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分析

时间:2022-07-30 01:15:48

关于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分析

摘要:作者简述了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内容,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然后提高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网络计划;后期管护;

Abstract: In the paper, the autho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ontent of the management on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ies, and makes an analysis with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provding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Keywords: landscap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network planning; maintenance of late period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城市的发展,园林建设事业也受到广泛关注。园林工程施工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程,涉及的技术环节众多且复杂因此,施工的技术管理将直接关系到到园林工程的整体质量。作者就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方面作为相关分析。

一、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管理内容

1、园林绿化施工总体网络计划制定

通过网络计划的贯彻能够提高园林建筑施工部门的管理水平,改善施工过程中的调度平衡工作。网络计划技术可以作为园林小区施工管理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手段,并为实现园林建筑施工部门的计划管理目标,谋求园林建筑施工企业生命力,发挥一定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应用网络计划技术来编制园林小区的施工计划还只是一个新的尝试,在实施中难免会出现问题,还需不断摸索和改进。

园林绿化施工总体网络计划编制。首先,可以将一个园林工程划为若干个施工区域,由若干个主要工种的施工队进行平行施工。把每个工区的若干个工程项目看作一个单体工程组织网络计划。这种组织方法不但克服了园林建设工程规模小,难以组织施工网络的弱点,且可扩大工作面,增加计划的灵活性,使网络计划在园林建设中的推广应用有了实际意义。其次,按群体工程网络计划的思想方法去组织园林小区的施工。在园林小区施工中,由于建设项目繁多,施工过程中情况经常发生变化,组织管理工作较为复杂,特别是近年来,为了满足人们的文化娱乐需求,新开发了许多小型公园及街头绿带、景点组等。为了使各单体网络之间的资源在使用上保持基本的连续性和均衡性,可以设想将一个园林工程组成一个总体网络计划,将有关的工程作必要的联系。总体网络计划主要起控制作用,以控制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体网络的施工工期。

2、园林绿化施工中的技术管理措施

(1)现场施工管理方面:首先是对工人管理,项目能否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和施工工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管理上要做到有松有弛、赏罚有度,工作出色的要鼓励,加班要给加班费,并要了解工人所需,提高与工人们的亲和力。作为一个施工管理人员,要想把工作落实、做好,就得多去施工现场,认真听取和尊重工人们的建议和方案,了解他们所需和他们的技术操作水平。除此之外,施工管理人员还应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在园林绿化施工中避免技术错误的发生。要随时纠正现场施工各种违规事件,如违章、违反施工操作规程及现场施工规定的倾向性等。

(2)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在树木栽种过程中,大部分是以工程承包方式进行的,承包方多以当地农民或外地民工临时组建而成,这样的施工队伍对苗木的栽植技术了解甚少,加上一些人缺乏责任心,不按照技术监理人员的指导进行施工,无法掌握不同区域、不同树种、不同立地条件下各种栽植模式的栽植技术,可能造成苗木大量死亡。为此,在实施过程中要制定合理的劳动定额,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培训,加强技术队伍建设,优化劳动组合,严格劳动纪律,明确生产岗位责任,健全考核制度,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提高施工人员整体素质。对质量问题进行严格的把关,做到科学,合理,实际,高效。

(3)分析工程需求、制定施工技术方案:要对工程需求进行分析,了解投资方的种植要求,合理安排施工。在施工中要遵从流水线工序,这样有利于更顺畅、更有效地完成工作。例如种植一批苗木,安排多少人,哪些人做什么工作,谁先谁后,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调动、调配,这都是管理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否则,造成人力浪费,增加工程成本。

(4)严把苗木采购关:园林绿化工程主要是苗木的栽植工程,因此,苗木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绿化工程所需要的种苗较多,品种和规格很繁杂,而且栽植时间又相对集中,有时本地区苗木的供应又无法满足需求,需要大量从外地地区调运补充,一些调运的苗木适应性较差,还有长途运输过程对苗木的损伤问题和人为原因,以致于在工程中存在大量的病苗、弱苗和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苗木。造成苗木的质量和成活率下降,成本提高。

(5)加强后期养护管理:在绿化建设完成后,加强后期养护管理才能巩固绿化的效果。在后期的养护别要注重水的管理,高温季节,要加大灌水量和次数,满足树木生理的需求。冬季要树干涂白,还要严防人为破坏。定期检查,及早预防,防止病虫害的大面积的发生。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从而保证园林景观的效果。

二、工程实例分析

以广东某市绿化工程为例,总绿化面积大约为1.12万平方米。为保证工程整体质量良好,整体感官效果优美,乔木与灌木的种植需搭配协调、合理,尤其是乔木的种植,必须按投资方的要求严格进行。

1、工程需求分析

园林工程种植应达到苗木树干挺直,蓬型饱满,树高总高度、分叉点均达到验收方要求;土球大小必须达到苗木地径的8倍,土球的绑扎必须符合要求规范;在苗木运输途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苗木进行遮荫和保湿处理,如到工地时,叶片有风干现象,则无条件退苗;苗木在装车吊装、运输途中必须用草绳进行绕干,以避免树皮损坏,防止枝条断裂。在起挖前,需要对土球进行处理,起挖前需要对苗木进行初修剪。如对苗木有特殊要求,则必须达到验收方要求。施工方对现场的勘查发现,施工所在地的土层较薄,在种植大型乔木时,需运外土进场,否则会由于乔木树根较大、土壤覆盖不够,而导致水分过快流失,最终乔木会因为水分不够而长势变差,甚至会干枯致死。

同时由于白天工地还有其他施工作业,而大部分乔木规格都在胸径15~20倍,运输时需用大型卡车,车辆进出工地会对其他施工作业造成影响。为不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乔木的进场时间可安排在晚上。

2、绿化施工技术管理方案

(1)乔木种植技术方案在挖掘时防止将树根损伤,运输搁放时应用湿草包裹根部。大乔木用挖机吊运,吊运时要注意对树皮的保护。施工单位确定采用二次沉降法种植,放正树木后,先回土再用水枪冲灌,并用铁锹搅拌成泥浆,l0~l5min后,水自然沉降,水的吸力使种植土在土球下半部紧密填实,形成第1次沉降;然后在沉降凹陷处再回土、浇水,稍稍搅拌,使土的密度略小于下部,形成第2次沉降。通过二次沉降法就可使整个土壤松密有致,既满足树木的排水需要,又与树木土球紧密结合。在将乔木的土球植入树穴时,必须使土球与土壤紧密结合,加土时需用捣棍一边加土一边夯,使土球与土壤充分结合,这样才能保证根系的正常生长和恢复。回填土采用特种珍珠岩与营养土按一定比例混合,这样既能保证根系周围的养分充足,也有利于水分和空气的流通。树体绑扎采用草绳绕杆,外包麻片,密扎至树高的2/3和二级分枝,这样可保证树体不至于过干和水分散失过快。固定则按照每株树体的高度分别确定,一般三脚支撑定位在树高的3/5,而“井”字基础桩则在树高的1/3处,树桩打入土中50~80cm。

(2)后期养护管理方案。重视施工后的检查,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提高苗木的种植成活率。在苗木种植过程中常易出现树干及枝条的树皮破损过多或修剪方法不当,而使病菌从伤口侵入到树体内,但同时修剪量不够也极易造成树木衰弱;种植过深或土球表面覆土过多,易造成根系窒息死亡;树木在种植时,其树根的土球与土壤没有紧密结合或在种植后无支撑,大风吹杆造成根部松动,与土壤分离,致使树木死亡;乔木种植时覆土的密度低于原有土,致使根系积水引起死亡;土壤为深层土,与土球、根系接触后,根系无法发根引起死亡。同时一定要了解苗木本身的具体情况,例如苗木是否为山苗、土球的大小、运输时间的具体安排和长短、在施工季节该种苗木是否适合栽种等;另外,种植苗木时,也需要具体了解土壤的情况,如土壤为何种质地土、土壤pH值和密实度、种植后是否会存在积水等问题。在苗木种植完成后,用手推动树干,看土球与土壤是否有紧密结合;检查种植是否过深、土球表面的覆土是否过多,检查大型乔木是否需要支撑或支撑是否牢固,以避免大风吹杆造成乔木倾斜,使根部出现松动与土壤分离,致使树木死亡;检查树干及枝条是否有破损或修剪方法不当,以免病菌从伤口侵入树体内,造成树木衰弱,对完成种植的乔木要按时浇水,适时喷洒药水,防止虫害;观察树体上部情况,叶片是否有卷曲枯萎或非正常脱落,如有,应及时用掏洞法查看根系情况。

三、结语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园林工程的建设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园林工程的施工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必须制定严谨全面的施工组织设计,还要科学高效的现场施工与管理,以及后期细致精心的养护。只有做好这些施工的技术管理工作,才能使园林绿化真正发挥改善人类与环境关系的作用。

上一篇:关于新疆利用国外金融机构贷款进行建设的研究 下一篇:装饰工程造价结算审计要注意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