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处理热敏CTP版材的性能及使用注意事项

时间:2022-07-30 05:12:10

免处理版材可细分为完全免处理版材、在机显影免处理版材和免化学处理版材。目前市场上应用较好的是后两种。在供应市场上,以往都是国际版材供应商巨头垄断市场,近年来国产品牌CTP版材供应商也成长起来,并先后推出了一批免处理CTP版材。

乐凯华光印刷科技有限公司在其第1代免化学处理热敏CTP版材(水冲洗)研制成功并产业化的基础上,又成功开发出第2代新型免处理热敏CTP版材,该版材需要的制版能量更低,开机过版纸少,成像质量好,耐印力高。在免处理版材的研发和推广过程中,笔者积累了些许经验,愿与业界交流免处理热敏CTP版材的性能和使用事项。

免处理热敏CTP版材的性能

免处理热敏CTP版材的性能与常规热敏CTP版材大体相同,但由于免处理热敏CTP版材的制版过程省去了冲洗加工步骤,因此又有其独特性。通常考察免处理热敏CTP版材的性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成像能量

成像能量代表版材制版时所需要的曝光能量,成像能量越低表示版材的感光度越高。我公司生产的第2代新型免处理热敏CTP版材的最低成像能量是140mJ/cm2,这在国内外同类版材中感光度是比较高的,能够适应市场上所有的主流热敏CTP制版机。

2.潜影稳定期

版材曝光成像后要放置一段时间再印刷,这段能够放置而不影响印刷质量的最长时间,就是版材的潜影稳定期。显而易见,潜影稳定期越长,版材可操作性能越好。常规热敏CTP版材潜影稳定期较短,有的只有几个小时,长的也就只有1~2天,目前市场上已有潜影稳定期长达7天甚至更长的免处理热敏CTP版材。

3.分辨率

分辨率是胶印版材的又一重要性能参数。分辨率越高,网点还原性能越好,印品的质量就越高。一些国产免处理热敏CTP版材分辨率已经能够达到200lpi,适合于调幅/调频及混合加网,印刷质量与常规热敏CTP版材相当。

4.过版纸使用量

过版纸使用量是在机处理型免处理CTP版材的一个独有而又重要的性能指标,过版纸数越少,浪费越少。过版纸数和润版液、油墨、印刷压力以及开机方法等因素有关,我公司的第2代新型免处理热敏CTP版材过版纸数,在推荐的开机条件下可控制在20张以下。

5.安全灯

免处理热敏CTP版材可以在安全灯下的工作时长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有的免处理热敏CTP版材可在日光灯下操作1小时、黄光下操作4小时而不影响印刷性能。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对于在机显影免处理版材来说还是应尽量避免将版材的涂层面长时间暴露于日光灯下,特别是不能暴露于自然光下。

6.耐印力

耐印力是考核免处理热敏CTP版材质量优劣的关键指标。我公司研制的第2代新型免处理热敏CTP版材,在客户测试中,使用单张纸胶印机耐印力可达8万印以上,高速轮转胶印机耐印力达到12万印以上。

TP-G型免处理热敏CTP版材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TP-G型免处理热敏CTP版材是一款能够用自来水进行冲洗加工的绿色环保CTP版材,属于我公司研发的第2代免处理热敏CTP版材,这款版材的突出特点是除了曝光后能够直接上机印刷外,还能够用自来水显影以利于用户在上机前进行网点检查。

由于其已经拥有了一批用户,这里笔者仅对这款版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予以介绍。

1.冲洗方法

(1)冲版机:可使用常规热敏CTP冲版机,如旺昌阳图热敏CTP冲版机、马西德威阳图热敏CTP冲版机、虎丘阳图热敏CTP冲版机(绒布刷)等,在使用不同的冲版机时,需要注意使用合适的毛刷和毛刷压力,以免对印版图文造成破坏。

(2)冲版液:为了保证冲洗效果,推荐使用华光TP-G Cleaner 1∶20自来水稀释液,也可在自来水中添加少量洗涤剂作为冲版液。

(3)冲洗条件:冲版液温度为20~30℃,冲洗时间为30~40s。

2.配套化学品

(1)推荐的润版液参数如下:温度为8~10℃,pH值为4.8~5.2,酒精浓度为6%~10%,电导率为1000~1400μS/cm。

(2)洁版膏:必须使用日研牌二合一PS版处理胶,其他洁版膏(液)会对印版图文造成破坏。

3.操作和使用注意事项

(1)在取版及制版过程中,建议戴上细纱手套操作,同时还应避免汗液、唾液、水滴、水雾等沾染到版面,造成涂层的破损以致影响图文质量。

(2)开封后未用完的版材,要将防潮包装按原包装形态进行密封,以防止版材受潮而影响下次使用。

(3)如果曝光后使用直接上机的方式进行印刷,那么在装版后,需要先打开水辊,把印刷机速度开至正常印刷速度运转20~30秒,然后再合上墨辊进行印刷。

4.储存和运输

使用密闭防潮包装避光保存,防止过热和高湿。推荐的储存和运输条件为:温度20~24℃,湿度30%~50%RH。

国产免处理热敏版材的推出,是我国CTP版材技术水平提升的重要标志,将为我国印刷业的绿色环保做出更多贡献。

上一篇:加固高含水量含有机质淤泥质土的设计优化分析 下一篇:富士施乐:探索生产力最大化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