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字妙联等

时间:2022-07-29 07:59:29

拆字妙联

金 旺

清朝康熙皇帝求才若渴,一旦发现人才,便不拘一格地重用。一天,康熙听说一位和尚很有学问,便请他来宫中下棋。康熙与和尚连下三盘,并出上联试其诗才:

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为柴:

此联拆“岩”、“枯”、“柴”三字而成,文字连贯。

不料,和尚随口应答:

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更妙。

康熙一听,和尚妙拆“泉”、“好”、“妙”三字,对得无懈可击,心中十分高兴,随后委以重任。

雍正年间,有一位老童生颇有才华,但没有后台,加上性情耿直,不肯送礼给考官,因而参加科考12次都落第。但他仍不灰心,继续应考。考官看见他的名字就很不高兴,随手将他的考卷丢在一边,还吟了半联来讽刺:

上钩为老,下钩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语气尖酸刻薄,老童生知道后感慨盈怀。他想,自己之所以“考到老”,就是因为考官,于是一气之下大声吟出半联来回敬考官:

二人成天,一人成大,天大人情,人情大于天。

考官听罢,气得半晌也说不出话来。

皇帝就是“君”?

“君”的上面是“尹”字,“尹”在古时有治理的意思,后来引申为做官的通称,如令尹、京兆尹等:下面的“口”字表示发号施令。因此,“君”最早指的是各级拥有土地的统治者。

君主制国家建立之后,“君”除了指国家元首,还指一种封号,如战国时的孟尝君、平原君等。

古时候,人们有时把天、太阳、神仙等称为君。

君又是对人的尊称。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这里的“君”就是王维对元二的尊称。此外,在古时,子孙可称父辈、祖辈为君,如把父母称家君,亡父称先君。妻也可以称夫为君。如《孔雀东南飞》中:“十七为君妇,心中常悲苦。”

君还有主宰、支配的意思。如古时称心为天君,即一身之主。

综上所述,“君”字的意思是十分广泛的,在阅读古诗时千万不可把“君”字仅理解为君主或皇帝。

请同学们想想下列诗句中的“君”指的是谁――

1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3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4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枇杷”与“琵琶”

从前有个公子哥,好吃懒做,不好好念书。长大以后,常常念白字,写错字,笑话出了一大堆。

有一天,他的妻子病了,想吃枇杷。他打发仆人去买,那个仆人是个哑巴,他就写了一张纸条,比划着叫仆人去水果摊买吃的东西。哑巴不识字,出了门,到了水果摊前,把纸条往上一递。卖水果的认识字,一看就笑了,指着对面的乐器店,叫他上那儿去买。哑巴进了乐器店,店主一看也乐了,在纸条上又写了一句:“这东西没有整三斤的,所以没法卖。”哑巴拿着纸条回来了,公子哥一看他空着手就火了。哑巴把纸条递了过去,公子哥更火了:“怎么没法卖,真是胡说!”他妻子拿过纸条一看,“噗哧”一下笑出声来。原来公子哥把“枇杷”写成了“琵琶”。于是她就提笔在后面写了一首打油诗:

枇杷并非此琵琶,

只怪当年识字差。

倘若琵琶能结果,

满城箫鼓尽飞花。

公子哥看过妻子写的打油诗,羞得满脸通红。

“枇杷”和“琵琶”读音相同,都读pipa,是向音词。但“枇杷”是一种水果,而“琵琶”则是一种弦乐器,意思和写法完全不同。因为“枇”和“琵”有相同的声旁“比”,所以“枇”和“琵”读音相同;“杷”“琶”有相同的声旁“巴”,所以它们也读音相同。“枇杷”二字的形旁是“木”。表示和树木有关。“琵琶”二字的形旁是“珏”,表示两块玉石互相撞击。玉石撞击会发出美妙悦耳的声音,所以“琵琶”是一种乐器,能弹奏出悦耳的音乐。

“青史”是什么?

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而称史书为“青史”。杜甫《赠郑十八贲》:“古人日以远,青史字不泯。”于谦《收麦诗》:“更有青史播清名。”

这里的“青”指的是竹简,“史”是指历史或史书。因为在还没有发明纸张的古代,一般的书籍大都使用竹简所制成。竹简也就是串起来的竹片,古人将其编联成形状像“册”字的书,是古代人用作书写的工具,亦用来记载历史,所以后世即以青史作为史书的代称。成语“名留青史”便是指在历史上留下功名,永垂不朽。另外有“汗青”一词亦指史书而言,因为竹子表面有一层竹青,含水分,不易刻字,所以古人将竹简放到火上炙烤。经火烤处理的竹简刻字方便且防虫蛀。当时人们把这火烤的程序叫做“杀青”,也叫“汗青”。所以汗青一词亦被后世引申比喻为史书。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里有:“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简便算“平方”

刘法光

计算数的平方会让人觉得很麻烦,经过演算和思考,我发现了一种简便的算法。

先将这个数的个位数与个位数相乘,作为得数的个位数(该进位的耍进位),再将这个数与这个数的个位数相加之和乘以这个数的前几位数(有进位的,积再加上进位的数),作为得数的前几位数,即为该数的平方数。

如:(1)122=12×12,

先算2×2=4,4即为得数的个位数;

再算(12+2)×1=14,14即为得数的前几位数;

就可得出:122=144。

(2)252=25×25,

先算5×5=25,5即为得数的个位数,2进位;

再算(25+5)×2=60,60+2=62,62即为得数的前几位数;

就可得出:252=625。

(3)171 2=171×171,

先算1×1=1,1即为得数的个位数;

再算(171+1)×17=2924,2924。即为得数的前几位数:就可得出:1712=29241。

(4)3562=356×356,

先算6×6=36,6即为得数的个位数,3进位;

再算(356+6)×35=12670,12670+3=12673,12673即为得数的前几位数;

就可得出3562=126736。

以此类推,还可以快速算出位数更多的数的平方数呢!不信你试试!

土耳其商人

有一个土耳其商人,想找一个助手。有两个人前来报名,商人想测验一下这两人中谁更聪明。他把两人带进一间既没有镜子,也没有窗户,全靠灯来照明的房子里。然后商人打开一个盒子说:“这里面有五顶帽子,两顶红的,三顶黑的,现在我把灯熄掉,我们三人每人摸一顶戴在自己的头上,然后我把盒子盖上,点亮灯后,你们要尽快说出自己头上戴的什么颜色的帽子。”说毕,就照着做了。当灯亮之后,两个人都看见商人戴着一顶红帽子。过了一瞬间,其中一个人说:“我戴的是黑色的帽子!”这个人猜对了。

想一想,他是怎么猜对的?

想:应首先排除不可能的情况,然后一步步推理出必然出现的情况。

解:猜对的人是这样推想的:一共两顶红帽子,商人头上已经戴了一顶红帽子,如果我戴的是红帽子,对方马上就能断定自己戴的是黑帽子。

我们都不能马上判断,显然对方和我戴的一样,都是黑色的帽子。由于他抢先一步,就猜对了。

巧护理

曾以恒

球场里正在举行世界杯的小组赛,甲、乙、丙、丁4支球队分在同一小组。在小组赛中,这4支队伍中的每支队都要与另3支球队比赛一场。根据规定:每场比赛获胜方可得3分:失败方得0分。如果踢平,则两队各得1分。前三名可出线,最后一名不出线。

经过了激烈的比赛,裁判没有直接说谁不能出线,而是幽默地对大家说:观众们,请你们根据我的条件来猜,谁没有出线。已知:

1 这4支队3场比赛的总得分为4个连续奇数;

2 乙队总得分排在第一;

3 丁队恰有两场同对方踢平,其中有一场是与丙队踢平的。

顿时,沸腾的球场安静下来了。球迷们冥恩苦想,突然,有一位球迷大声喊:“我猜到了。”

裁判走过去,好奇地问:“你怎么知道的?”

他说:“四个连续的奇数有可能是9、7、5、3,9分是3场全胜,但第二名只可能是6分(2胜)而不是7分,与奇数的条件矛盾,所以,4个连续的奇数只可能是7、5、3、1。

“从条件可知,乙排在第一,说明乙得7分(2胜1平);又知道丁踢平2场得2分,若不胜出一场,则得2分与奇数的条件矛盾,所以丁一定要胜出1场得5分。

“丁若踢赢乙,则乙不能得第一,所以丁只能与乙、丙踢平而胜甲;从上面知道甲输给了乙和丁,要胜1场或平1场才不会与奇数的条件矛盾。丙是输给乙平丁,若丙胜甲则得4分,与奇数的条件矛盾,所以丙只有输给甲平丁得1分,甲胜乙得3分则满足所有条件。这样丙就得1分不能出线。”

听了他的解答,裁判不得不夸他是一位热爱足球又热爱数学的人。

算术符号的来历

严 平

“+”号,是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创造的。在横线上加上一竖,表示增加。

“-”号,也是魏德美创造的。从加号中减去一竖,表示减少。

“×”号,是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最先使用的。它的意思是表示增加的另一种方式,因而把加号斜过来写。

“÷”号,是十八世纪瑞士人哈纳创造的。它的含义是表示分解的意思,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

“=”号,是十六世纪英国学者列科尔德发明的。他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线段更相同了,所以用来表示两数相等。

车窗中的物理知识

细心观察一下,各种式样的汽车车窗,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还真不少呢!

轿车前边的车窗玻璃为何要做成倾斜的?

你可能会认为:做成这样不就是为了减小车子行驶过程中的阻力呗!

然而,这种解答是不科学的!

从光学角度看:挡风玻璃是透明的,但不是绝对没有反射。坐在驾驶员后面的乘客会由于反射成像在驾驶员的前方。小轿车较矮,若挡风玻璃是竖直的,则坐在里面的乘客经挡风玻璃在前方成像后,会与车前方行人的高度差不多,这就会干扰驾驶员的视觉判断,容易出事故。而当挡风玻璃为倾斜时,所成的像就会在车前的上方,驾驶员看不到车内人的像,就不会影响视觉判断,保证行车安全。大型汽车一般很高,驾驶员的位置(视线)比路面行人要高些,这时虽然车内乘客经挡风玻璃反射成的像在车前方,但位置比路上行人高得多,且比较暗淡,因而不会影响驾驶员的视觉判断。

为何夜间行车时,车内不能亮灯呢?

在晚上乘车或在路边行走时,我们会发现夜晚行驶的汽车,车内的灯都是关闭的。因为当车内开灯时,汽车的挡风玻璃相当于一个平面镜,车内人、物在玻璃的反射下会在车前方形成虚像,由于车内光线比外面强,所以虚像可能比车前行人还要明显,使司机看不清或发生混淆,造成判断失误酿成交通事故。

薯片为什么是卷曲的

为什么炸薯片时薯片都是卷曲的?新鲜马铃薯的含水量为70%以上,而水分在马铃薯中的分布并不均匀,从中心至表皮递减,所以,按马铃薯的整个切面制作的薯片,其边缘含水分少。油炸薯片时,薯片边缘因为含水分少,比中间部位炸得快,于是便发生卷曲。

长满“钻石"的橡皮泥

今天下午,我和哥哥都想玩橡皮泥了。于是,我就找到了一盒橡皮泥。当我把盖打开的一瞬间,我惊奇地发现:橡皮泥上面沾满了像白糖似的小颗粒。我拿起了一块橡皮泥仔细地看了看,这些小颗粒是白色的、透明的,在灯光的照耀下还闪闪发光,就像一颗一颗的小钻石。

我觉得很奇怪,心里想:这些橡皮泥是不是长毛了?因为已经好长时间不玩了。我就满怀好奇地抱着橡皮泥盒子一边让妈妈看,一边问:“妈妈,这橡皮泥是不是长毛了?”妈妈仔细地看了看,也奇怪地说:“长毛不是这样的,好像不是长毛了,我们去问问爸爸吧!”于是,我们就拿着橡皮泥又去找爸爸。

爸爸先看了看,然后,对我们说:“可能是盐。”接着,爸爸又上网查了一下资料。原来,这些小颗粒真的是盐呀!因为橡皮泥里面本来就有盐,加盐是为了能让橡皮泥变得有弹性,让小朋友玩的时候玩得更开心。到了冬天,天气比较干燥,橡皮泥好长时间不玩了,里面的水分就会蒸发出来,可是盐却不能蒸发,就留在了橡皮泥的表面。

盐真的不能跟水一起蒸发吗?我有点不相信,于是,我又和妈妈做了一个实验。我们找了一个杯子盖,往里面倒了一点水,又放了一勺盐,然后用一根筷子使劲地搅,不一会儿,盐就溶解在水里看不见了。我又把杯子盖放在暖气片上,让水蒸发得快一点,看看水蒸发掉以后,盐会不会再留下。等晚上一看,杯子盖里的水一点都没有了,可是,里面却有很多白白的小颗粒。我想:这是盐吗?然后,我顺手拿起一粒放进了嘴里,好成呀!确实是盐l原来,盐真的不能跟水一起蒸发。

“冻豆腐”为啥那么好吃

“冻豆腐”烧肉,真是美味呢!为哈这么美味?关键就在那些小孔上!

豆腐本来是光滑细嫩的,冰冻以后,它的模样为什么会变得像泡沫塑料呢?

豆腐的内部有无数的小孔,这些小孔大小不一,有的互相连通,有的闭合成一个个小“容器”,这些小孔里面都充满了水分。我们知道,水有一种奇异的特性:在4℃时,它的密度最大,体积最小;到0℃时,结成了冰,它的体积不是缩小而是胀大了,比常温时水的体积要大10%左右。当豆腐的温度降到0℃以下时,里面的水分结成冰,原来的小孔便被冰撑大了,整块豆腐就被挤压成网状。等到冰融化成水,从豆腐里跑掉以后,就留下了数不清的孔洞,使豆腐变得像泡沫塑料一样。

冻豆腐经过烹调,这些孔洞里都灌进了汤汁,吃起来不但富有弹性,而且味道也格外鲜美可口。

上一篇:讲真话的代价 下一篇:振翅雄鹰 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