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遗址博物馆与社区文化建设

时间:2022-07-29 04:35:12

史前遗址博物馆与社区文化建设

[摘要]国际博协将新世纪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确定为“博物馆与建设社区”,这显示着博物馆与社区间的关系已成为21世纪博物馆发展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史前遗址博物馆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优势,并提出史前遗址博物馆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史前遗址;博物馆;社区文化

[中图分类号]G2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0-0065-02

时下,“博物馆”与“社区”都不再是人们陌生的词汇;博物馆应该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有所作为,也已经成为博物馆界的共识。作为博物馆大家庭中的一员,史前遗址博物馆为社区文化建设略尽绵薄,亦是分内之事。

一、史前遗址博物馆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优势

(一)不可移动优势

和其他类型的博物馆不同,史前遗址博物馆别无选择地建筑在史前遗址所处的位置和原来的地域,如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建在北京房山区远古先民生活的周口店,西安半坡博物馆建在陕西西安沪河东岸进行过考古发掘的半坡村,其他如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甘肃大地湾博物馆、桂林甑皮岩博物馆、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等,莫不如此。历经风雨沧桑的史前遗址数千年乃至上万年未曾动迁,建成博物馆后成为当地社区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地标。

(二)文化信息优势

史前遗址博物馆保存、展示的文化信息既有文物藏品的,又有遗址本体的既涵盖远古人类衣、食、住、行等生活和生产的方方面面,也包括史前先民艺术、信仰等思想精神的点点滴滴。更值得一提的是,史前遗址博物馆还包含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人类活动关系的大量信息。如史前先民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生活,聚居地的选择有何原因,先民为什么废弃曾经的家园,而这些文化信息和当下社区建设密切相关,有着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三)联想、体验优势

原地保存的古老遗址、身临其境的历史氛围,是史前遗址博物馆独特鲜明的魅力所在和最为引人入胜的地方。当人们零距离面对坑洼不平的文化地层和“土里土气”的出土文物时,总会引发思古之幽情,产生深入探寻和体验的欲望。通过联想、对比古今之异同,通过史前文化的参与和体验,观众能够从中认识先民的创造能力,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这不仅是观众思想和精神的升华,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认同、和谐优势

史前遗址博物馆对遗址状态真实而准确的呈现,以及对遗物、遗存科学而通俗的解读,不仅帮助观众丰富了远古历史文化知识,更增进了观众对史前遗址价值的理解和认同,其中既包括对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影响,对增强文化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心的影响,也表现在对积极、和谐、健康文化生活的影响。

二、史前遗址博物馆开展社区文化建设活动

(一)办展览

史前遗址博物馆是所在社区的重要成员,办好陈列展览,吸引社区民众参观是博物馆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形式。近年,国内各史前遗址博物馆陆续进行基本展览的调整改造工作,将保守、刻板,老学究式的专业化陈列,变成通俗易懂、注重参与互动的亲民化陈列。河姆渡遗址博物馆2008~2009年闭馆改陈,重新开放后展览大获成功,其放下身段,强化与普通观众沟通的陈列设计理念赢得观众广泛好评。举办临时展览也是史前遗址博物馆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据《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报告》(2011年度)统计报告,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2011年举办原创性临时展览四个,引进临时展览三个。这些与史前遗址博物馆内容相关的展览,不仅让社区民众获取了更多的知识信息,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增加了民众对于社区内史前遗址博物馆的关注度。

(二)送讲解

史前遗址博物馆在馆舍之外的社区文化活动既有较传统的形式,如博物馆在社区举办一些小型流动展览并安排同步讲解或讲解员走进社区学校开办“史前历史文化课堂”、博物馆专家在社区单位举办专题讲座地有一些创新、时尚的教育项目,如西安半坡博物馆的“原始部落快乐行”。这项活动2012年开始实施,旨在通过交流、展演、参与、体验等新颖活泼、灵活生动的形式解读原始文化。目前,根据传播对象和主题的不同,分为不同版本,其中包括“时光倒影”、“远古之旅”、“情景舞台”、“半坡古韵”、“争分夺秒”、“古今穿越”等板块。“原始部落快乐行”丰富的活动内容,热烈的现场气氛,令人感受强烈,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台湾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馆社区文化建设借鉴

十三行博物馆地处台湾省新北市八里乡淡水河海界处的南岸,是一座保存大量陶器、铁器和史前炼铁遗迹的台湾史前遗址博物馆。十三行博物馆的建立,缘起于遗址的抢救性发掘――当时台湾省住都局已得到批示决定在十三行遗址上兴建污水处理厂,此举势将彻底破坏遗址,后经考古学者大力呼吁,遗址抢救发掘工作得以开展。在此过程中,考古学者们一方面从事严谨、细致地发掘,一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地遗址保护宣传,赢得了社会大众,尤其是八里社区民众热情的支持和回应,最终十三行遗址被“内政部”指定为台湾重要文化资产二级古迹,并决定保留遗址区域,由台北市政府筹设十三行遗址文物陈列馆,后更名为十三行博物馆。

2000年之后,十三行博物馆开始了新馆建设和陈列改造,这项工作历经三年时间,从博物馆馆区环境、建筑的规划设计到陈列方案的拟定和布展,十三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设计师与八里社区的民众深入沟通和交流,采用邻长访谈、调查问卷等形式仔细听取民众的意见和建议。2002、2003年,十三行博物馆新馆建筑因内涵深刻的设计理念和独特的外观造型,两度获得“台湾建筑奖”首奖和“远东建筑奖――国内杰出建筑设计”首奖。

十三行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凝聚了社区民众的智慧。在社区座谈中,民众提出希望于博物馆之外就有回到十三行人生活年代的感觉,希望展览视角从普通参访者切入,展览内容让普通观众易于理解。这两点建议在十三行博物馆的陈列展示中得到了体现。2003年重新开放后,观众来到十三行博物馆新馆之外,从观赏博物馆建筑时就已进入“重返十三行”的情境之中了――不同形态的建筑群,象征山与海,表达出过去与现在的时空意象;特意设计成倾斜不正的八角塔,隐喻考古现场无法重现。十三行博物馆常设展以“重返十三行”命名,各个单元的内容用讲述故事的方式串联起来,观众从“发现十三行”、“抢救十三行”、“探索十三行”开始,慢慢“走进十三行”、“遇见十三行”、“认识十三行”,逐渐强化了对十三行遗址的理解。

十三行博物馆还制定了“水岸・社区・博物馆”的总体规划,旨在结合社区力量,吸引民众积极参与八里地区的自然和文化建设,以提升社区生活品质。十三行博物馆的社区文化活动可谓多姿多彩,充满奇思妙想,且影响广泛。仅以2012年年度年庆活动为例。元旦期间,十三行博物馆举办“蛋生好运・幸福希望十三行”活动,合作者既有社区八里国小大鼓队同学,又有社区推选的爱心妈妈们;春节期间活动异彩纷呈,有配合赛德克文化特展的“八里彩茶趣――赛德克彩虹幸福茶”,有以龙年为主题的“龙腾马跃卡幸福一十三行马卡龙”,还有观众动手参与的“勇往掷前――掷出幸运十三”2~4月,又成功举办了“新北市考古生活节”,活动不仅包括“八里左岸艺术节暨社区营造”、“考古博览会、考古工作坊”,还有“十三行博物馆九周年馆庆”和“十三行遗址踏查”,据《2012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馆年报》中的统计数字,这次不到两个月时间的活动一共服务社区民众28911人。

四、国内史前遗址博物馆如何参与社区文化建设

(一)社区文化建设要从让民众理解保护史前遗址的意义和建立史前遗址博物馆的重要性入手

文学家陈之凡先生在著作《剑桥倒影》中感慨:“许多许多的历史,才能形成一点传统,许多许多的传统,才能形成一点文化。”悠久的历史是宝贵的文化资源,保护好深蕴内涵的史前遗址,不仅能够促进社区民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更能够从中提炼出社区文化的精神。建立史前遗址博物馆,不仅是重构起社区民众的记忆,也体现了社区民众对于历史遗产的自觉的认识,而这也正是社区文化的一个重要基点。

(二)理解的方式是吸引社区民众积极参与史前遗址博物馆活动

载入西安半坡博物馆馆史的一次展览给了我们最好的例证。据《叩访远古的村落――石兴邦口述考古》一书所记:上世纪50年代,半坡遗址发掘过程中曾举办过一个展览会,“展览分两部分进行,一是在发掘现场由学生(北大实习生)现场讲解,再一个是在墓葬区的断崖下划出三十多米长的一段地方,挂了些图片和绘图,由群众自由观看(也有学生义务讲解)”。就是这次不讲究形式设计的“路边展览”,吸引了“数十万人,有附近的农民、工人、机关干部和中小学生。有些当地群众看到古人的坛坛罐罐居然这么重要,就把他们以前在附近其他地方挖土挖到的出土东西交了上来”。“令人惊讶的是,一些交来的东西比我们挖出来的还完整。”时隔60年,现在史前遗址博物馆不仅可以策划实施更多更新的宣传教育活动提供给社区民众,还有事关史前遗址博物馆建设的,如土遗址的加固保护、投资决策会、发展论证会等都应该邀请社区民众参与。

(三)史前遗址博物馆的建设、发展要和社区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诚如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先生所言“博物馆正在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史前遗址博物馆应该立基于所在社区,为社区民众广泛使用。这种使用不仅包括让老人在这里聚会,恋人在这里完婚,友人在这里小酌,孩童在这里嬉戏;还应该包括让文化在社区土地上生生不息,无论社区生活怎样继续和变迁,古老文化的因子能够得以传承和延伸。

五、结语

目前,国内大多数史前遗址博物馆都积极投身于社区文化建设之中,但是,社区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需要我们科学构思,社区文化活动的经验还需要我们摸索总结。路漫漫其修远,唯有在正确的道路上,才能走得更远。

上一篇:虚拟社会资本对消费者与品牌相关的在线行为的... 下一篇:清末民初烟台蚕业三人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