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不到反弹怎么办

时间:2022-07-30 02:40:40

很多投资者已经开始为没有抢到反弹而懊恼,在进场时间上游移不定,面对依然存在众多不确定性的A股市场,现在开始每一步都必须要极端谨慎

我们是该恨雷曼还是感激雷曼?一方面,正是以雷曼、贝尔斯等为代表的投资银行创设了大量垃圾般的金融衍生品,导致了全球的金融秩序混乱,A股暴跌中就有次级债危机的罪恶。而另一方面,也正是雷曼的破产让管理层下定了救市的决心,财政部、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加上汇金公司、证监会一起联合发力,降低印花税、增持银行股,鼓励国有企业增持、松绑上市公司回购,一系列救市政策给跌幅接近70%的大盘注入了政府信用。

从1802点重回到2200上方,A股在悬崖边上被拉了回来。不过,迅猛的反弹并没有迎来投资者的满堂彩,买不到、抓不牢成为了这次反弹中散户的主基调,市场上唱主角的是机构。投资者只要稍加留心,就会寻找到一条比较清晰的资金进场的路线图。险资明显率先行动,从大智慧TOPVIEW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从8月17日至9月12日,保险资金在银行股中净买入3.15亿元。9月16日,中秋后第一个交易日险资更是净买入1.43亿元银行股,而这个时候,基金仍在大举抛售25.69亿元银行股,险资明显是提前进场。

到19日反弹行情正式展开,开盘一个小时优质个股就接近全面涨停,散户入场机会寥寥。22日开始,个股开始出现分化,但中石油、中国联通在增持的消息中力挺大盘,9月25日,基金重仓股开盘就全面拉升,大盘一度冲上2300。

险资启动,央企增持,基金发力,这就是本轮反弹的进场路线图,其顺序和他们今年年初离场时别无二致。市场的涨跌,虽然看似波谲云诡,却让人感觉总有一股神秘力量在掌控调度。而离消息源越近的资金越先入场,也隐隐让很多投资者感到了一丝不快,而唯一让散户好受点的是,机会应该还在。

大救市后,很多证券分析师都在预言在9月的最后两个交易日会出现个人投资者的进场机会。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却并不全面。一方面,9月25日大盘所在的2200点位置确实是一个关键点位,按照黄金分割的技术分析,如果大盘跌破2200点,则下一个支撑位则是1500点,这将严重损害到实体经济。从技术上看,2200点一线也是上证指数的5年均线,同时也是重要的黄金分割位,因此这一点位具有双重支撑作用,应该可以建仓。但另一方面,从汇金公司公布的三大行仅200万股的增持量来看,被视为平准基金的汇金公司并没有全面进场,包括很多企业的增持在内,其增持力度都不足以改变A股的弱势局面。前期入场的部分游资,已经积累了30%左右的利润空间,他们随时有可能选择离场。另外,环境的不确定性正在增加,美国的救市效果还有待检验,在十一之前急于进场并不明智。更为重要的是,很多企业将会在10月公布三季度财报,其业绩将会为选股提供一个充分的依据,看清楚再入场总比怀着赌一把的心态入场更靠谱。

对于个人投资者,救市政策除了复苏了市场的热度之外,最大的好处便是帮助投资者重新认识A股市场的投资主题。善于总结的人已经注意到,今年以来的A股走势,虽然是一个宽幅下跌的过程,但在每一轮反弹中,都会有领涨的主题。甚至某些主题板块常常先于大盘走出困境,有时甚至会逆势上扬,比如3G概念股、农林板块、节能环保板块都曾有过不俗的表现。可以看到,随着救市政策带来的普涨行情结束,板块分化、主题热点不断涌现再度成为大盘走势的主流。而热点中的焦点,笔者认为是央企重组板块。看以看到,A股急跌后股价已经明显降低,并购重组的成本已经减轻,如果央企要想实现产业升级,增加自己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就必然要做大做强的路径。从股市动向上看,钢铁企业和电信企业极有可能成为重组的排头兵。

至于入场时机,应该是只有次优没有最优,如果大盘在9月站稳2200点,不妨就等着指数再次寻底确认,此时逢低入场,应该在年底有不错的收获。

上一篇:华尔街:又一次重生 下一篇:美国救市缺人响应(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