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囊肿误诊一例

时间:2022-07-29 08:03:32

【中图分类号】R65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549-01

患者男,46岁,因右足掌中部硬结节疼痛三年,且无法正常行走遂来我科就诊。三年前因右足掌中部硬结节于当地诊所就诊,诊断为“鸡眼”,给予鸡眼膏外用,在大医院作冷冻治疗效果均不佳。后又自己在家经常用刀片削刮,仍不见效,而且越发严重,以致无法正常行走。

体检:身体健康,各系统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右足掌中部一0.6×0.6cm的疣状物,边界清楚压痛明显,周围皮肤无异常,诊断“跖疣”。

治疗:常规消毒,在2%利多卡因局麻下行激光切除术。当激光切除深度约1.5cm深达掌骨时仍不见疣体基底部,遂又改变治疗方案,拟在局麻下行扩创探查术。常规消毒,铺巾,用1%利多卡因+0.1%的盐酸肾上腺素局麻,梭行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钝性剥离,用止血钳钳夹,取出一长约2cm之指套样组织,创口分层缝合。14日拆线痊愈。术后2年随访,无自觉症状。组织病理:囊壁包膜完整为复层鳞形上皮,自腔内壁至外层依次为角化层细胞,极薄的颗粒层,肌细胞层和基底层。腔内为嗜伊红色,呈同心圆状排列的角化物质。诊断为“表皮囊肿”。

询问病史,原来患者于5年前在建筑工地干活,不慎被铁钉扎入足底,伤口感染,住院治疗一月,后又断断续续时好时坏,几年来始终不能正常行走,无法去建筑工地干活。

讨论:表皮囊肿是一种常见的皮肤囊肿,与之有关的发生机理有以下三种:1、起源于皮肤附件中较为原始,即有分化潜能的上皮细胞。2、皮脂囊肿的皮脂细胞发生萎缩,而由剩下的鳞形细胞增生形成。3、损伤,如木片刺伤或手术时片段表皮被带入真皮内,故又称种植性或者包涵性囊肿。表皮囊肿多见于头皮、颈、背、阴囊和躯干部的真皮或皮下组织内,单发或多发性。手足部位的囊肿常由创伤引起,因很多的病理先前有手足刺伤史[1]。本例误诊,分析原因主要是对本病认识不足,粗心大意,未仔细询问病史,创伤是本病的主要病因。手术是治疗本病的唯一有效方法。手术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肌腱,防止肌腱损伤彻底止血,缝合时要分层减张缝合,因足底组织弹性差,防止伤口裂开。

参考文献

[1] 顾绥岳.外科病理学[M].上海:江苏科学技术,1986.26

上一篇:浅析团队建设在护理教学中的作用 下一篇:急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