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文化与旅游业发展措施

时间:2022-07-30 06:12:10

喀斯特文化与旅游业发展措施

摘要:喀斯特地貌是贵州地区典型的地貌特征,具有较高的山水欣赏价值。将贵州地区的喀斯特文化和旅游文化进行有机结合,能够进一步增强贵州旅游业的个性化特征,促使其在激烈的旅游业市场竞争中获胜。本文简要分析了喀斯特文化,探讨了贵州旅游业融合喀斯特文化的措施,希望能够为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良好支持。

关键词:喀斯特文化;贵州旅游业;融合发展

贵州地区具有独特的喀斯特文化,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充分借助喀斯特文化优势,能够凸显贵州旅游业的独特性,促使贵州旅游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所以新时期在探索贵州旅游业发展策略的过程中,应注意分析喀斯特文化和贵州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为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指导。

1贵州喀斯特文化生态环境

贵州是明显的喀斯特地质特征区,在贵州能够感受到浓郁的喀斯特文化生态气息,喀斯特文化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对贵州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成为贵州文化的主要承载体。分析贵州喀斯特文化,能够发现其中存在较为典型的“文化千岛”现象,并且这种现象是在喀斯特文化生态环境的作用下形成的,表现出贵州独特的喀斯特文化生态系统。在自然喀斯特地质特征的影响下,贵州的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风俗习惯等也受到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喀斯特文化特征,对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新时期贵州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应充分把握喀斯特文化优势,组织开展喀斯特风景旅游、文化旅游和风俗习惯旅游等,促使贵州旅游业在新时期实现更好的发展,为贵州经济建设提供良好支持。

2挖掘喀斯特文化优势促进贵州旅游业发展的措施

2.1将贵州喀斯特生态文化建设放到首要位置上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坚持生态旅游原则,所以在挖掘喀斯特文化的过程中,应将喀斯特生态文化建设放置到首要位置,采取多种措施构建特色的喀斯特生态文化,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有效利用喀斯特文化,促进旅游业的发展[1]。所以针对当前贵州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喀斯特生态文化产生一定破坏的情况,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应该积极探索喀斯特地貌生态保护措施,促进贵州喀斯特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如贵州地区可以综合利用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方式,加强喀斯特地貌保护工作,为贵州喀斯特文化的良好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这样,将生态文化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进行有机结合,建设特色生态旅游,不仅能够有效带动贵州旅游业的发展,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2重视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

在贵州地区喀斯特文化的长时间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特色喀斯特民族文化的存在也给贵州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所以在保护喀斯特文化、发展贵州旅游业的过程中,应加强对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的重视,借助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推进喀斯特文化的稳定发展,为贵州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具体操作方面,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在开发旅游业的同时,树立文化认同观念,支持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充分认识到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在开发喀斯特文化资源方面的重要性,进而在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基础上促进喀斯特文化的发展;普及调查贵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并合理备案,进而结合不同民族文化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在强化民族文化传承工作的同时,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2.3强化申报世界遗产的意识

申报世界遗产对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能够为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提供良好支持,也有助于旅游业的宣传和发展。所以贵州地区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喀斯特文化相关的多种民族文化类型进行世界遗产申报,确定遗产名录,进而借助多方力量组织开展文化保护工作,为喀斯特文化的良好发展创造条件[2]。在多方支持下,我国贵州省旅游活动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对旅游业的稳定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能够促使贵州旅游业在新时期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2.4重视喀斯特文化保护和研究工作

喀斯特文化是贵州重要的文化资源,要想合理利用喀斯特文化促进贵州旅游业的发展,还应重点关注喀斯特文化的研究、利用和保护工作,组建专业的研究和保护团队分析贵州喀斯特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进而制定更为科学的保护措施,为喀斯特文化的良好传承和应用提供相应的支持,促进贵州旅游行业的发展。

3结语

综上,贵州地区具有丰富的喀斯特文化资源,合理利用贵州地区的喀斯特文化资源,能够有效促进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促使贵州旅游业呈现出个性化发展特征,对游客产生较强的吸引力。所以新时期贵州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喀斯特文化优势,在喀斯特文化优势的支持下促进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聂宇,任晓冬.贵州国家级喀斯特景区的旅游解说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

2刘蔚群,罗天勇,马银等.贵州喀斯特旅游资源的融资方式研究[J].东方文化周刊,2014(15)

作者:麻江艳 单位:贵阳幼儿高等师范

上一篇:巫山旅游业发展分析 下一篇:文化场馆建设与大学生文化艺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