期学习失利影响或因毫无兴趣所至,没有好的学习态度,甚至存在破罐子破摔,混毕业证等消极思想。因此到校后学习马虎,得过且过,甚至有厌学情绪,学习成绩可想而知。

医疗卫生工作人命关天,一个理论知识、技术水平都不扎实的学生又怎能走上如此重要岗位呢?所以要带好这个班,笔者意识到首要的工作就是在学生入学初期,让她们晓以利害,知道自己将来所要从事职业的重要性,以及认真学习的必要性,并与她们一起逐个分析初中阶段成绩不好的原因,让她们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引导她们认识初中阶段的失利,已经成为过去,应当忘却,重要的是把握当下,重新开始,让她们建立自信,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南丁格尔事迹,邀请优秀护理工作者与学生促膝谈心,参观医院等活动,让她们感受护理专业的特殊性、重要性、神圣性,培养她们对护理专业的兴趣和热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针对班上两极分化较为严重的状况,笔者在工作中注意发挥好优等生的典型引领作用,将学生按照平时表现及考试成绩分成四种类型:双优生(学习成绩和思想道德都好的)、中等生、成绩差的、双差生,分别集中对他们进行指导教育。对双优生多关心和鼓励,建立成长档案,对双差生实行全程的跟踪记录。我在班级中提出一个口号,即“消灭不及格,争取拿高分”。每月均按照月考后的成绩将全班学生打乱重新排座,成立六人小组,选双优生作组长坐在中间,前后左右安排中等生、成绩差的和双差生,每天由各学科课代表在课后将当天所要掌握的知识点及次日预习的要点报告给学习委员,学习委员在自修课上将当天的任务划分时间节点布置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学习任务自主复习后,完全掌握了再到小组长处背诵通过,如有不懂的问题及时问小组长,做到当日事当日毕,这样保证每天的学习任务得以及时消化。

学生只有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够扎实学习理论技能知识,才能面对以后工作中的各种挑战,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者。

二、完善班级管理制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搞好班级管理,一定要有章可寻、违纪必究,所以制定合理的班规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选出同学们信任的班委会,实行班干负责制、舍长负责制。我班在制定班规时,一般由我和班干部拟定草稿,交全班同学讨论决定,由全班同学来监督实施。比如考勤制度:对学生的迟到、早退、病事假、缺席、班会、校内外集体活动等出勤情况进行考勤;比如学习制度:要求学生上课要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问题,每周日晚到校对上周所学知识进行默写,对全班排名,奖励先进、带动中间、激励后进;比如卫生制度:开学初生活委员分工到人,排出卫生包干区名单,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做,平时教室、卫生包干区及寝室的卫生,随时保持卫生清洁,每周四下午进行卫生大扫除,由生活委员及班长组成检查小组检查评比并公布上榜;比如生活制度:要求学生着装打扮端庄,不染发,不佩戴耳环、手链、项链、戒指等,在校期间不玩手机游戏,不看手机小说。不酗酒,不抽烟,不打架,不赌博,不谈恋爱,不进营业性歌舞厅,不和社会闲杂人员交往等。每天有值日班长将各种事情纪录在班务日志上,每星期总结一次,再根据相应的奖惩措施,以扣分的形式体现,违反班规扣分,参加各项活动为班级争取荣誉加分等等。另外我在平时的日常生活管理工作中也不单纯地采用命令式语气,而是尝试着以一个长者兼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关心学生从细节做起,平时注意多到班里和宿舍看学生,以便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动态,并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各种有针对性管理措施。对犯错误的学生采用和风细雨式的感化批评,但在学生严重违纪时,也决不姑息,通常给予严肃而深刻的批评。有了严格的纪律才能保障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的形成,才能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和生活。

三、提升学生素质,学习“做人”

俗话说“先成人后成材”,所以我认为班主任应当将学生的“做人”与“学习”一起作为工作重心,并将“做人”放到工作的首位。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家长和学校都过分关注学习成绩的高低,而较少关注学生修养素质培养。我班学生全部都是“90后女生”,她们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主要表现出的优势为:大多反应敏捷;接受能力强,模仿性也很强;对未来充满信心。表现出的劣势为:年龄小,适应能力及自制力差;专业思想不牢固;对周围环境敏感,情绪易变,大事不多,小事不断;爱心缺乏,做事以自为我中心,斤斤计较,先利己再利人,缺乏互助和团队精神;争强好胜,易产生妒忌心理等。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应当是爱岗敬业,责任心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充满爱心同情心等优秀品质集于一身的。为了使班中的“准护士”能具有一名合格护士应有的品质,在平常的班级管理中我从三方面要求她们:

(1)注意个人形象的培养。时刻提醒她们举止要落落大方,端庄得体,动作优雅,不能娇柔造作,举止轻浮。告诉她们要将“护士礼仪”课中学习到的内容应用于生活中,同学之间要相互提醒纠正。

注意语言修养的培养。古人云:“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护士的语言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以及医患关系。每当发现有同学说脏字都要指出纠正,在班中进行说“敬语”比赛,将敬语打印成宣传纸条贴在教室寝室的各个角落中,随时随地让同学们看见,使学生养成说敬语的习惯。

(2)注意心理素质的培养。作为一名护士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应付将来工作中各种突发的挑战,在校期间应当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培养,要求学生时刻保持稳定的情绪,丰富的感情,无比的爱心。每晚自习课前按排五分钟读好书时间,每个学生自选一本好书一个好的片段,在这五分钟内与大家共享,用书的力量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性格和处事的方法,用书香陶冶心灵。

工夫不负有心人,如今,三个学年即将过去,我欣喜地发现,正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中上等生的行列。原先优等生和差等生两极分化的“哑铃型”结构已悄然间转化为“倒金字塔”型结构。

(作者单位:如皋市委党校 江苏南通)

上一篇:在数学教学中,对“算法多样化”的思考 下一篇: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