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桐枯萎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2-07-30 05:45:49

摘 要:本文从油桐枯萎病发病的症状、病原、发病规律等方面对油桐枯萎病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为保障我县油桐持续较好的发展油桐产业提供了参考意见。

关键词:油桐;枯萎病;防治措施

油桐原产于中国,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林木,与油茶、核桃、乌桕并列为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有千年以上的栽培历史,数世纪以来桐油一直用作涂料和油漆的生产原料。它也是我国研究较早和研究相对较好的油料树种,栽培配套技术较为完善。

油桐适应性广,童期短,产量高,寿命长。一般播后第3年便开花结果,第4~5年进入丰果期,第30年后衰老。性喜温暖,多生于海拔800m以下的低山山麓、山谷,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抗干旱,耐高温,有一定耐寒性,但不耐水淹。其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阳光充沛、气候湿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含有机质较多的沙质土壤中生长良好[1]。对大气中SO2的污染极为敏感,在硫磺厂附近数十km范围内均被害至死,可作为监测污染的指示植物[2]。我国油桐的分布以四川东南部、重庆东部、湖南西部、湖北西部、贵州东南及北部最为集中,分布的地域范围为:西自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大雪山以东;东至华东沿海丘陵以及台湾等沿海岛屿;南起海南、华南沿海丘陵及云贵高原;北抵秦岭南坡中山、低山和伏牛山及其以南广阔地带。

罗甸县位于贵州南部,境内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春早、夏长、秋迟、冬短的特点,日照为1350~1520小时,年平均温度达20℃,极端最高气温40.6℃,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5℃,年均降雨量为1335mm,无霜期长达335天左右,有“天然温室”之称,是发展早熟蔬菜以及热带、亚热带作物的理想地方。油桐是罗甸县乡土树种,具备油桐生长的良好立地条件,油桐可作为工业原料、生物能源原料、具备良好的药用价值和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在我县发展好她、油桐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意义。

油桐枯萎病又名桐瘟,是我国油桐产区一种毁灭性病害。该病在罗甸也时有发生,严重危害油桐的发展,所以,了解油桐枯萎病发病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对于提高油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 症状

同一植株由于各部位组织结构不同,因而在症状上有一定的差异。

1.1 叶部

分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的叶脉及其附近叶肉组织褐色或黑褐色,主脉稍突出,形成掌状或放射状枯死斑;病叶枯黄皱缩,但多数不脱落。慢性型的病叶或叶柄逐渐黄化,叶缘向上卷缩,继而叶柄垂萎,病叶逐渐干枯,但也不易脱落。

1.2 枝干

初期无明显症状。病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嫩枝梢先呈赤褐色,后为黑褐色湿润状条斑,最后枯死。主杆树皮初期变化不明显,后期木质部坏死处的树皮腐烂,失水千缩,并常有开裂现象。由于健部不断产生愈合组织,树皮病部边缘隆起,形成明显的凹槽;有的病部干缩并与健部脱离而使木质部外露。

1.3 根部

病菌从根部侵人后,病根腐烂,皮层剥落,木质部和髓部变褐坏死。根部腐烂与枝叶枯萎和枝干维管束坏死有明显的相关性。从初病树的解析看出,某一侧根腐烂,则该侧根方位的主根树干维管束必变色坏死[3]。

2 病原

据吴光金[3]等人的研究表明,导致油桐枯萎病的病原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Schl),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弯曲,有脚胞但不明显,大多为3个分隔,大小16~57μm×3~5μm。小型分生孢子卵形或长椭圆形,多为单胞,少数为双胞,大小5~18μm×2~5μm。厚坦孢子单生或串生,双层壁,淡褐色,近圆形,直径5~12μm。在培养基上还可产生直径2~3mm的蓝色菌核。

3 发生规律

吴光金[3]等人于1963~1965年对广西、湖南等地的油桐枯萎病发病规律进行过研究。研究表明:①油桐枯萎病的发生发展与气象因子关系密切,枯萎病病原每年3~4月土温达15℃以上开始从伤口侵入根部木质部导管中,并向上部扩展,5月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发病高峰期,10月以后停止。当气温达到23℃以上,相对湿度在75%以上时病害大发生且达到高峰期;②发病与地形、土壤性质的关系:油桐枯萎病在丘陵地区发病率高,在高山地区发病率就显著降低。另外,油桐生长于黄壤土,pH值6~7左右,土质较好,发病较少;而生于红壤土,pH值5左右,土质较差,发病较重。贵州罗甸的立地条件与上述两地比较接近,有着相似的疫情发生规律。

4 防治方法

用千年桐作砧木、3年桐作接穗,嫁接的桐树抗病性较强。用此法防治本病效果较好。

此病在酸性土壤发生严重而在微碱性土发生轻微。所以在酸性土上施用石灰的试验有明显的防病作用。是防治此病的一个有效途径。

选择土质较好,中性或微碱性的石灰岩地区种植油桐。在丘陵红壤地区种植油桐,应多施有机肥、石灰、磷钾肥,并套种绿肥,以提高土壤肥力。

用抗菌剂“401”800倍液,50%托布律可湿性粉剂400~800倍液,淋浇根部,有一定效果。

加强油桐林分的抚育管理,改善林内卫生条件,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

参考文献

1 曹菊逸.油桐形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2 顾龚平,钱学射,张卫明,等.燃料油植物油桐的利用与栽培[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8(6)

3 吴光金林雪坚.油桐枯萎病的研究[J].东北林学院学报,1982(1)

上一篇:谈园林景观艺术设计及配置 下一篇: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