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溪峪不“野”

时间:2022-07-30 07:14:15

今天,我在语文课上学习了课文――《索溪峪的“野”》。由此,我想到今年暑假去索溪峪旅游的经历,心中不禁产生疑问:索溪峪真的“野”吗?

暑假正值旅游旺季,索溪峪每个景点的缆车、客车都需要排很长时间的队才能坐上。一大早我们旅游团就赶到了天门山缆车等候区,看着那黑压压的人群、蜿蜒盘旋的长队,大家心里难免有些急。突然,队伍末尾有俩人踩着护栏,翻栏而过,一下子了队伍前头。他俩如两枚炸弹,队伍一下子炸开了,指责声、谩骂声轰天而起。有几个性急的游客和两个插队的游客吵了起来,还险些动手。看看他们那因争吵而变得通红的脸,我的脸也烧了起来。后来经过景区工作人员的调解,事情虽然和气地解决了,但游客的游兴也随之一落千丈。

更让我揪心的是,有个游客用手机录下了刚才的一幕。这下,刚才插队的人可要“红”了。想到这里,再想想自己学到的文明旅游常识,不禁为插队的人脸红。

第二天我们在迷魂台游玩。大家正沉浸在优美的景色中时,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哎哟,真讨厌!”我扭头望去,在不远处的树枝上竟挂了个饮料瓶,引得蚊虫乱飞。“真扫兴!”又有游客低声说。这是棵千年古松,它如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仿佛在说:“看到了吗?这就是你们的‘文明出游’!”我羞愧极了,跑过去想把饮料瓶扯下来。可我太矮了,跳起来也够不着。这时,爸爸走过来,把我举过头顶,我这才取下了被人丢弃的“文明”。我们的举动引来了游客的掌声,还有游客给我们父女拍了照。我们用行动对松树爷爷做了个承诺。这也许能为来参观美景的游客们挽回一点面子吧!

我往这个空饮料瓶里装了几颗小石子,一路走,一路摇,倒也好玩。这引得几个同行的小朋友也捡来矿泉水瓶,效仿我做了别致的摇铃。就这样,我们一直把这些空瓶摇下了山,扔进了垃圾箱。

真巧,一个月后的今天,让我从课本里又重温了索溪峪的美。不过,与个别游人相比,我觉得索溪峪还不算“野”。

山东昌乐县乔官镇北展小学六年级

指导老师:李康清

近两年,不文明出游现象屡见不鲜,反响强烈。马上就要放寒假了,又是出游旺季,请小朋友们文明旅游。

1.维护环境卫生;2.遵守公共秩序;3.保护生态环境;4.保护文物古迹;5.爱惜公共设施;6.尊重他人权利;7.讲究以礼待人;8.提倡健康娱乐。

上一篇:“北方计划”下的加拿大魁北克土著民族发展 下一篇:在安达曼海湾度一个春节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