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市丘陵山区涌泉灌节水技术应用分析

时间:2022-07-30 02:39:05

栖霞市丘陵山区涌泉灌节水技术应用分析

[摘 要] 涌泉灌技术属微灌范畴,非常适合于果树灌溉。随着丘陵山区经济果林迅速发展,用水需求不断增加,涌泉灌节水技术应用日趋广泛。通过分析果业生产中发展涌泉灌技术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了解决技术推广应用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节水灌溉 涌泉灌 应用分析

一、概况

栖霞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国土面积2017km2,山地丘陵占93.9%,平原占6.1%,是典型的山地丘陵区。全市现有耕地面5.2万hm2,其中优质苹果种植面积4.3万hm2,是“中国苹果之都”。

栖霞市多年平均降水量720mm,人均水资源总量780m3。水资源匮乏现状及传统的果园灌溉技术,严重制约苹果产量、品质和效益的进一步提升,阻碍农村经济持续发展。近年来,栖霞市大力推广涌泉灌技术,改变土渠输水、大田漫灌的灌溉方式,有效缓解农业用水供需矛盾,在保障农民增产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涌泉灌技术特点

涌泉灌是利用塑料小管与毛管管壁的接头连接,把来自输配水管网的有压水以细流形式灌到作物根部,再以积水入渗的形式,渗到作物根区土壤的一种灌水形式。具有以下特点:

1.水质要求低,一般地表水都可作为灌溉水源。

2.涌水器孔径较大,灌水设备运行可靠性高。

3.灌水均匀度可达90%左右,比漫灌节水70%以上,节水较果好。

4.灌溉水以细流形式集中作用于作物根部,灌溉效率高。

5.运行管理简单,便于维修维护。

6.涌泉灌系统可以进行施肥、施药,综合利用程度高。

三、涌泉灌在栖霞市丘陵山区的应用

栖霞市在2011年度全国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项目中,规划涌泉灌面积666.7hm2。其中,典型区位于栖霞市东部的丘陵山区,平均海拔177.6m,典型地块东西长约440m、南北宽400m,面积17.6hm2,耕层土壤为沙壤土。涌泉灌工程以苹果为设计作物,作为灌水器毛管布置的依据。灌溉保证率为75%,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85。

1.工程规划

涌泉灌输配水系统与滴管、微喷基本一样,工程规划从造价经济合理、施工安装方便、运行管理易行等方面考虑,工程设计结合项目区地形特性,科学布设若干条支管管路,按每条主干管路最大控制25hm2、每条支线管路最大控制2hm2,在项目区划分30个面积相近的大灌区和若干个小轮灌区,同时保证每一条毛管上的灌水器都能在要求的稳流压力范围内工作,确保实现灌水均匀、节水增效的目标。

2.管网布设

管网分为干、支、毛三级。干管路沿着丘陵山背(坡背)顺势而下布设;支管路垂直丘陵等高线布设;毛管采用单行布置的方式,即一行树布置一条毛管,每棵树安装1~3个灌水器,保证主干管路上各支管进水口水头均匀和水流量稳定。

3.灌水器及管材选择

5.工程规模

栖霞市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建成输水管路长达820km、控制灌溉面积666.7hm2的涌泉灌节水工程。水源工程采用多水源联网调控,克服了水源单一、旱季无水的弊端。同时,配套建设了集土壤墒情监测、数据采集、远程控制于一体的信息化中心,对项目区泵站进行实时监测、远程操控,实现了“足不出户”浇水灌溉的现代化管理,劳动强度明显降低,灌溉时效性显著增强。

四、丘陵山区推广涌泉灌技术的可行性

1.适合丘陵山区推广应用

涌泉灌关键设备灌水器的孔径较大,对水质的要求相对较低,水库、塘坝、河流的水一般均可作为灌溉水源。并且灌水器的压力适用范围较广,在1.0~3.5kg/cm2的压力范围内工作,即可获得90%左右的灌溉均匀度,非常适合在丘陵区推广应用。

2.易于为群众所接受

涌泉灌技术具有灌溉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灌水适时适量、运行管理简便易行等特点,并能明显改变田间小气候,促进苹果的品质提升,深受群众欢迎。

3.综合效益显著

以栖霞市涌泉灌高效节水项目区为例,工程总投资1275万元,控制灌溉面积666.7hm2。增收效益,应用涌泉灌工程苹果亩均可增产225kg,按3元/kg计算,年亩均增收675元,项目区农民年可增收675万元。节水效益,涌泉灌用水量为495m3/hm2,传统灌溉的用水量为1000m3/hm2,按正常年份灌溉4次计算,项目区年可节水135万m3。省工效益,应用涌泉灌每亩每年可节省0.5个灌溉工日,项目区年可省工5000个,按80元/工日计算,年省工效益为40万元。

由此可见,不用两年涌泉灌工程的经济效益就可抵偿建设投资。同时,涌泉灌工程节水效果明显,能够缓解工农业用水矛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也十分显著。

五、推广建议

1.广泛宣传发动

一方面,通过加强舆论宣传、组织现场观摩等方式,让广大农民充分了解涌泉灌的效益和价值,调动群众参与涌泉灌技术推广应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农业、水利等部门要面向基层水利员、农民技术员,定期举办技术讲座和培训,为涌泉灌技术推广应用创造条件。

2.坚持因地制宜

推广应用涌泉灌技术,要从实际出发,处理好先进性与实用性之间的关系,根据不同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和农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科学合理确定发展的重点和规模,最大发挥工程的综合效益。

3.加强建设管理

建设涌泉灌工程要注意加强对地下管路、设备等隐蔽工程的质量管理,严格按照国家规程和行业标准规范施工。要按照“谁建设、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落实工程运行管理主体,建立健全工程管理、设备操作、维修养护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确保工程长期良性运行。

参考文献

[1] 张芝亚,新疆兵团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与推广[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年7期.

[2]许国荣,张淑芬,于维强,张国好,风能提水灌溉技术在丘陵区推广应用的探索与实践[J].《山东水利》2006年第12期.

[3]张铁成,浅析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博览》2010年第8期.

[4]杨栓群,高九思,豫西丘陵地区农业节水抗旱技术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12年1期.

作者简介:张国好,男,1971年5月生人,大学文化,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张旭光,男,1971年1月生人,大学文化,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农业节水技术研究推广和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上一篇:建设生态文明 打造绿色家园 下一篇:国内鲍鱼的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