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复制的“江南”模式

时间:2022-07-29 11:42:25

无法复制的“江南”模式

从传统的果菜批发市场到东南亚地区贸易量最大的果菜集散地,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在“农超对接”挑战下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在很多人的传统意识中,果菜批发市场是潮湿和混乱的,地上铺着厚厚的菜叶果皮,菜贩子穿着水衣水鞋在其中穿梭。但这一切只是传统菜市场的画面,事实上,当你来到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下面简称江南)时,一片繁忙的景象即时映入眼帘,卡车、集装箱拖车、面包车、三轮车、叉车……各种各样的运输工具在市场内穿行,和大马路上长长的车龙相得益彰。各式蔬菜水果整整齐齐地码在档口上,通道没有想象中的潮湿,干燥的水泥地面上堆放着各式产品,不少车辆停在道边装卸货物,一幅忙而有序的景象。

小市场变大市场

1994年,为配合市政形象工程的建设,广州市政府要求市内的果菜批发市场进行拆迁,当时,一直从事果菜贸易、善于捕作商机的现任广州江南果蔬批发市场有限公司总经理叶灿江得到拆迁消息后,积极响应广州市政府的号召,来到江南目前所在增槎路租下了几万平方米的地,当时有几个国营的果菜批发市场也需搬出来,每个都不大,大概几万平方米。

2002年的时候,为了遏制恶性竞争,做大做强广州的菜篮子工程,在广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协调下,把广州石井江南农副产品市场和广州越秀蔬菜批发市场合并成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国营占30%,民营占70%。据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陈卓夫介绍,江南批发市场总面积有600亩,每天流通蔬菜大概13000吨,水果大概4000吨,每天进出车辆达一万多辆。昔日的小市场现已发展成为广州市最具规模的果菜批发市场,也是全中国甚至整个东南亚地区贸易量最大的果菜集散地之一。

“外国人来看到都吓了一跳,这规模实在太大了”。

江南的蔬菜交易区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主要分为干活交易、鲜菜交易、精品菜交易和本地菜交易等区,拥有500多家经销大户。货源足,品种多,名优特产,应有尽有,因而吸引了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果菜商人来此配货,其果菜不仅供应广州市及珠江三角洲,还辐射全国,有些货甚至出口香港、澳门及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但因国内的生产缺乏统一规划,达不到国外的质量标准,因而出口并不是江南贸易的主体。水果经营是2004年引进的,交易量一直稳步增长,日前其水果交易区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主要分为国内精品水果经营区、国内名优特水果经营区、西货水果经营区和东南亚水果经营区,进口水果交易量占全国的80%以上。

果菜容易腐烂发臭,脏、乱一直是传统果菜批发市场的“代名词”。而在江南,放眼全场,一条条干燥的水泥通道,果菜摆放井然有序,垃圾回收站、商务办公区、停车场、冷藏库、银行、酒楼、制冰车间、电瓶车运输队、装卸队等配套的服务设施应有尽有。这得益于江南的有力管理。据陈卓夫介绍,在其200多人的管理员团队中,卫生监督这一块就有60多人,分三班管理,可见其对卫生管理的重视。

江南每天的蔬菜、水果流通量总数达一万八千吨,在这样庞大的交易量下也产生了数量庞大的废料。目前,世界上关于废料的再利用主要有两个方式,一是做成有机肥,一是做成饲料。

最近几年,江南也在进行废料再利用方面的探索,鉴于目前国内的技术还不太成熟,江南也跟国外的公司进行相关方面的洽谈。做成饲料需要一定的规模才能产生经济效益,因而江南打算往有机肥方面发展,把废料再利用生产出来的有机肥供应给果蔬生产基地,形成良性的循环。

灵活的交易模式

在江南市场内,聚集了来自全国的果蔬,在批发模式方面,除了集中传统的果蔬批发模式之外,蔬菜和水果的运营方式是不一样的。蔬菜进档口经营,场内共有蔬菜档口1000多个。水果是在车上交易。也就是说,假如你从山东运一车苹果来到江南,你可以在场内找到一个经纪人,让他们帮忙销售,即代销。这些经纪人一般会在场内长驻,他们客源多,货物在他们手上很快就能卖出去。当然,水果户也可以自己卖,在市场内是多种销售形式并存的。

来江南交易的主要有各地的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二三级的分销商。一般情况下,进了江南的水果和蔬菜很少有卖不完的。据了解,场内的价格波动很大,晚一分钟交易,一车水果的损失都可能以万元计。特别是在中秋和别的一些大节日,水果流量大,早上到晚上下班前这段时间的价格可以差一倍,风险很大,对资金的要求很高,特别是进口水果。

另外,江南会对进出的车辆进行管理。随着自动车牌识别技术的应用,车辆在进入江南前只需告知管理部门,在进来时拿登记卡即可在场内自由穿行。严把质量关

每年的5月份至11月份,是外地蔬菜进广州的时节。11月份到次年5月份,南方的蔬菜汇聚到江南市场销往北方,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都来此采购,然后打包运走。这时,因为用专业技术手段在成本上不划算,他们就会采用土保温的方式来保护这些产品,如装泡沫箱、垫冰、盖稻草、盖棉被等,这样起码可以保存七天。这些土保温的材料到达目的地后还可以回收循环再用。

在江南市场内,蔬菜和水果的流通速度很快。现在,江南拥有冷库容量为一万四千吨左右,一万吨的库刚建好,等接电完毕就可以投入使用。冷库可按时间、面积出租,如果是大户,可以允许包库。

在农产品质量问题上,江南和每个档主们签订一个关于农产品质量的协议,对进出档口的产品进行抽检,发现不及格马上封存,然后征求货主意见,是销毁还是进一步检测,这些处理方式是有协议为凭的,协议上规定江南有这样的权利。如果货主同意进一步检测,江南就会把产品送到农业部门检测,确定有问题,可以马上销毁。另外,江南还会把这个情况反馈给产地的农业部门,以便他们对农户的生产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连续三年,我们这里速测的合格率达到98%~99%。”江南的检测系统跟省、市的检测系统是相连的,入库数据不能更改,这样有助于实现进出市场产品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农超对接的影响

“在中国,农民卖菜是免税的,而商家卖菜是要交增值税的,政府在政策上的偏差让商家得不到优惠,身份得不到体现。”陈卓夫先生的这个观点无疑道出了很多商家的心声。目前国家推出了农超对接政策,这是一项针对农产品的政策,但陈卓夫说,“农超对接对我们的影响不大,超市走的量少,我们的对象主要是市民、农贸市场和酒家及外地的客户”。在农产品标准的建立上,国外对农产品有一套标准,国内的生产难以达到这些标准,大部分产品达不到出口的要求。“国外的生产品种单一,有统一的规划,计划和标准都容易操作;国内产品的品种比较丰富,标准难以统一。”另外,“国内的种植面积小,农民都是一分几亩地分散种植,没有规模化生产,难以实现标准化”。

关于农产品的标准化问题,江南曾尝试跟政府沟通,但因需涉及多个部门,如农业部、商贸部等,至今不见成效。陈卓夫认为,政府无法提供标准,可以将标准化回归为企业行为,即企业把不标准的产品收集后进行标准化处理,做出一套标准。之所以这样不遗余力地实现标准问题,是因为标准是一种价值体现,例如,能够节省酒家的成本,商家容易定价。寻找升级之道

江南发展到目前的规模与程度,是融合了一定的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的。即便别的商家想要效仿江南也难以再遇相同的机遇,“江南模式是无法复制的”。

历经十几年的发展,江南已领跑全国果蔬批发市场,在做大做强的同时,江南在现有的模式上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在果蔬物流方面,江南设法提高物流水平,组织社会闲时车辆运输,配送中心采用GPS系统管理车辆,实现半路调节产品,在不影响现有经营的前提下提升整个配送体系。

另一方面,江南现在已经注册了一个易江南公司,主要做网上生鲜配送,采用和供应商合作的方式。也许有一天,家庭主妇们不用踏足菜市场,直接在网上选购农产品,很快就有人送货到门。

江南一贯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发展原则,目前其发展规模和程度是一般市场难以企及的。也因为其规模之大,几乎掌控整个广州的蔬菜和水果市场,江南拥有更多的对发展模式和方向的话语权。都说食在广州,广州对蔬菜和水果的消费量是别的城市不可比拟的,在这样得天独厚的环境之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升级之后的江南将会更加专业化和集约化。

上一篇:快递规划“三”驾齐驱的背后 下一篇:高效率的拣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