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李震坚艺术馆藏李震坚意笔人物画赏读

时间:2022-07-29 09:29:36

缙云李震坚艺术馆藏李震坚意笔人物画赏读

摘要:李震坚先生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意笔人物画,影响了中国人物画画坛整整一代的人,对全国的人物画有着重大的影响。其自成一派的意笔人物画,集传统中国肖像画、西方素描、彩色水墨画于一身,具有单纯写意、工笔画所难达到的艺术成就。李震坚先生无愧于是中国画浙派人物画的开山五老之首,是浙派人物画的奠基人、创始人、掌门人。这就是历史的本来面目。本文就缙云县博物馆,李震坚艺术馆所收藏的意笔人物画中选择各时期的代表作,进行赏读,以期引起美术界对李震坚艺术成就的重视,迎接中国画浙派人物画的春天。

关键词:李震坚;浙派意笔人物画

1 馆藏李震坚先生意笔人物画

缙云县博物馆,李震坚艺术馆共收藏有李震坚国画作品104件,其中人体10件,人物31件。最早的有1957年的青年时期作品,最晚为1986年。本文选择介绍李震坚先生的意笔人物画,分别有早中晚期的作品,让读者对其艺术发展轨迹有个初步了解。以期进一步全面把握李震坚先生的意笔人物画的精髓。

1.1 《少年摸鱼》图镜片(图1)

尺寸:纵685,横485mm(均为画心尺寸,下同)。

这是先生早期设色纸本中国彩墨人物画。画的中心表现一男一女两位戴红领巾的少年学生要河中摸鱼。一女生一边弯腰,一手捋袖,一手在水中摸鱼,旁边一男生亦弯着腰,双手拿着一细竹竿,一边注视着女生捉鱼的样子。男生头戴帽子,女生头扎蝴蝶结,河岸上放着他们的鞋袜。背景是他们站在小河中,河中漂着一只大木桶,整体和谐。右下侧石涯上题记行书两行:“一九五七年五月,震坚于根河。”题记下用一篆书白文印。

此画原为李震坚家旧藏。1992年10月李震坚先生过世后,县政府文物文化部门积极与家属联系先生作品落户家乡事宜。1997年李先生家属张雪芝及其儿子李霁等与县政府签订协议,捐赠书画百幅。2003年10月20日,其家属亲送交先生书画作品104幅,包括人体画、彩墨人物、花鸟、山水、书法素描104种,书400余册,及其他杂件多种。此为其中珍贵作品之一。

1.2 《草帽姑娘》图镜片(图2)

尺寸:纵465,横345mm。

设色纸本中国人物画。本画背景是一片稻田,稻子正在扬花怒放。稻子的上方画面以渐淡留白表现的是水田还是河水,还有待观察。草帽姑娘整体来说是一幅蹲在稻田中的瞬间肖像图。女子头部五官端正,脸面圆润,身体健康,比例适当。人物扎翘角发,上衣素洁,袖挽至肘上,裤子黑色。双手放在膝上,手掌部分为草帽所遮蔽。草帽在图之右下角。表现女知青劳作后田间小憩的场景。左

图2下侧有竖排行书题记一行:“一九七六年震坚写。”题记下方用一朱文印。

1.3 《广阔天地女知青》图镜片(图3)

尺寸:纵820,横590mm。

设色纸本中国人物画。主图为女知青略左侧下面坐像。女子面貌圆润,肤色红润,眼神自信。头上短发,扎两角辫,辫稍扎红头绳,上身蓝花布短袖衫,下着黑裤。平放膝上的双手拿着上写隶书“广阔天地”的系蓝带子草帽,占画面左下角。背景为丰收的梨树。知青席地而坐,右下角藤框内露出堆着五只半梨子,半个梨子显然是女子刚刚吃剩的一半。左上角为两行行书题记:“七五年。震坚。”题记下一一白文印。画面抓住了女知青在采摘半收梨后,坐着休息时的典型场景。

图3、图2所示是李震坚先生的中期意笔人物画,画于1975、1976年。这时期的作品,以画农村女知青为多。画面特点是人物造型健康圆润,用笔简练、干脆,设色自然淡雅,贴近生活,给人健康向上的艺术感染力。

1.4 《瑞丽姑娘》图镜片(图4)

尺寸:纵965,横600mm 。

设色纸本中国人物画。本画画于云南瑞丽某村的樵荫下。背景为墨色蕉叶、芭蕉、和芭蕉树。蕉荫里,一位瑞丽傣族姑娘试穿她的新衣的画面。姑娘头发随意拢扎,身体及五官向右侧,眉角生情,鼻梁高挺,樱嘴点朱,细颈丰胸,双峰毕显。上衣穿方领排扣中袖白衫,下穿花条纹的傣族长裙。姑娘双手下垂,拈起裙角,展示她的美丽新装,如孔雀开屏的样子。人物曲线优美,比例适当。整体协调美观、庄重大方。右下角有一行行书题记,“一九八年,震坚写于瑞丽。”画面塑造了一个傣族姑娘试穿新装的喜悦场景。

此画为1980年带领研究生去云南瑞丽写生时所作。作品配景以写意法画出,笔笔随心所欲,水墨淋漓;人物意笔兼行,精到准确,笔笔见功底。设色浓淡两宜,艳而不俗,杂而不乱,是李先生创作成熟期代表作。

1.5 《古瓷生辉》图镜片(图5)

尺寸:纵690,横525mm。

设色纸本中国人物画。画中一少女正坐在披有其蓝色外衣的椅子上,专心致志地对一青瓷瓶进行加工。女孩子头为披肩长发,眼睫毛高扬,脸庞俏丽,神态专注。上衣为白色内衣,背景有很多的青瓷器,而她正在为前面一只花瓶贴塑花瓣;侧面即画面前面是三只花瓶,而她身后的壁架上整齐地摆放着二十多件瓷器,左边放着一尊观音像。画的上方天头留有行书题记一则:“古瓷生辉。癸亥初冬,震坚写于龙泉青瓷研究所。”题记下用一印,白文“震坚”二字。左下角用一闲章为朱文。

该画在看似繁杂的氛围中,突出画中青瓷少女的甜静美。从众多堆砌的静物瓶中,反而显出动态少女的甜静优雅,分寸把握到位,作者功力已炉火纯青。

1.6 《东坡赏砚》图镜片(图6)

尺寸:纵465,横345mm。

纸本国画,设色水墨人物画。画面中仅塑造了一个侧面而立的坡形象。只见他头戴儒巾,身穿长袍,斑霜须鬓,道骨仙风,衣摆与佩缨随风而飘。寒风中他全然不顾,双手捧着砚台,在专心至志地鉴赏龙尾砚品。右侧三分之一有题记一则:“东坡赏砚图:《洞天清禄录》记载,龙尾砚,石细润坚韧,久用不退锋,并有星斗云月气象,殊为珍奇。甲子秋,震坚写于西子湖上。”题记末盖二印:朱文印有一“李”字,白文印为“震坚书画”四字,画右下角盖一印章朱文。

1.7 《印度少女》图镜片(图7)

尺寸:纵710,横685mm

为设色纸本意笔彩墨人物画,已拓裱。右中下方位置画一盘膝侧坐之印度少女,身披纱丽,纱丽上方局部红色,分外夺目。底部局部黑色,纱丽下露一脚掌。颈部挂二彩色项链,耳有耳垂,黑色长发垂落项背中上部。面前有一瓶花。上有题款自右至左一行:“静写印度人生活之趣,辛未,时客新加坡。震坚并识。”静字隶书,余为行书。款末盖一白文印“震坚”,二字自右至左,篆书。右下方有一闲章朱文。

1.8 《背面站立女人体》图镜片(图8)

尺寸:纵970,横665mm 。

纸本设色国画人物画女人体。正背面站立少女人体画。构图中少女顶天立地,头部长发披肩,两手左臂垂放于前腹,右手高抬弯曲似抿脸部。右脚掌为土丘遮挡。背景为缓坡。天空中背景为美丽之蓝天白云。右侧边土坡上方有行书题名“震坚”二字,下用一白文印章。

1.9 《正面站立女人体》图镜片(图9)

尺寸:纵865,横690mm。

纸本设色国画人物画女人体。正面站立女人体。善长发披肩,左鬓有一蓝色发夹,脸微向左侧,双腿站立叉分,画至膝部。画之背景为海涛,呈辽远之感。左下侧直书行书题记一行:“丙寅秋凉,震坚于浙美西楼”。 其下用一白文印篆书“震坚”二字。

1.10 《左侧仰坐女人体》图镜片(10)

尺寸:纵840,横761mm。

设色纸本中国人物画镜心。画一少女左侧仰坐于水中石上,左手腕佩红色玉镯,支于石上。头微低垂,五官端正,双脚掌应该是安放水中而不见。其背景当是小洲,睡莲分二组,左侧一组二朵,右侧一朵,身后背景为淡墨。右下侧荷叶下有一行书题记:“丙寅年震坚写。”题记后用一白文印。

2 李震坚及浙派意笔人物画

2.1 意笔人物画

工笔与意笔是传统中国画中两种不同线描形式造成的各自独立的艺术表现体系,而且一直沿着各自的艺术规律发展着各自的艺术特色,强化着各自的艺术个性。

在中国古代意笔人物画中,非常注重线的功能,为了突出线的艺术效果,常常很少甚至根本就不着色。从历代流传的大量意笔线描佳作的表现形式上看,大到可分为三类:一是工笔型线描的粗笔化。其用笔的自由度、对比手法的强化与多样都有所发展,线的构成规律与工笔相类似,但带有意笔基本特点。二是打破了工笔画线的构成规律,只保留中国式线描的基本要求,而按意笔艺术处现上的需要去改变线描的类型,并追寻新的构成规律,从而丰富了线的类型、线的表现力、线的形式美,使之有利于作者感情的发挥,同时也有利充分发挥意笔线描的长处,强化意笔线描的个性,并最终发展成为与工笔线描并行的一大体系。第三类是线的笔意延伸与扩大,成为线、点、块、面组成的大写意与泼墨画,这是意笔线描规律和个性的高度强化,是“线”意识大幅度渗化与发展,在表现上更带有强烈的主观自我表现意识。因为它是为了追求物象最本质的东西,而依作者主观感受去重新塑造对象,大取大舍,概括、强化、变异,甚至局部地抽象对象,因此在艺术手法上仅以线描不能满足这种感情的表达,于是带有线的艺术特征的块、面、点便进入了意笔线描体系,构成了一个新的技法和审美领域。

意笔线描是在胸有成竹的基础上爆发式的即兴完成,修养、功力、情绪、感觉集中在短时间内的运笔过程中,终以自如、流畅、简便而内涵丰富的线准确地塑造形象。

2.2 浙派意笔人物画

浙江的水墨人物画从中国画花鸟传统技法切入,强调以书法为经络并使笔墨、线条、意韵与火热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达到了形式语言在审美意识上的协调和画种材质的高度一致,具有强烈的艺术个性和时代特征,从而与当时北方素描加水墨的画法拉开了距离,成为相当长时期里新中国人物画的领头羊,在新中国绘画史上写下了重重的一笔。李震坚、周昌谷、方增先等创始人取得的优秀成果。

浙派意笔人物画――传神得意。如何传神?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引用了潘天寿的名言“写生而勾写神”,他阐释这里的“生”,既是生活之“生”,又是生机生趣之“生”。没有生活之生,生机生趣如何来?光有生活,不能捕捉生机生趣,不能让笔墨动起来,艺术如何能发出光来?“传神得意”就是要让人物的生神与笔墨的活意相复合,从而进入创造的新境界。

“浙派人物画”以中国绘画特有的“骨法用笔,墨分五彩”的传统表现形式,精准、概括、传神的造型能力,融时代生活气息,赋予人物画以新的立意和格趣,而不断地见诸于各类国际、国内的重要展览,取得了各种荣誉。

2.3 李震坚(图11)

李震坚(1921~1992)新建岩山下人。民国30年(1941)入绪云仙都初级中学读书。毕业后留校任职员。1936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前身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科,受业于黄宾虹、潘天寿等艺术大师,学山水、花鸟,兼习人物素描、油画。毕业后留校任教,专攻中国画人物画,由讲师、副教授而教授。在多年的美术教育和中国画人物画创作实践中,继承中国画优良传统,并吸收西洋画之所长,融会贯通,为中国画艺术教育的中坚力量,现代中国画人物画奠基人之一,名扬海内外。

其以中国画笔墨技法表现人体美感的崭新画风,获得高度的评价。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美术家协会理事、西泠印社社员和特聘画师。80年代,应聘任缙云县文联名誉顾问、缙云县政协诗书画社顾问,为家乡美术人才培养和美术事业发展做出不少努力。 作品有《井冈山的斗 争》、《妈妈的新课题》等。著有《李震坚画集》、《中国写意人物画》、等画册与专著。国内外多种专业辞典与传记有著录。

1953年中国美术学院决定筹建彩墨画系,得以使他与周昌谷、方增先、宋忠元等人入选该系,才开始“尝试素描写生与中国传统笔墨相融合”的新的中国人物画,从而“日后形成所谓‘浙派人物画’”的。

李震坚就致力于现代题材人物画的创作与教学。在对中国现代人物画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他学习、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继承中国画优良传统之余,又吸取了西洋画的长处,将传统水墨画的技巧融入到素描造型结构中,通过用笔的变化把握形象特征,达到“应物象形”、“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从而使水墨人物画具有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性,衔接了写实人物与传统水墨语言之间的隔膜与断层。

李震坚出身浙江山区,秉性质朴,早年生活习惯和性情养成了他亲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创作习惯。他的人物画内容多以代表人民大众形象的工农兵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为多,所作皆充满了大自然的生趣美感和画家热爱生活的朴实情感。1972年,李震坚到靠近东海的石塘一带体验生活,他亲身体会到了渔民们的生活,他们在风浪中与自然搏斗的场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归来后,李震坚便创作了《风浪里成长》等表现渔民生活状态的作品。画面的正中是一艘渔船,远处滔天大浪向渔船压来,一老一少两位渔民信心满怀,无所畏惧的驾船继续前进。这幅画显示了画家的思想深度,将对人定胜天的歌颂与期望国家和社会渡过难关的寓意隐藏在了画面中。

3 结语

李震坚在创作中乐于表现劳动人民形象,提倡面向生活。他表现少数民族风情的作品如《傣族少女》、《竹楼小景》、《种花姑娘》、《试新衣》等,极富时代精神与民族特色。1980年,李震坚带领学生赴云南写生,原始的丛林、好客的傣族同胞给他带来了无限的愉快,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在近半年的时间里他住在瑞丽一个生产队长的家里,少数民族姑娘和傣家的竹楼、小桥成为他的创作源泉。《傣族少女》的背景是一丛正在开花的芭蕉和肥大的叶片,美丽的傣族少女神情专注;《种花姑娘》中种花的少女双手各抱持着艳丽的红色与黄色的鲜花;《试新衣》却是在芭蕉丛中,年轻的女孩子手提刚刚穿在身上的民族服装,展现了一种动态的心情。一个个活生生的形象,具有鲜明的南国气息,充溢了典型的南国生活情趣。李震坚在这些深入生活、寻找生活之美和艺术之美的旅程中,深深感悟到了艺术的真谛。

上一篇:外国文学教学与文本细读 下一篇:大学体育舞蹈教学与群众体育舞蹈的相互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