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体施工法在铁路桥梁中的应用分析

时间:2022-07-29 04:09:53

转体施工法在铁路桥梁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铁路桥梁建设中所应用到的转体施工法具有无支架的特点优势,因此在对山谷、河流等地域进行跨越时能够不受到过多的限制,其优势极为突出。转体施工法主要分为平转法、竖转法以及两者结合的方式,在铁路桥梁的施工建造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文章首先对转体法其自身以及应用中的优势特点进行了介绍说明,之后对具体施工及相关需着重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帮助促进转体法在今后的科学良好应用。

【关键词】转体施工法;铁路桥梁;应用

0.前言

转体施工法在其应用中能够做到将处于障碍物上空部分的工作转至为岸上或与地面相隔较近区域的作业。如此一来,便能够将铁路桥梁的施工难度进一步降低,为其顺利施工提供帮助。

1.转体施工法简要介绍

在铁路桥梁的建设发展中,诸多先进施工工艺的产生应用均会给其带来直接性的影响。转体施工法在其应用中能够将整个铁路桥梁的建设范围进行科学的扩大化,创新型的建桥思路得以打开,具体是指:从跨中部分将桥梁进行分割,将其分为两个半跨结构。将分割出的半跨结构放置于稍偏于轴线的位置上进行施工,待其完全成型后,运用相关的体系将半跨部分进行旋转操作,并将其集中于跨中进行结合。转体施工法最先产生于上个世纪的40年代,在其产生之后便在铁路桥梁建设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科学应用,同时还促进了转体桥梁的诞生发展。

转体施工法的主要施工优势特点:第一,在应用转体施工法进行铁路桥梁建设时,其所需运用到的专业设备仪器较少,且整体的操作技术手法较为简便灵活,安全稳定性较高。第二,内部结构具有极佳的科学合理性,且整体的受力面积范围较为明确化,具有极为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第三,在转体法的应用途中,对于一些因高山、深水等自然地势因素造成的施工阻碍能够尽可能地避免消除。在对部分承担着较大运输压力的铁路桥梁进行建设时,转体法的应用优势就更为突出化。第四,整个施工过程中工作效率极高,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节省建设时间,从而进一步降低铁路桥梁建设的成本造价,对投入资金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科学合理的进行转体法的应用,能够在获取到极为优良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为社会效益的增强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2.转体施工法在铁路桥梁中的具体应用施工

2.1 正式施工的前期准备

第一,在转体施工法应用中所需的液压及电器相关设备在正式实行运用前,需对其进行运用测试,确保其正式工作的顺利性。

第二,在将相关设备安装完毕后,依照相关图纸的设计内容对控制台、泵站等进行正确连接。

第三,在设备空载的情况之下对其进行运行测试,并运用千斤顶的施力值计算公式对泵站的具体油压数值进行科学计算,确保其属于正常范围内后方可进行下个操作步骤

第四,对牵引索进行正确安装。钢绞电缆周边向着转动体系中承重设备的上转盘所标示的牵引方向前行,经过千斤顶及其相关的夹紧设备。

第五,对原有的固定类装置及其支撑部位实行彻底化的拆除处理[1]。

第六,在实行转体施工法的具置进行限位的设置,从而避免出现转体完成工作要求后继续前进。

2.2 试转体

铁路桥梁建设中的试转体工作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对钢绞线进行预紧操作。运用千斤顶将钢绞线进行逐步收紧,具体的力度大小为1~ 5kN,主要方式为对称式且需进行重复循环,从而达到钢绞线受力平衡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应着重主要的是,不要将钢绞线缠绕于承重设备的上转盘上。

第二,对控制台进行开启操作处理,通过辅助型设备对千斤顶进行逐步推移处理,与此同时及时进行转体操作。在转体操作过程中,需将转体桥的静摩擦力所带来的影响尽可能地克服。

第三,在进行转体操作时,还需对整体的测试时长及相应的速率进行具体详细的记录,依照测试结果对转速进行改良优化。

在铁路桥梁建设的试转体工作进行中,应对整个转动内部结构进行全面化的观察研究,对其科学稳固性进行考量判定。对转体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异常等状况进行科学分析,积极制定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故障问题的妥善解决。

2.3 正式转体

第一,同步转体过程中的科学控制。在时间同等的状况之下,实行无线方式的通信指挥工作;转体工作中所运用到的千斤顶设备型号应做统一化处理,对相关的油表压力实行科学有效的控制;观测工作的进行也应保持高度的统一一致性。

第二,在将整个转体结构进行旋转操作时,待其与所设定的位置之间相隔5°左右时应注意将整个转体速度进行放缓处理。之后运用手动的方式对千斤顶进行有效控制,当其与设计距离相隔1°时,可将外力牵引动作停止。如果在整个转体过程中出现过位的情况,可将位于下盘的保险柱作为支撑所在,运用千斤顶进行反推操作,将其位置进行科学的纠正处理。

第三,转体就位。对于转体的就位操作主要需通过经纬仪进行中线纠正,所存在的差距值应小于2厘米。

2.4 转盘的封闭操作

在对转体进行科学正确的定位后,相关的测量数据值也与标准水平相一致[2]。在此种状况之下,应在设备保险柱的两侧部分将型钢反力架实行焊接操作,在将钢制楔块放入后将其进行暂时性的锁定处理。对底盘的表面部分进行清洗操作,并在其表面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操作,从而使得上下盘能够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3.转体法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对球铰竖直度及转盘水平度的科学控制

在转体施工过程中,将球铰中钢轴的具体高程进行科学调整后,其内部钢轴线应为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直线。而且还必须与下转盘附近的高程保持在同一各平面之内,两者之间所存在的误差值应不超过0.5毫米。具体的控制方法为:运用水准仪设备对球铰附面的四点进行略微调整,之后运用水平仪进行精准化的调控。应注意的是水平仪的具体精度值应为0.1毫米。

3.2 球铰的表面摩擦力控制

为了对摩擦力实行科学有效的控制并进一步减小化处理,应在钢板表面方式具有较强抗压力的聚四氟乙烯滑动片。之后再将剂进行涂抹处理,从而进一步削弱整体的摩擦系数[3]。在将滑动片安装完毕后,应确保其顶面处于同一球面之上,所存在的差距应小于1毫米。

在确保各项检查结果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后,应在滑动片上进行聚四氟乙烯粉的涂抹处理,确保其能够覆盖所有滑动片间存在的空间领域,整体高度还需略高于滑动片。在整体的安装操作中,应充分确保球铰表面的清洁平滑度,杜绝杂物出现在球面之上,以此达到进一步减小摩擦力的目的。

4.结语

在铁路桥梁建设中,积极应用转体施工法能够进一步确保整个建设项目的安全可靠性。与此同时,还可将施工中存在的自然、地势类阻碍进行科学的避免解决,为桥梁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帮助。对转体法在铁路桥梁建设中的具体应用状况进行说明、分析及研究,对其相关的注意事项进行熟悉掌握,能够帮助推动铁路桥梁建设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宏伟,魏胜国.铁路桥梁转体施工关键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1):52-70.

[2]曾鸣.转体法在铁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2):112-136.

[3]程飞,张琪峰,王景全.我国桥梁转体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J].铁道标准设计,2011(06):67-71.

上一篇:公路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的探究 下一篇: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