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善处理三大关系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时间:2022-07-30 05:23:01

妥善处理三大关系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妥善处理增量扩张与存量调整之间,政府、企业与公众之间,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之间的关系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集中体现。为了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妥善处理如下三大关系:

一、增量扩张与存量调整之间的关系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省作为一个西部欠发达大省,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必须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就是进行增量扩张,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但与此同时,为了逐步化解资源和环境制约,我们又必须更加注重存量调整,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首先,要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对量大面广的传统工业,应利用先进设备和工艺对其进行改造,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档次,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做到低消耗、低排放、少污染,能循环、可回收、再利用。要大力发展现代绿色农业,减少农药、化肥用量,农业的副产品要在“吃干榨净”之后回归大地,建立循环的生物链。要不断提高第三产业的水平和质量。

其次。要推进产业组织优化。我们不能继续走发达国家从末端治理角度发展循环经济的老路.必须从源头做起,在重视废弃物管理和再利用的同时,从资源的开采就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进行产业布局和优化组织,推进企业集聚和产业集群,发挥后发优势,加快发展规模经济,而不能任由企业自己走原始积累后再发展规模经济的道路。按照生态产业链的内在要求,将一系列彼此关联的企业、产业组合在一起,通过企业和产业问的废物、能量交换和循环重复利用,清洁生产,减少和杜绝废弃物的排放。

二、政府、企业与公众之间的关系

发展循环经济是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具有广泛性、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循环经济的发展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明确政府、企业、公众三者的责任和义务.做到政府调控、企业运作、公众参与,三者结合,共同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由于循环经济发展首先以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为目标,即以解决经济发展的外部性公益效益为目标,因此,没有政府的强力推进,市场机制无法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同时,循环经济又必须立足于市场机制才有生命力。应对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价值进行评估,确定其交易的价格体系。循环经济能否顺利发展,关键要看企业能否从循环经济发展中得到效益。必须通过价格体系的调整,使得按照循环经济规则进行生产经营的企业,能够比依然按照传统方式生产经营的企业获得更大的利益。必须保证企业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价格优势。

首先,就政府来说,应通过加强和改善政府的宏观调控,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与行政手段相结合,推进循环经济进程。

加快有关立法进程。我国和我省的循环经济立法已经起步,但至今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法律法规框架。为了有效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快循环经济的立法工作,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包括制定综合性和专门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同时,充实配套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要建立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加重对资源和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提高排污费收取标准和违规排污处罚标准,促使企业在高昂的污染代价和清洁生产、循环再生利用增值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自觉走循环经济之路,从而有效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性和严肃性。

加快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现阶段,这些政策相当缺乏,远远不适应发展循环经济的客观要求。(1)投融资政策。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把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财政补助、贷款贴息,特别是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循环经济领域,建立多元化、多形式、多层次的循环经济投入体系。(2)价格政策。深化价格改革,研究并落实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变自然资源无偿使用为有偿使用,不断拓宽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范围,调整环境资源收费价格.使价格正确反映环境成本和资源稀缺程度。(3)财税政策。完善清洁生产、资源再生和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探索建立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4)对循环经济企业在用地、用水、用电、用气等基础设施方面予以优先保证。并尽量给予优惠。

此外,还要通过政府采购、出口退税等方式加大对循环经济的支持。

其次,就企业来说,企业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项原则主要是靠企业来实行的,这不仅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且也是企业对社会的责任。企业在生产服务的过程中要自律,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变外部性为内部消化,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发展循环经济,企业应着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消耗;进行清洁生产.在企业内部进行污染物处理,尽可能减少污染物排放;对生产和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进行全面回收,循环使用,特别是鼓励生产者在产品设计时即考虑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和循环利用,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等。

再次,就公众来说,公众参与发展循环经济是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政府部门应当予以保护和支持。要通过不断扩大公众对绿色产品的需求来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应当实行资源、环境信息公开,尊重公众的资源、环境知情权和批评权,通过公布相关信息,借用公众舆论和公众监督,对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的制造者施加压力。实行资源、环境决策民主化,对专项规划和开发建设项目,应当在审批前,通过评估、论证、听证等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资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建立健全资源、环境维权机制和法律援助制度,特别是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要运用各种手段和舆论传媒加强对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公众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绿色消费意识和环境意识。

三、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之间的关系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两个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方面。一方面,要加快技术创新,实行产、学、研、官一体化,多渠道加大科技投入,开发和完善有关资源节约和替代、资源再生和循环利用、废弃物回收处理和资源化再利用、绿色再制造等共性和关键技术、重大装备和新的工艺流程,特别要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装备。重视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不断发明新的技术和材料,对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进行替代,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技术推广应用体系。

另一方面,要加快制度创新。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改变现有利益格局。把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流通”,因此,首先要设计一种制度框架,明确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的产权关系,明确规定其交易机制。加快制定和完善符合国际惯例和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准入体系、认证、认可体系、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环境标志和标准体系,规范绿色产品的标识和市场,促进绿色消费快速发展。要研究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数,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作为考核、评价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业绩的重要参数,引导各级政府转变发展观念,转变单纯追求GDP的政策目标,弱化目前GDP过强的指挥棒作用,明确发展循环经济的责任。

上一篇: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 下一篇:嫁接产业链 资源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