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印度洋的风

时间:2022-07-29 01:11:47

谁知道呢,也许有一天你也会成为落户这个众神眷顾的岛屿的艺术家。

有人说,这里是众神的国度,有人说,这里的人们每一个都是生活家。这里是巴厘岛,南纬八度的一处适合慢生活的地方。茱莉亚・罗伯茨曾经拍过一部电影叫《美食祈祷恋爱》,被人们说是“在意大利美食,在印度祈祷,在巴厘岛恋爱”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取景地就在巴厘岛。大嘴美女罗伯茨或是骑着自行车在椰林里穿行,被阳光洒了一身的金色,或是在稻田环绕的别墅外做瑜伽,在撒满红色花瓣的浴缸里思考人生,抑或是与身着传统服装的人们一起走过窄窄的街道,看当地人在圣泉寺沐浴祈祷。每一帧画面都让人心动。

稻田

尽管巴厘岛是一座海岛,理应以海滨风光闻名,但是作为一座面积不小,有着丰富地形和景观的岛屿而言,海滩并不是巴厘岛的唯一,甚至不是巴厘岛最亮丽的风景。如果选一个代表性的风景,稻田应该是最不容错过的。一年四季,这里的稻田都郁郁葱葱,不管是城镇里的小片的景观式的稻田,还是山野里绵延到远方的,山坡上层层叠叠的,总是带着清新的绿意,沾染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水稻本是生活的必需品,不过在巴厘岛更有一种装饰的意味,不管是大酒店还是小旅馆,都喜欢用“稻田villa”的概念来吸引人。我在巴厘岛时所住的小旅馆,后院就对着一大片茂盛的稻田,田里还站着袖子随风摇曳的稻草人,农夫每天也会下田耕作,赶走调皮的鸟儿,一派天然的田园风光。在田地的那一头还有一家餐厅,可以看得到人们坐在餐厅的廊下吃饭、走进稻田中拍照。远处则是巴厘岛众多火山的某一座,云雾缭绕。巴厘岛多雨,若天气好时就可以看见它,若一片乌云袭来,我就乖乖坐在自己的房间门口,看雨打稻叶,听取田里的蛙声一片。 稻田里的风车叮叮咚咚地响着,像是这里独有的音乐一样。 古朴而庄严的乌布王宫。

舞蹈

“弥漫着令人毛骨悚然的诡异气氛的kecak舞其特色是成年男子和男孩组成的‘合唱团’,通常有50-100个男性演员表演,光膀子,穿格子布裤或黑裤,表演的故事是五幕的歌舞剧,表述罗摩王子与爱人的故事。这些人围坐成一个同心圆,边吟唱着模仿猴群的chak-a-chak-a-chak,边慢慢进入一种神志不清的状态。”这是《孤独星球》旅游指南里对巴厘岛的舞蹈进行的一段描述。在乌布皇宫,每周都有几次夜晚的表演,每次表演内容不同,既有《孤独星球》所说的kecak舞,也有barong舞和legong舞,kecak舞大约可以理解为“猴子舞”,barong舞则是狮子舞,legong舞一般翻译为“黎弓舞”,这些舞蹈的题材大多取材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故事,配以印尼特有的甘美兰音乐,结局大多是正义战胜邪恶。

我们并没有看到指南中所描述的“毛骨悚然”的猴子舞,而是在乌布皇宫赶上了一场黎弓舞的表演。古老的建筑在夜晚的灯火下分外神秘,乐手们席地而坐,演奏起叮叮咚咚的甘美兰音乐,他们不需要指挥便可以自动完美的配合,大概也是家传的功夫,这种音乐初听觉得非常神奇,但听一会儿不觉有几分昏昏然,此时舞者开始登场,舞者不管男女都裹着金色与红色为主的彩衣,戴着华丽的首饰,脸上浓妆艳抹,配合本地人浓丽的眉眼却很相宜。这种舞蹈表演非常注重面部表情和手上的动作,舞者们双目圆睁,眉毛不断挑动,身子灵活地扭动着宛如水蛇。在迷幻的甘美兰音乐中,在歌者用本地语言唱出的听不懂歌词的歌曲中,戴着诡异面具的人物忽然窜出,“弥漫着令人毛骨悚然的诡异气氛”,《孤独星球》对巴厘岛舞蹈的形容果真贴切。

巴厘岛也是有名的艺术之乡。早在20世纪30年代巴厘岛就被西方旅行者挖掘出来成为旅游胜地,也开始在西方的艺术界小有名气,很多艺术家来到这座与世无争的岛屿进行艺术创作,因此这里画廊众多。巴厘岛的画廊大多是现代艺术画廊,很多作品既带有先锋艺术的特点,又受到东方文化的影响,很值得一看。巴厘岛本地的手工业发达,石雕、木雕、蜡染、绘画等都充满了想象力,我们驱车从岛上穿过,不时能够看到路边有一个个的石雕作坊,各种石雕中既有印度教大神、女仙,又有动物和人像,宜喜宜嗔,姿态各异,有的还未雕刻完毕,有的却已经一半长满了青苔,更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石雕是巴厘岛的店家人家喜欢的装饰品,店门口或是庭院的一角放上一个石雕,方才是巴厘岛的正宗风情。

但是石雕虽美,携带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木雕或椰子壳的装饰品深受游客青睐。不管是憨态可掬的巴厘岛木刻小猫,还是雕工细腻,花纹精美的面具,都令人爱不释手。作为一座印度教岛屿,巴厘岛的建筑风貌深受印度教文化影响。这里没有一座真正意义上的高楼大厦,有的却是深黑、砖红色的古老建筑和雕琢得如同云朵花瓣一般繁复的塔与墙,形状古怪又奇异,带有浓郁的异域风情。不难理解巴厘岛为何能成为一座艺术岛,因为在这里,空气中仿佛都浸润着艺术的气质。 巴厘岛非常大,乌布市集的中心主路,是岛上最热闹的地方。

在如此艺术的巴厘岛,你会发现不少有趣的小店,这些令人流连忘返的小店的主人可能来自于世界各地,他们远离自己的故土来到这里,无疑就是为了追求一份纯净安详的生活,一展自己的艺术才华,这些小店出售的大多是一些手工产品,不管是工艺品,还是手工熬煮的果酱、肥皂,在本地种植、烘焙、炮制的咖啡,无不是看着精美,尝着美味。店主们或许在来到这里之前已经有非常出色的才华,但是谁又知道不是在巴厘岛的熏陶下,激发出他们更多的创造力呢?

猴子

巴厘岛是印度尼西亚唯一的印度教岛屿,岛上居民多信仰印度教。万物有灵,因此这里被称为众神眷顾的地方也不足为奇。你经常可以发现在居民的小屋门口和街边摆放着的祭祀用品:橘黄色的花环、芭蕉叶盛着的米饭、小神龛等等。而在这里最受欢迎的印度教神o或许就是猴神哈努曼,在乌布中心区的一条大街就叫做哈努曼大街,而在这条街上,不但有哈努曼的石雕,还有一座圣猴林,所以旅游者也把这里叫做猴林路。哈努曼是印度教中著名的一位大神,在《罗摩衍那》的故事里大放异彩,他法力无边又机智勇敢,被很多人认为是孙悟空的原形。不管是否如此,巴厘岛的这些“大圣”可没有神话传说中那么忠勇,倒是顽劣得有点吓人。圣猴林就位于哈努曼大街的中间段,一片树林遮天蔽日,而在入口的阴凉处,你就可以发现一两只仿佛把门将军一样的猴子蹲在那里,虎视眈眈地看着走过的行人。而走进猴林,大大小小的猴子便越来越多,大概是多年养尊处优的原因,圣猴林里的猴子看起来既大只又强壮,虽然很多人非常乐于买一束香蕉之类的喂喂猴子,但其实醉翁之意不止在酒,一个不小心手里的东西就很有可能被猴子抢走,更别说有女士被猴子“揩油”了。如果东西被抢,只能乖乖掏钱找管理员赎回来,这或许算是本地的灰色收入的一种吧,是绕道走还是去亲近猴神一番,就看你的胆量了。 情人崖上的猴子很多,小心它们会抢你的眼镜哦!

饮食

吃在巴厘岛,第一必点之物就是nasi goreng――印尼炒饭,对于热爱美食的中国胃来说,这样的重口味可能多少不能令人满足,但很多时候却是这个靠海吃海的地方最能填饱肚子的一种东西。巴厘岛的任何一个餐馆你都可以点到这种食物:用酱油、鱼露、葱头、蔬菜、鸡肉、海鲜与米饭炒成,味道浓郁的主食,不管小得只有一页菜单的小餐馆还是拥有一大本菜单的本地风味高级酒店的餐厅,都能够吃到这种正宗印尼味,通常还会佐以沙爹(花生酱)鸡肉串。比起善于烹饪的中国人,印尼人的手艺或许只能说是一般,海边常常能吃到的是各种烧烤海鲜――新鲜大个的海鲜常常让人想起如果是中国厨子出手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口味,而在乌布还有很多游客追捧的烤乳猪饭和“脏鸭子餐”,在攻略中吹嘘得神乎其神,但本质上还是重口味,本地的烹饪习惯使然,让香料的味道盖过了食材本身的味道,依然是重口味。而且卫生略堪忧,味道却不如国内的苍蝇馆儿,不得不说是美丽巴厘岛的一块短板。

此外,巴厘岛还有一件重口味的东西:猫屎咖啡。原本是野生的麝香猫吃下咖啡果实后消化掉果肉将咖啡豆排出体外而形成的偶然性产物,但是因为这一过程消解了咖啡豆的酸味,让这种经过“特殊处理”的咖啡豆制成的咖啡变得柔和顺口,猫屎咖啡变得全球有名又非常稀奇。所以,猫屎咖啡奇货可居,野生麝香猫们也开始被圈养,每天“生产”咖啡豆。老实说,本来只是来源重口味,现在一经商人操作,就不但重口味而且还残忍了起来。因此,这里也希望各位游客,普通咖啡已经足够香醇,别为可怜的麝香猫的悲惨命途再添砖加瓦了。

上一篇:产妇护理管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一篇:唱响纤检声音 讲好纤检故事