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教,取法自然,成就生命语文

时间:2022-07-29 11:40:01

“无为”而教,取法自然,成就生命语文

摘要:“无为”教育是通过环境优化的间接作用,诱发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或非理性心理,从而激活学生的潜在智慧,有效地达到教育目标。我们要顺应语文的东西很多不是“教”会的,而是主体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之“道”,提倡教学应实行“无为而教”。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理解教学理论、“非指导性原则”是无为教学的理论基础。孩子具有自主学习的天赋,要相信学生的潜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 “无为”而教,“有为”的干预,让学生爱好语文,快乐学习。

关键词:相信学生 无为而教 有为干预 生命语文

曾几何时,师道尊严写进了中国教育的史册,教师在践行“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镌刻在“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之上,教师主宰着教育教学,“我的地盘我做主”成了不争的事实。

聚焦目前的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集中表现为“三多三少”:教师讲得太多,学生读得少,教师讲课时分析太多,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所做的指导太少;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太多,而用于课外阅读、写作和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时间太少。

教师带着社会赋予的与职业俱来的特征,凌驾在学生之上,教师不习惯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往往从善意出发,凭着自己的主观愿望任意地塑造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语文课堂的四个核心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交给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被严重淡化,课堂上的“不规矩行为”、异想天开的想法、标新立异的答案……得不到老师的认可。教改的春风,吹化了教师中心论的坚冰,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无为”,日渐被语文教育界所认可。

一、无为而教,取法自然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无为而民自化”。他将“道”视为宇宙之本,而道之本性则是“常无为而无不为”。 [1] 庄子主张人性至上,对人性的任何约束,都是对天道的损害。就道生成万物、成就万物而言,道是“无不为”的;就道对于万物“不辞”、“不有”而言,道又是“无为”的。从本质上讲,这是“无为”与“无不为”的有机统一。同样庄子也认为,“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人也,孰能得无为哉”。一个人做到“无为”,也就达到了“无不为”,从而进入“无不乐”。 道家的“无为”思想为现代的教育制度完善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这个曾经被批判为唯心主义的学派,却在不知不觉的渗透与影响着我们的精神领域,包括语文教学。

“无为”教育是通过环境优化的间接作用,诱发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或非理性心理,以无意识导引有意识,以非理性带动理性,从而激活学生的潜在智慧,有效地达到教育目标。[2]

“无为”,实际上是针对传统教育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言的。

教亦有道,我们要顺应语文的东西很多不是“教”会的,而是主体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之“道”,提倡教学应实行“无为而教”。 为教者若能做到“无为而为”,“取法自然”,真正让学生们自己“有为”起来,就达到了教学的最高境界。“教是为了不教”,“善教者化教为不教”,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二、“无为”而教,认知的必然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当代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每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所以,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教师应尊重作为信息加工的能动者、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的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到我们教师只是学生意义的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在教学工作中给学生提供一个坚实的知识“支架”,用合适的方式在适当的位置让“诺亚方舟抛锚”,让学生去探究、启动,这样,我们就可以“垂拱”了,而教学相长的良性、喜人局面或者就可达成了。

2、认知心理学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教学论专家布鲁纳是当代“发现学习”的主要倡导者和理论家,他认为,发现并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而应指人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教师教一门学科,不是要建造一座活着的小型藏书室,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参与到知识获得的过程中去。

3、理解教学理论

教学人员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在相互理解与自我理解的同时使自己的生命意义得到更好实现的过程。是以引导师生通过相互理解,发展学生知识、技能和丰富情感,最终达成师生的生命意义的表达。解释学的基本观点:(1)理解是一个对话的过程。(2)理解是一个体验的过程。(3)理解是先见基础上的理解。(4)理解要走入效果历史,达到视界融合。

4、“非指导性原则”教育理念

美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非指导性原则”教育理念: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这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而这不是靠教师完成的。

以上认知理论,就是渗透在教育领域的“无为”思想。

三、“无为”而教,相信学生

“先学后教”,就是教学改革中无为而教的典型案列。

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看似简单的八个字,实际上蕴含的理念是: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洋思人认为,只有真正做到“不学不教,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洋思人认为,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应是引导学生自学的过程。但是,其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点拨。教师要从“一线”退到“二线”,为学生自学、思考、讨论、答疑当好“参谋”,创造条件尽可能地让学生“有为”,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建构,最终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墙洞电脑”现象中的贫民窟的孩子,通过自己的探索,一天之后不少孩子已能熟练地打开文件、搜索网页,几乎是无师自通。“墙洞电脑”现象充分证明,孩子具有自主学习的的天赋,学生是有学习能力的。

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导,民间教育改革"新教育实验"的发起者朱永新教授主持的“新教育实验”中有一个主要观点:无限相信学生的潜力。的确,学生的潜力无穷,我们千万不可低估学生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质疑、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能总认为学生年龄小,懂得的东西少,左不放心,右不放心,以致学生总在老师的过度呵护下成长。不知学生何时才能长大?

语文的学科特点,“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品的解读需要学生自己揣摩,领悟;我手写我心,作文的写作需要学生自己写、思、悟。相信学生,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语文课堂教学才有实效。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你一定要相信学生的潜力,你给他一个舞台他就能给你一个精彩,你给他一点空间他就你创造无数辉煌。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给予其自主探究的权利、主动表达的机会,鼓舞敢于质疑的勇气,培养求异思维的能力,充分发展学生的可能。只有这样,先扶后放,大胆实践,让所有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成为学生自学、探索、实践的过程,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动发展的个体,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渴望表达、渴望体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唯其如此,才能走出一条具有自身鲜明特征的、符合自身实际的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改革新路。

四、“无为”而教,推进课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是本次课改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

将教学目标外化为学习任务,将任务表述为问题,用问题驱动教学。这是“无为”和“有为”的结合点。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因为:

第一、课程不等于教材,教材不等于课程,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

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也就是说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的知识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也都是课程。

第二、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

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所有有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任何方面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

第三、教材不是对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都适应的。

虽然我们的教材编写考虑细致、周到,但不同班级学生情况不同,教材确实不是对每一位学生都适应的。

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之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

当然,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决定着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向、学习的程度要求并负责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方面的指导。因此,教学主要是由教师的方面所决定的,课堂教学的结果和成效主要是由教师的创造性活动所决定的,这是学校里的客观现实。自主学习作为一种内在精神与品质,它是对学生主体意识的磨练、发展和提高。但这一切又是以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学的条件所制定的教学目标的控制为前提,而不是学生自由散漫的盲目随意的各行其是的学习行动。这种自主学习应该是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与带有体验、探究性质的发现学习的结合。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行为的对象是有生命的、始终变化着的人,具有不确定性,如果过多的量化,势必造成不尊重人自身发展的特殊性。所以,还是应该给语文教师少一点干预,多一些思考与创新。应该张扬教师的个性,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倡导教师独立建构自己的教学理念,形成自己的个人特色,这样,再回归到以学生为中心上来,尊重学生的生理与心理规律,适时适地适人的进行“有为”的干预,引导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此时,教学的“无为”状态就会形成。这实际上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渗透更多的“无为”,将“有为”的干预,化为学生的内驱力,取法自然,让学生自主学习,享受到学习的欢愉与快乐,成就学生生命语文。

注释: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中华书局出版,1984年5月:209-284

[2]课改,追求无为教育http://www.eku.cc/xzy/jxly/5175.htm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论》 翟启明 刘永康主编,天地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2、《中国语文新课程研究及校本教学优秀案列》谢锡金 吴惟粤编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

3、《理解教学》,靳玉乐主编,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6年12月第1版,

4、《教育的奇迹》朱永新, 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8月第1版

上一篇:让校园充满阳光雨露 下一篇:培养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