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场依存和场独立有效性对二语教学的影响

时间:2022-07-29 10:31:25

关于场依存和场独立有效性对二语教学的影响

摘 要:认知风格已成为语言学中广泛的研究领域,认知风格直接影响和控制知识学习过程。场独立和场依存两种认知风格是二语习得中最常见的,也是人们研究得最早最多的领域,是认知风格的核心。就二语教学而言,教师若能在教学中了解学习者不同的认知风格,并运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引导并改善他们的认知风格,做到因材施教,将有效地提高其二语教与学的效果。

关键词:场独立和场依存 有效性 二语教学

认知方式是由奥保特首先运用,后被学者们进一步发展而成的理论。认知方式包括场独立/场依存型,谨慎型/冲动型,聚合型/发散型等等。其中场独立和场依存型对指导二语学习和教学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反映学习者本身的各种特征和策略,辨别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提高二语教学质量。

一、场独立和场依存理论

场独立和场依存是学习风格中的两种类型,笔者首先引入学习风格,再对场独立和场依存理论的历史来源和特征进行描述,最后介绍这两个概念的原创研究者和实验者Witkin与Brown。

(一)学习风格介绍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认知”是人类个体内在心理过程或心理活动的产物,它具体指能使认识主体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操作能力。认知语言学派认为语言学习是知识获取,并且是怎样学习和思考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学习风格、学习者类型。Child(1981:75)认为学习风格是一种影响人们解决问题的智力、动机和永久因素。Ausubel(1968:170)将认知风格定义为个人认知组织和功能上的持续差异性。Witkin及其他学者认为学习风格具有个人智力和感观特点,是思考或学习模式。

(二)场独立和场依存特征

一些心理学家、教育家和应用语言学家通过对场独立和场依存的认知方式与二语习得关系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认为其认知风格是二语习得中最常见的,也是认知风格中研究得最早最多的,是认知风格的核心,代表了人们在处理信息方面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倾向:场依存者往往依靠外部提供的有关信息,倾向于从整体上认知事物,优先注意周围人际关系网络,擅长社交,以习惯思维解决问题。场独立型往往依靠自己内部的知识框架,关注概念和抽象的原则,倾向于独立分析问题,认识事物很少受环境和他人的影响,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

(三)场独立和场依存理论来源

早在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Witkin就区分了场独立和场依存。他最早研究用框棒测验测量人们如何确定物体的空间垂直性,因此而区分了场独立和场依存。后来又使用镶嵌图形测验,即让受试者看一个图形,然后拿掉,换上一个复杂的图形,但这时的简单图形看上去不复存在,受试者能从中认出简单图形,场独立者能很快找到指定对象。Witkin把受环境因素影响大的因素称为场依存性,把不受或很少受环境影响称为场独立(陈琦,刘懦德,2007)。另外,Brown(1980:92)认为场独立在传统课堂情景中非常注重分析活动,认为场依存在自然情景中更重要。

二、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

场独立和场依存对二语习得及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有助于人们通过不同的信息加工方式认识其对学习者的影响,表明场独立和场依存的继续有效性。笔者设计出量表,用量表中的四个指标对被试者进行比较测试,并用测试结果描述场独立和场依存的四个特点。

依据场独立和场依存对学习者继续有效性和影响性以及对二语教学的指导作用,特设计学习风格调查问卷。根据研究目的,本文作者对下列四项指标进行了分类和编码:

(1)个人性格:透过人的个体特征与行事风格来反映。如是否冲动,是否善于社交,易受和不易受他人影响等个体性格因素等。场依存型的人因受环境影响而不具有独立性,这种场独立者虽冷静有原则,但不善社交。

(2)学习特征:通过文理科比较和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来体现。

设定场独立和场依存型学习特征。场独立型趋近于原则性的东西,比较能抓住问题的关健。场依存型的人对文科更感兴趣,不喜欢抽象的东西。

(3)学习策略:主动积极者和被动消极者学习类型的划分。

场独立型者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能自觉主动学习,更乐意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喜欢任务式的学习。

(4)外语学习:针对所有被试者的外语学习,不划分。

自变量设定为不同的备选项,分别为:非常同意,同意,不确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为了尽可能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笔者将30份问卷随机投放到笔者所教班级物流专业学生手中,并从中随机抽取15份作为分析之用。资料的分析与统计采用EXCEL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四项指标(因变量)与自变量(备选项)进行交互计算。

(二)研究结果分析

笔者结合目前的教学,从四个指标对物流专业学习者进行场独立和场依存描述和解释,也从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1)个人性格

依据所附数据分析,对场依存个人性格和场独立个人性格进行对比,发现具有场依存的变量占50.6%,更偏重整体认知,易受外在的影响,善于与人交往。从总和和百分比来看,场依存个人性格特征非常明显,两种性格能相互照应,场独立个性比场依存百分比稍多,占总变量的59%,从这个比值可以看出,场依存和场独立者基本相当,但是也有少数的中间类型。场独立型者性格更冷静,更具有独立性,不易受人影响,有主见。场依存型者更有依赖性,比较考虑周围人的感受,注重人际关系。

(2)学习特征

从场依存和场独立学习特征对比分析可看出,其中的两种学习特征尤为明显。除去中间状态与明显对立状态基本持平外,场依存型的学习特征约占42%,他们认为自己文科成绩更好,喜欢文科,且不喜欢抽象理论性知识。具体来说,有40%的人明确表示不喜欢抽象理论知识,场依存学习者有文科偏好,对抽象概念没有兴趣。而场独立学习者特征不明显,更多的人倾向于中间状态,但通过对比典型地反映了场独立者较容易找出问题的关键。

(3)学习策略

通过对场依存学习策略和场独立学习策略分析,发现场依存学习策略占58.3%,场依存学习者欠主动,需外在机制激发,独立性不强,适应任务式的学习,喜欢在合作的氛围中学习,而场独立也同样不明显占30%,很多人更倾向于中间状态,但从典型变量来看,场独立者更倾向于主动学习。约30%的人不同意课堂上一个人学习或者只靠自己学习,同时也反映了课堂教学对场独立者也非常重要,也成为其学知识的有效途径。

(4)外语学习

从分析所得数据来看,约67%的被试者较乐意学英语,他们主要通过课堂学习获得英语知识。但也有近67%的被试者认为自己的英语成绩不好。无论是场独立还是场依存型者,除了有个体性格特征和策略、存在场依存和场独立倾向之外,都认为课堂教学重要。这也是制定合理教学策略的原因。

通过对比分析,不难发现,场依存和场独立型者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学习策略。场依存和场独立理论对课堂教学具有有效性。

(三)根据测试结果制定教学策略

1.场依存型教学策略

从整个被试者的背景来看,他们都是从高考落榜再进入职院学习的。其学习积极性普遍不很强,学习成绩不太好,但是大部分学生仍然有进取心,有学英语的兴趣。但从这份量表可见,场独立学习特征和学习策略整体测验不很明显,这并不说明场独立没有发生作用,而是跟被试者自身的情况很有关。因此被试者的学习特征和学习策略依然受场独立和场依存的影响。作为教师,本文作者认为应根据他们的个人情况,因材施教,激发学习主动性,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对于场依存型者来说,结合课堂教学,观察学生,合理制定教学框架结构和任务,采用集体授课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鼓励其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开展多样化教学,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合作过程中掌握知识,如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等。遇到学习困难,要给予及时鼓励。对于场依存者,应鼓励其多思考,更要发挥其特长,使其有一定转化,培养其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创造性,获得更多学习机会。

2.场独立型教学策略

本身具备场独立特征者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待调动,也更需要教师适当引导。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喜好来选择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合作,注重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关注并放手让他们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努力找到教学中所需的创新点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把自主学习融入到集体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进一步完善,体验合作的乐趣。

3.场依存和场独立理论在教学中融合

场独立和场依存并无好坏之分,只有信息加工方式的不同。教师只有将两种学习风格融合起来,引导这两种风格的学生正确认识自已学习风格的不足之处,结合实际不断调整自己学习风格,弥补其存在的不足,才能使其形成更科学的学习风格,并在教与学的活动中科学地完善和发展自我。

针对外语教学,笔者认为教师应该丰富和加强课堂教学内容,使自己更富于创造性,使自己抽象思维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同时通过不断调整策略,让学生积极参与,力求学习任务布置到位,关注学生的两种学习风格,并给予科学的指导。由此可见,场依存和场独立能有效地影响师生的教与学。

总之,本文通过问卷设计,对场独立和场依存的继续有效性概念的影响意义进行了描述,以证明场独立和场依存对学习者的影响;提出了科学的教学策略,以实现其对二语课堂教学的指导作用。作为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并引导学生发现与培养及调整好自已的学习风格,使其所获得的这两种学习风格向更有益的方向转化,不过,与此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对场依存和场独立者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引导,运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引导他们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认知风格来学语,以实现因材施教,有效地提高二语教与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H.Douglas Brown,Susan T.Gonzo.Readings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Pearson Education,1994.

[2]Child,D.Psychology and the Teacher(3rd ed.)[M].London:Holt,Rinehart&Winston,1981.

[3]Witkin,H.A.,Oltman,P.K.,Raskin,E.,Karp,S.D.A Manual for the Embedded Figures Tests[M].Palo Alto,Calif.: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1971.

[4]乐眉云.应用语言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傅建华 广东省广州涉外经济职业学院会计学院 510540)

上一篇: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意象解读策略 下一篇:词源学与语言的经济性和区别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