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排水系统管理与防汛减灾能力建设的探讨

时间:2022-07-30 01:40:43

城市排水系统管理与防汛减灾能力建设的探讨

摘要:针对目前城市普遍出现的排水不畅与内涝问题,展开分析研究,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提出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管理与防汛减灾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的具体思路。总结了该区域排水特点和排水问题多发点的特征,并提出对应的处置计划;讨论了提升行业管理能力与推进排水行业宣传的方法,提出了防汛减灾应急保障的基本目标及预案制定和演练的思路。

关键词:排水管理、防汛减灾、应急保障、上海市闵行区

中图分类号: U698.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武汉、北京、成都、南京等国内大城市频频出现因暴雨发生严重内涝,造成大面积交通中断、人民财产损失。前段时间,美国飓风“桑迪”的肆虐,一座城市瞬间成为一座水城。该类城市的内涝问题一定程度上的确暴露出了城市排水系统在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但我们要充分分析城市内涝出现的内在原因,提出相应应对措施,做到最大程度的防患于未然,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2、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基本情况

闵行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区的西南部。东与徐汇区、浦东新区相接,南与奉贤区隔江相望,西和青浦区、松江区接壤,北邻嘉定区、长宁区。总面积372平方公里,全区现有9个镇、3个街道,1个市级工业区。 2011年末,全区常住人口248.40万人。黄浦江纵贯南北,把全区分为浦西、浦东两部分。吴凇江流经北端。境域内河道纵横,地势平坦,平均海拔4米。现有河道1414条,分属淀北、淀南、浦东三大水利控制片,其中市级河道6条(不含黄浦江、吴凇江)、区级河道17条、镇级河道176条、村级1213条。

本区处于太平洋季风区,雨量丰沛,闵行年降雨量的年际变化幅度较大,且常有连续几年降雨量偏多或连续偏少的现象。闵行区1959~2011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43.6mm。每年6~9月四个月平均降水量占平均年降水量的51.5%,为588.95mm 平均降雨日为120天。特别是在台风、暴雨、高潮等共同影响下,区内各老城区短时间易造成积水现象。

2.2 研究区排水设施现状

闵行区污水治理基本确立了以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污水治理方针,相继建成了吴泾、闵行等地区污水外排工程、苏州河支流污水截流工程、春元昆污水外排系统工程,初步形成了东川路、虹梅南路、外环线上的一级输送管网和中北片、春申路、元江路、昆阳路等11个污水收集系统。污水收集处理率的大幅度提高,为闵行区创建“国家生态城区”、“国家文明城区”等各项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闵行区雨水排水基本确立城市化地区形成以强排水模式为主、缓冲式自流排水模式为辅;非城市化地区形成以缓冲式自流排水模式为主、强排水模式为辅的格局。现状形成31个建成或待完善强排系统,雨水排水泵站35座,排水泵站总能力为406.6m3/s,服务面积约为57.57km2。建成15个自排系统,服务面积约为65.28km2,待完善自流系统8个,服务面积约为196.5km2。自成系统的雨水系统4个, 服务面积约为12.27km2。但随着上海城市人口和工业不断向郊区疏解,闵行地区人口规模有较大的突破。

根据最新的第六次人口普查,闵行区的居住人口已达243万,超出原《闵行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人口数,同时这些地区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形态布局调整、区域功能提升、社会结构转型,都对城市污水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原先的污水处理系统规划规模和治水手段已满足不了新形势下人口增长和产业发展对水环境治理的量和质的需求,对于防汛及排水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2.3 区域排水关键问题识别

①排水设施养护管理重点区域为建设工地周边、倒虹管、易积水路段、餐馆周边等地区,轨道交通站点沿线车站,莘庄地铁南、北广场,闵行区金融、文化、行政等重点地区以及各排水泵站的安全运行管理。

② 防汛排水的薄弱环节为各镇老城区,如莘庄老城区、七宝古镇区、江川路街道老城区等,排水设施建设速度跟不上城市发展速度,管道与泵站能力不匹配、老城区管网设施老化。

③由于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闵行区污水总量的增加,受外环线污水总管黄浦江过江管的制约,导致污水泵站经常高水位开车,污水管道水位普遍偏高,引起一些地势较低的居住小区排水不畅,污水冒溢,投诉不断。

④闵行区属于分流制排水系统地区。随着该区域雨污分流工作的不断推进,雨污混接现象得到了有力的控制,但局部雨水、污水混接现象部分地区仍然存在,尤其是老、旧小区,雨季期间雨水流入污水管道,给污水泵站造成重大压力,污水管道往往处于高水位,一旦进入防汛防台期间,污水系统存在溢出现象;污水流入雨水管道,自流排水区域污水排入河道,环境影响恶劣。

⑤大多数居民群众对排水及设施情况的不了解、不熟悉、不重视。环卫人员将树叶、垃圾扫入雨水进水口;沿街商业房餐饮废水随意排放入雨水进水井;施工工地将泥浆水偷排至市政管道。这些情况造成管道堵塞,给管理养护带来不便,更直接导致汛期、突降暴雨时路面积水、管道不畅。

3.城市排水系统管理建设

城市排水系统管理能力建设主要通过落实行业监管措施、提升行业管理能力和加大行业宣传力度三个方面展开,形成多方位的完整系统建设。

3.1 落实行业监管措施

加强问题患处梳理,落实解决方法,落实行业各项监管措施,全面提高防汛排水和城市管理能力。

3.1.1根据闵行区排水特点、雨污水管道问题多发地点进行特征梳理

①地势低处——地势低易造成在暴雨时的短时间快速积水,主要有:下立交、地势低洼的居住区、地下室等;

②管道细处——部分地区由于管道甚至主管内径有限,暴雨、强降雨时限于排水能力有限,导致区域性积水,甚至倒灌现象;

③节点多处——由于地区发展,新建设施的不断接入部分地区的管道一段内分支节点较多的地方极易形成流向对冲的问题,一定程度会影响排水畅通性;

④积垢厚处——该情况一般发生在污水管中较多,管不通则排水不畅;

⑤经验管段——在排水行业管理日常管理、养护工作过程中,通过梳理会发现部分地区问题存在重复性,该类的管段称之为经验管段;

⑥在建工程点、规划点——根据以往经验,多数问题就是因为施工造成,如:原有管段被破坏、基坑水乱排放等,所以在建工程和即将列入规划新建的地区有可能就是问题多发点。

3.1.2针对以上问题具体内容的处置计划及内容

①区域的雨污水管线的分年度、区块的检测

区域所涵盖的城乡差异特征较大,新旧管道更新层次不齐,甚至部分地区土壤条件存在问题,必须彻底对区块内分级分片区进行摸查,可采用技术包括CCTV、物探等。

②进一步建立健全区属设施的养护机制

根据区域排水设施特点,一方面对区属设施进行最终的梳理(其中包括新移交、旧“抄告”、镇分管、未移交等内容),使行业监管目的明确,内容清晰;另一方面以上级单位及部门提出的养护大会战的行业管理要求为背景,构建机动化灵、处置力强的养护队伍。

③推动工程建设、抢修、截污纳管工作的进度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逐步推进积水点、混接点改造工程,同时对检测出问题的地方实行及时的抢修,严重情况将考虑成本架构,决定是否要重新敷设管道。同时坚决落实污染源调查工作,确保截污纳管工作的推进力度,保证区内污染源集中收集排放,确保地区水质水安全。同时在泵站管理建设上,先期做好雨水泵站的旱流截污工作,预防汛期相关混接污水直接排放河道。

④尝试新技术的使用,提升设施管理

建设以排水管道及相关内容为背景的信息化平台,使原有的纸质、CAD图等资料集约化,数据库化,对本行业的监管能提供较大的便利,为内容的更新更是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平台,更为现场管道流向及管理情况提供了全新的信息化运用模式,做到了简便快捷。同时在防汛重点之一的下立交方面,采用先进实时监控、监测技术,如:下立交监测系统,实时监测下立交积水情况,实时判定、及时告知,并充分调度下立交泵站的运行能力,确保下立交畅通安全。

3.2 提升行业管理能力

提升行业管理人员现场处置能力。针对行业特性,现场问题现场处置时有要求,从根本上提升现场处置人员的业务素质、沟通能力、现场应变能力尤为重要。

提升行业内外的联动机制。排水行业不是孤立的一个职能部门,各项工作内容涉及到的其他职能部门众多,需要各行业彼此之间积极配合,建立联防机制,行业互助机制。

3.3 加大行业宣传力度

加大宣传,提升人民群众对排水行业的认知度和行业影响力,通过如:世界水日宣传、志愿者服务、日常热线接听等直接途径,合理而有效地向广大社区群众宣传排水行业特征及要求,普及本行业监管内容及范畴,为诸多排水民生问题、尤其是汛期积水处置问题,使广大民众一次性投诉对象及处置成功率得以提升。

提升排水户排水合法化意识。合法化要从基础抓起,本质上要从截污纳管初期就应给排水户灌输排水应合法化的理念,宣传整个排水注意事项,做好工程建设涉及内容的备案监管制度,保证设施隐患不因人为因素而产生。

4.防汛减灾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4.1 基本目标

①暴雨强度在排水系统排水标准以内的,做到道路无积水;

②暴雨强度超过排水系统标准的,做到道路积水少、退水快;

③基本实现区域管理范围内不发生人为积水事故;管辖范围外积极协调配合解决;

④处理突发事件及时有序,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次生灾害发生;

⑤发挥市区镇联手,形成市、区、镇泵管联动、市容环卫行业联手的防汛排水合力;

⑥保持通讯畅通,量放水人员及时、到位,主要道路实现网格化巡视和养护。

4.2 落实预案制定和演练

①每年汛前制定(修订)行业管理防汛预案,内容涉及设施安全、物资准备、量放水人员、下立交及其他重点区域专项预案等;

②将防汛内容图表化,通过图、表方式使关键性地区防汛预案内的流程及要求一目了然,如下立交防汛预案,通过图、表的方式,使相关下立套泵站内日常管理人员了解熟识该处立交相关预案内容及抽水点位置,使其第一时间起到防汛配合作用;

③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及时推进大项内的防汛抢险演练工作,从演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起到日常练兵的作用,为防汛实战做好准备。

5.结语

本文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在深入剖析城市排水关键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排水系统管理能力和防汛减灾应急保障能力的具体思路。以完善的排水管理能力积极应对城市内涝问题。完善城市排水系统,落实防汛安全的各项工作,不仅关系到雨污水及时收集排放,保证水资源环境清洁,同时对保障人民财产安全,为构建“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远举城市内涝中的真问题与假问题东方早报,2011

[2]上海市闵行区排水管理所 防汛预案 2012

上一篇:封闭式挂篮施工防护在新井口嘉陵江特大桥跨井... 下一篇:暖通安装施工质量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