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孩子与数概念的建构

时间:2022-04-14 03:51:27

家长\孩子与数概念的建构

学习数概念是开发孩子智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家长们都非常重视。

有一位爸爸很苦恼地对我说:“我的孩子怎么就是分不清‘4’和‘7’哪个大呢?真是不开窍!”我问他是怎么教的,他说:“我告诉他数数的时候7在4的后面。所以7比4大。”他这是在用成人的逻辑在教弦子,孩子无法理解,更谈不上运用了。

如何来帮助家长们扩展对数的理解,灵活地支持孩子在家中所展现出的对数的好奇呢?

一、了解学龄前孩子的认知发展特点。

幼儿期的孩子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学习和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往往比较困难,需要通过他们与实物的接触、对生活经验的模仿,与成人的对话而逐渐学习。如果上述案例中那位爸爸用积木排成一排,让孩子数一数积木的数量,孩子马上就能目测出‘7’多‘4’少,非常直观地感受到数量的多少。

二、了解“数”对学龄前孩子的具体意义。

1、自然而然地搜集东西并进行分类

孩子们会在生活中搜集各种各样“宝贝”,比如纽扣、瓶盖、小石头、树叶等等,他们会把这些东西分类摆放。

2、以物品的外观判断数量的多少

幼儿期的孩子们仍以物品的外观来判断数量的多少,物品占据的面积越大,看起来比较多,那么他们就认为数量上就是多。

3、数数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乘电梯的时候、数糖果的时候,孩子经常会数数,他们把数数看成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而不在乎是否数得准确。

4、自然而然地进行一一对应

在游戏时,孩子们有时会自然地把物品一一对应起来,红色的水彩笔带红色的帽子等等。

当我们了解了“数”对学龄前孩子的具体意义时,我们不难发现:学习数学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感性经验,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数学认知的发展。

三、了解学龄前儿童数概念学习的一些内容。

学龄前儿童数概念的内容很多,而且数概念的建构同样也需要循序渐进。

1、“手”“口”一致学数数

数字对于孩子只是一种语言,他数数却不理解数的概念。所以家长就要帮助孩子建立数字与具体实物之间关系的认识。最好的方法就是手口一致的点数,通过动作、语言、思维不断地结合、重复刺激才有可能建立最初的数字概念。

2、从认识“1”和“许多”开始

首先让孩子有“比较”的基本概念。引导孩子观察同类物品中的1”和“许多”:如地上有一个皮球,玩具筐里有许多气球。这样循序渐进的帮助孩子认识“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3、在操作中认识大、中、小

大小概念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孩子需要观察、比较、判断、推理才能得出结论。比如提供大冲、小三本图书,引导孩子进行两两比较,然后再按大小给它们排队,在多次的操作中感知大、中、小的区别。

4、循序渐进,学习形状概念

家长要循序的引导孩子。从基本形状逐步认识复杂形状。如方形可以分为长方形和正方形,用基本图形拼接与分解的方式让孩子加深对复杂图形的理解。

5、创设情境,学习排序

排序(如大小排序、长度排序、点数排序等)可以帮助孩子发展逆向思维和判断推理能力。家长可以让孩子按积木的大小、颜色、形状等特征进行排序等,为孩子将来学习数学做好准备。

四、了解学龄前儿童数概念学习的一些支持性策略。

1、物质环境的支持

除了购买各种各样的数学玩具外,家长还应该带孩子在室外、沙滩、商场等场所,利用生活中的各种自然物、生活用品和工具学习数概念。

2、心理环境的支持

家长要允许孩子随心所欲地去搜集自己喜爱的物品,不要因为弄脏衣服、弄脏手而打骂孩子。要多鼓励,让他们充满信心和兴趣,不断探索数学王国的秘密。

3、顺应本性的支持

孩子天生就喜欢游戏,在游戏中进行数概念的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睡觉的时间到了。家长和孩子一起数一数从客厅到卧室需要走几步呢?玩超市购物的游戏时,让弦子数一数多少东西在购物车里,而多少东西已经放在收银台上?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4、自主体验的支持

只有让孩子自主的操作。自身的实践,才能帮助他们建构初步的数学知识。比如说鼓励您的孩子把彩笔盖上盖子:玩玩具时,请孩子将自己的玩具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从高到矮)的顺序进行排列;将糖果进行硬糖与软糖的分类等等。我们家长应该鼓励和支持孩子的努力,而不是把焦点放在他们的正确性上。重在培养弦子对数学的兴趣,发展孩子的智力,帮助孩子逐步形成正确的数概念。

综上所述,希望各位家长都能够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在生活中循序渐进的开展诸如此类的活动,使孩子体验数学、亲近数学、爱上数学。

上一篇:让全球变凉爽的疯狂办法等 下一篇:向日葵中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